2017年江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于9月15日正式啟動。啟動儀式現場的雙創集市上,我省創新企業研制的無人機、智能機器人、凈化防霧窗等等,生動展現了江西科技創新的成果。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政策扶持加上創業熱情,我省涌現了許多創新創業的好項目,已注冊登記的大學生創客就有1.6萬余人,有2.7萬支青年團隊,2900余名科研人員等事業單位人員在崗或離崗創業。
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1.7%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1%,各類“雙創”平臺、“創客之家”等正在蓬勃興起,為我省經濟增長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提供了強力支撐。
近年來,我省ZL申請量和授權量大幅增長,ZL申請量增幅全國第一,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速超過20%,近兩年認定省級新產品1961個,榮獲國家級科學技術獎24項,認定省級科學技術獎214項。去年,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產業增加值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1455家,比2014年增長79%,大體上是兩年半翻一番。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達到163家,是2015年的2.8倍。
新業態、新模式方面,電子商務迅猛發展,交易額突破4000億大關。創意產業欣欣向榮,涌現出洛可可、陶溪川等一批龍頭企業。分享經濟加速布局,風快、萬佶、江鈴新能源汽車、小綠車等一批本土共享平臺迅速崛起,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鷹潭成為全國首個窄帶物聯網覆蓋城市。
注冊登記的大學生創客1.6萬余人
大學生和青年創業風起云涌,已注冊登記的大學生創客就有1.6萬余人,有2.7萬支青年團隊,近100萬創業青年參加各類青創賽事,一批項目獲得國家有關雙創比賽的大獎。創業咖啡、創客空間等各類眾創空間已成為青年創業的主要平臺。
另外,農民工返鄉創業熱情高漲。近兩年,共有32.4萬人返鄉創業,帶動就業149.2萬人。科研人員創業方興未艾。有2900余名科研人員等事業單位人員在崗或離崗創業。通過院士工作站等多種途徑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帶項目來贛創業。
我省建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956個
在重大工程方面,主要實施了創新驅動5511工程和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工程。在專項行動方面,開展了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558行動、科技成果轉化行動、“互聯網+”行動,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和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等。在重大平臺建設方面,2014年以來,新增各類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8個,總數達到46個。建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956個。同時,還培育了一大批國家級和省級雙創孵化平臺。
創業補貼推動大眾創新創業
為何我省各界創新創業熱情如此高漲?我省有關部門表示,降低了創業的準入門檻,主要是放寬工商登記注冊方面的內容。同時,加大資金扶持,對大學生在校創業和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創業,只要經營一年以上的,給予5000元補貼;對困難大學生求職創業的,給予1000元補貼。對返鄉創業人員在培訓、社保等方面也有一些補貼政策 。同時,對創業項目和創業創新平臺,我省也出臺了一些獎勵政策。
另外,還實施了創業擔保貸款、科貸通等政策,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青創板、青創投資聯盟等。落實稅收優惠。近兩年,國家和省共出臺83項稅收政策,為雙創企業減免稅收125.2億元。我省還實施人才激勵,在科研人員在崗離崗創業、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等方面予以政策鼓勵。(江南都市 報)
●新聞現場
文/圖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
創新產品“智取”市場
15日的江西雙創周啟動儀式上,一批科技創新產品亮相,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雙創集市,在這里,無人機、智能機器人、凈化防霧窗、恒溫羽絨服等紛紛亮相。
雙創集市的入口處,由共青城一家科技企業研發的防爆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引人注目,據悉它參與了北京故宮、大慶油田等消防演練。
“將測霾儀放在窗外,PM2.5指數為44,當放于窗內,PM2.5的指數為0。”南昌經開區一家企業的工作人員一邊演示一邊介紹,云呼吸新風空氣凈化器(防霧窗)一次性凈化率95%以上,最高可達99.9%。
在雙創集市現場,記者還看到一款未來天使機器人(如圖),由經開區一家公司研發,可以實現全語音智能交互、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對話。當無人在家時,若有非法闖入者,它會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將預警信息及時發送到你的手機上…… (江南都市 報)
10月18日,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中山大學第六附屬醫院研究團隊,揭示直腸癌在新輔助化療下腫瘤微環境的動態變化圖譜和耐藥性影響,并為臨床制定有效治療方案提供新依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細胞報道醫學》上......
2023年5月3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2023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知。其公布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額共79名,增選向國家急需的關鍵領域和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傾斜;向為國防和國家安全作......
日前,備受科研人員關注的2023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已經完成。隨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把“打招呼”頑疾列為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問題全面推進,一些......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參與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至少16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存在過的生物群,早于其他已知的動植物,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公報說,這一生物群被稱為“原甾......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章曉輝團隊、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友軍團隊與中國科學技大學教授唐愛輝團隊合作開發構建了一類新型的檢測鈣信號的熒光蛋白探針“尼莫”(NEMO),該......
基礎研究減負還要過幾道坎寫“材料”爭“帽子”仍在困擾青年科研人員基礎研究相當于科技大廈的“地基”,而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就是“打地基”的人。無論是全國兩會前夕中央政治局對基礎研究進行的集體學習,還是......
3月17日至19日,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在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舉行。 “挑戰杯”創新創業成果展現場北京理工大學供圖賽事期間,北理工舉辦了“挑戰杯”創新創業成果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的孫方穩教授研究組利用微納量子傳感與電磁場在深亞波長的局域增強,研究微波信號的探測與無線電測距,實現10-4波長精度的定位。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通訊》。基于固態......
前天下午,在杭州某知名大學工作的某教授打電話給我,說他來京參會,晚上想和我見面聊聊。于是乎,在中華民族園附近某飯店,我定了個小包間,把酒聊天。這位教授為“海龜”,科研做得好,有原創性工作,回國前發表過......
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牽頭發現一個新的健康衰老調控基因ATF7,該基因可通過延緩細胞衰老和降低老年個體的炎癥水平,從而促進健康長壽。據介紹,慢性低度炎癥是衰老的主要特征之......
扫码下载分析测试百科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