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23日,第六屆國際微流控學學術論壇(沈陽)、第十一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學術會議、第六屆全國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在東北大學開幕。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主辦,東北大學承辦,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協辦。本次會議為廣大從事微流控芯片、毛細管電泳、微納尺度分離分析及相關領域的工作者和廠商提供學習、交流和展示的良好平臺。來自中國、法國和日本等多個國家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微流控微尺度專家學者500余人參與了此次會議。
開幕式會議現場
會議組委會主席、東北大學副校長王建華主持了本次大會的開幕式
東北大學副校長唐立新致辭
大會主席張玉奎致辭
張玉奎介紹,本次大會為期三天,會議主題包括微/納流控科學與技術;微全分析系統;毛細管電泳和毛細管電色譜;毛細管高效液相色譜或超高效液相色譜;微納單細胞、單分子分析;微納生物分析;與上述技術聯用的檢測技術如光譜、質譜和電化學技術等。本次會議收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投稿308篇,注冊參加的代表500余人,設立大會報告2場、分會4場,安排口頭報告165個,墻報展示143份。另外,大會還受到14家微流控和微尺度設備研發企業以及多家業內媒體的大力支持。張玉奎表示中國是分析化學的大國,今后還要加強分析儀器配件的研制和產業化,使中國成為分析化學的強國。最后,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本次會議得到了多家微流控、微尺度設備研發企業的大力支持,以下為公司展臺:
蘇州含光微納科技有限公司
珀金埃爾默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日立高新技術(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蘇州研材微納科技有限公司
蘇州銳材半導體有限公司
蘇州汶顥微流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沈陽元杰光學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澎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滇江華瑞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蘇州工業園區廣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燕京電子有限公司
開幕式過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院士汪爾康、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華、東京大學Takehiko Kitamori、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董紹俊、清華大學教授張新榮和名古屋大學Yoshinobu Baba還將帶來精彩的大會報告。更多會議信息請關注分析測試百科網的后續報道……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分子通信系統,是首個微流控分子通信(MIMIC)平臺。該系統利用化學分子進行信息交換,具有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實時發送信號至生物環境。與傳統電子設備不同,這種人造分......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分子通信系統,是首個微流控分子通信(MIMIC)平臺。該系統利用化學分子進行信息交換,具有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實時發送信號至生物環境。與傳統電子設備不同,這種人造分......
Leidenfrost效應是流體研究領域的經典物理現象,即液滴在高溫表面會呈現懸浮態。控制Leidenfrost液滴在冷卻降溫、摩擦減阻、微流控和功能材料圖案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研究集中于通過固......
CD47/PD-L1抗體組合表現出持久的抗腫瘤免疫力,但其也會引起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s)而影響臨床療效。南方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研究團隊研發聚合物納米囊泡,用于遞送CD47/PD-L1抗體,增......
醫藥產業是事關國家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性產業,是世界公認的最具發展前景的國際化高技術產業之一。新藥研發帶來的新技術創新和新品種上市是推動醫藥產業發展的源動力。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計算機模擬設計、......
英文原題:MicrofluidicColorimetricBiosensorsBasedonMnO?NanozymesandConvergence?DivergenceSpiralMicromixer......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830040)等的資助下,東南大學張志珺教授課題組提出微流控中空纖維聯合無創電磁感應和控釋神經生長因子修復外周神經損傷的新療法,研究成果以“微流控中空纖維聯合無創電......
細胞操縱是生化研究的基礎,它需要用戶友好,多功能和精確的工具。基于流動限域原理,開放式微流控技術可以精準控制液體在微尺度開放空間中的運動。不同于傳統的封閉式微流控體系,開放式微流控系統中的任意位置都可......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孫佳姝課題組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教授江澤飛、張少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戴波等合作,在基于功能核酸的微流控熱泳生物傳感領域取得系列進展。相關研究......
中國石化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孫冰團隊報道了基于微流控技術研發的水體多參數快速檢測系統。通過直徑六厘米的微流控芯片搭配手持式數據讀出設備或智能手機,可以一次定量檢測多達五個參數,測試時間只有傳統方法所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