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外景圖片來源:Virgo官網
科學家第四次捕捉到引力波。美國和歐洲兩個引力波項目組27日在意大利都靈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兩個項目組的3臺干涉儀首次共同探測到了“時空漣漪”,不僅再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還更準確地定位了產生引力波的黑洞位置。
發布會稱,2017年8月14日,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兩臺干涉儀和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的一臺干涉儀,從三個地點幾乎同時(先后相差僅幾毫秒)捕獲到了最新引力波事件,編號為GW170814。
第四次引力波由距地球18億光年的兩個超大黑洞合并產生,質量分別為太陽質量的31倍和25倍,合并后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53倍,剩余約3個太陽的質量轉變成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來。
2015年9月、2015年12月和2017年1月先后3次探測到的引力波,都由LIGO單獨完成。新加入的Virgo探測器位于意大利比薩,項目組由20個歐洲研究團隊的280多名物理學家和工程師組成。2017年8月1日,升級后僅兩周,Virgo就首次探測到了引力波事件。
引入第三臺干涉儀,從三個觀測站更精確地定位了引力波信號來源的位置,對引力波探測意義重大。
之前三次探測到的引力波,將黑洞的位置限定在相當于3000個月球大小的太空范圍內,而現在可縮小到只有300個月球大小的區域,精確度提高了10倍。
LIGO發言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大衛·舒梅克表示:“觀測范圍更加明確后,地面光學和無線電天文望遠鏡可在第一時間準確對準信號來源進行觀測,以確認是否存在其他星體合并產生的引力波。此次合作讓引力波探測再向前跨越一大步。”
但這只是開始,技術升級將使LIGO探測器更加靈敏,在定于2018年秋季開展的下一次觀測中,舒梅克說,“我們預計每周甚至更頻繁地獲得這樣的探測結果”。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主席弗朗斯·科爾多瓦在一份聲明中說,相隔萬里的探測器首次共同探測到引力波,對旨在破解宇宙奧秘的國際科學探索來說,是一個“令人激動的里程碑”。
引力波圖譜揭示宇宙隱藏的黑洞和結構(藝術圖)。圖片來源: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和南非射電天文臺科技日報北京12月4日電(記者劉霞)引力波是宇宙中加速運動的有質量物體擾動周圍時空而產生的“漣漪”。引力波......
引力波也被稱為“時空的漣漪”。1916年,愛因斯坦基于廣義相對論做出預言,劇烈的天體活動會帶動周圍的時空一起波動,這就是引力波。約100年后,2015年9月,宇宙中一次僅持續五分之一秒的“漣漪”改寫了......
兩個“共舞”黑洞產生的引力波的頻率越來越高。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引力波也被稱為“時空的漣漪”。1916年,愛因斯坦基于廣義相對論做出預言,劇烈的天體活動會帶動周圍的時空一起波動,這就是引力波。......
2024年6月12日至14日,自然科學基金委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高技術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中期檢查會議。會上,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基礎研......
阿美特克(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AME)旗下Zygo公司宣布發布其最新的激光干涉儀Qualifire?。Qualifier加入了一系列高端干涉儀解決方案,該儀器旨在支持半導體、光刻、星載成像系統、尖端消......
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牽頭的七所英國大學聯盟將開發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該項目獲得了英國研究與創新基礎設施基金700萬英鎊的支持。該聯盟包括伯明翰大學、卡迪夫大學、格拉斯哥大學、樸茨茅斯大學、南安普頓大學、......
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牽頭的七所英國大學聯盟將開發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該項目獲得了英國研究與創新基礎設施基金700萬英鎊的支持。該聯盟包括伯明翰大學、卡迪夫大學、格拉斯哥大學、樸茨茅斯大學、南安普頓大學、......
基于現有地球軌道高精度星地/星間測距、測月系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引力波實驗中心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利用引力波軌道共振效應,實現超大質量雙黑洞并合引力波信號有效探測的高度可行方案。該方案整合現有測距、測......
有一種東西,你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它,但你周圍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身體,都因它慢慢地縮小和擴大。這是穿過我們星系的引力波產生的奇怪時空扭曲效應。經過15年的數據收集,現在,科學家們第一次“聆聽”到了在宇宙......
“中國天眼”(FAST)再度迎來重大突破。利用FAST觀測數據,我國脈沖星測時陣列(CPTA)研究團隊發現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證據,表明我國納赫茲引力波研究與國際同步達到領先水平。相關研究成果6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