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三檢”合一以來,檢驗檢疫系統逐漸界定了行政執法機構與技術機構之間的職責分工,法檢業務客觀上成為檢驗檢疫實驗室的發展根基。隨著外貿形勢變化,質檢總局啟動檢驗檢疫“公益實驗室”改革,目的是激發檢驗檢疫實驗室的市場活力。但由于歷史原因,檢驗檢疫實驗室在管理模式、業務資源上與市場化成熟的外資和民營檢測機構存在較大差異,改革難以一蹴而就,機遇與挑戰并存將成為檢驗檢疫實驗室改革近期格局。
“公益二類”實驗室改革推進面臨的形勢和挑戰
“政府公益”和“服務經營”是檢驗檢疫實驗室改革穩步推進的兩大立足點,而加快市場化轉型無疑是檢驗檢疫實驗室推進“公益二類”改革的關鍵。但整體上,檢驗檢疫實驗室目前在市場化的探索和發展進程中仍面臨較大挑戰。
從進展步伐來看,雖然改革啟動已有一定時間,各地檢驗檢疫技術機構已開展了大量準備和摸索,但不少機構在市場化改革方面依然呈現出競爭不強、發展不快、熱情不足的狀況,其主要原因是管理思維囿于行政模式,責任、權利、利益機制模糊,導致部分機構缺乏業務主動權,效率不高,自主經營的能力和主動競爭的意識薄弱。
從市場占有率來看,據測算,目前國有檢測機構占據約56%的市場份額,外資機構占31%左右;民營機構占比約13%。一方面,德國TUV、英國ITS、瑞士SGS、法國BV等外資機構憑借品牌優勢,在我國對外貿易的檢測領域優勢明顯。而華測等民營機構憑借速度快、接地氣等優勢,近年來也異軍突起。另一方面,環保、衛生防疫等部門的各類檢測中心市場化起步較早,已在國內食品化妝品、輕工機電等領域占據先行優勢。而檢驗檢疫內部雖然不乏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核心資源,但市場化起步晚,在法檢目錄大幅削減后,市場認可優勢受到極大影響,品牌效應和綜合競爭力面臨較大壓力。
從現有的市場布局來看,檢驗檢疫實驗室的改革壓力也不容忽視。根據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檢驗檢測機構認可分析報告》,截至今年6月30日,CNAS累計認可檢驗檢測機構8865家,同比增長12.1%。僅今年上半年,檢驗檢測機構提交的初次認可申請就達700份,同比增長30.1%。在機構林立的背景下,檢驗檢疫實驗室定位不清、布局雜亂、設置重疊等問題更顯突出,甚至出現直屬技術中心與下級中心“搶飯吃”等現象,嚴重制約了市場化動能。
推進“公益二類”實驗室改革的內在條件和優勢
雖然市場化基礎的薄弱在一定時期內難以克服,但作為長期耕耘政府業務的部門,檢驗檢疫技術機構也具備一定的內在優勢,充分發掘自身潛力對于加快改革進展將有極大的裨益。
從技術實力和資源來看,檢驗檢疫系統內的實驗室有大量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擁有一批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術的專業技術隊伍,設備資源和后勤服務相對完善,人才隊伍相對穩定,技術研發成果豐碩。在承擔進出口法定檢驗業務的發展過程中,對進出口商品的質檢把關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在開展進出口檢驗檢測的市場營銷上具有天然的優勢,完全可以勝任“政府業務”和“市場業務”并舉的發展模式。
從檢驗檢疫的特有屬性來看,檢驗檢疫實驗室作為守護經濟國門、護航國際貿易的技術支撐,天然地成為質檢部門對外技術交流的重要渠道。雖然目前歐美檢測機構在全球仍占主導,但在新興市場,中國等國家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發展已呈快速增長趨勢。在推進“公益二類”改革的進程中,檢驗檢疫實驗室可以發揮歷史積累優勢,積極探索與相關國家官方機構的合作,不斷擴大在雙邊進出口領域的檢測市場份額,并逐步提高影響力。
從服務意識和市場開拓能力看,改革啟動以來,強化服務意識已經成為各地檢驗檢疫機構的共識,并逐步成為實驗室市場化的重要保障。而正確的定價以及符合客戶預期的服務效率成為檢驗檢疫實驗室獨特的市場化優勢,以寧波檢驗檢疫局紡織品檢測中心為例,該中心通過多年耕耘已成功形成一套快速高效的市場化檢測機制,在電商、國抽地抽等領域都獲得客戶的高度認可,業務范圍甚至覆蓋多個外地省市。
“公益二類”實驗室改革持續推進的市場保障
推進“公益二類”實驗室改革,拓展市場無疑是重中之重。雖然傳統檢測市場已被外資和民營機構長期經營,進入成本和難度相對較大,但隨著近年來“消費質量”意識的不斷增強,具有新興市場特點的電子商務領域的檢測業務發展迅猛,已逐漸成為“公益二類”實驗室改革得以持續推進的重要市場保障。
比起短期內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新興業務不僅為檢驗檢疫實驗室開辟流通領域市場帶來契機,也讓檢驗檢疫實驗室能夠真正和外資、民營機構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公平競爭。隨著線上線下質量監管的接軌,電子商務檢測市場有望持續增長,檢驗檢疫“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權威性、官方性的特征也將有助于自身獲取各類電商平臺的指定質檢機構,以自身的服務效率和專業屬性來爭取和吸引大量供應商客戶。
而從宏觀層面上,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質量提升工作已日益受到各界重視,由此帶來的市場增長無疑是可觀的。此外,中國對外經濟合作的深化也將助力檢驗檢疫實驗室的“國際化”。特別是隨著自貿協定不斷增加,“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各國對于貿易便利化的需求將為檢驗檢疫實驗室與國外官方實驗室或其授權、認可機構的業務合作帶來契機。通過結果互認、相互授權等途徑,不僅可以贏得特定領域商品的檢測業務,也必將為檢驗檢疫實驗室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新動能。
9月15日,“中國科大-阿里巴巴智能計算聯合實驗室”在合肥掛牌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與阿里巴巴達摩院合作,圍繞國家戰略方向,開展人工智能、智能計算等領域的基礎性、前瞻性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發揮產研合......
近日,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發布《液相色譜串聯三重四極桿質譜儀設備采購項目中標》公告,北京盈泰恒信科技有限公司中標該約313萬元項目。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編號:0747-2261SCCZA229(招......
日前,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按照國家藥品標準物質協作標定管理程序的要求,對國家藥品標準物質協作標定實驗室名單予以更新。國家藥品標準物質協作標定實驗室名單(2022.09)編號單位名稱資質名稱1寶瑞源生......
記者6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災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地質災害預測模型,對本次瀘定地震誘發地質災害進行了預測。結果顯示,受本次地震影響,瀘......
又是一年開學季,對于剛加入實驗室的科研新人而言,這段時間正是掌握領域內核心文獻、確定研究方向的重要過渡時期。然而,從下載論文開始,不是遺漏所在領域的關鍵研究,就是同一篇文章重復下載。想找導師在組會上推......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顧天成、李恒)在20個疾病領域建成50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生物醫藥領域建成7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醫學科技創新與醫學教育工作取得顯著進步。這是記者......
8月18日,由華為公司、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等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與行業頭部企業等單位聯合成立的“智慧港口全球創新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在天津揭牌。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吳超仲,......
今年,國務院發布《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方案》,以全國耕地、草地、園地、林地等農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土壤普查的對象,以土壤性狀、類型、條件、立地、利用狀況等為普查內容展開工作,其普查結果將會對我國經濟社會......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減負行動3.0)。此次行動聚焦青年科研人員面臨的......
編譯|劉如楠操縱、偽造實驗數據長達12年之久,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薩姆森·雅各布(SamsonJacob)仍然熬到了名譽教授的榮休身份。而學校的一項學術不端調查,卻讓他名譽掃地。據撤稿觀察(Ret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