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食品真實性檢測技術可以對食品生產者起到威懾作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在不久前舉辦的2017年食品真實性與溯源技術國際論壇上,知名專家學者分享了多個當下食品科技界最前沿的食品真實性檢測技術。本文摘取演講中的精華部分,以饗讀者。
質譜技術 應用廣泛 廣受認可
食品組學(Foodomics)是一種通過系統生物學的手段來整合基因組學/轉錄組學、代謝組學和蛋白組學的統稱,常用于鑒別食品的物種、產地和品質。專家介紹,在食品組學中,代謝組學技術應用最廣,側重于食品所有成分的整體分析,可以對食品進行真偽鑒定、溯源分析等。代謝組學的檢測對象小分子代謝物,是生物機體作用的最終結果,基因和蛋白質表達的微小變化都會在代謝物上得到放大。代謝物的信息庫較為簡單,遠少于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庫。因此,相比其他三種組學,代謝組學的檢測較為容易。
代謝組學采用的技術基礎有質譜(LC-MS、GC-MS)和核磁共振。在對食品進行代謝組學研究時,需要用溶劑提取法、固相微萃取等方式對代謝物進行提取,然后采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核磁共振等方法檢測代謝物,最后采用多種方法分析數據。
目前,同位素質譜和核磁共振技術等歐洲食品真實性前沿技術已逐步被中國食品科技界、食品行業和監管部門認可,尤其是穩定同位素質譜技術已在蜂蜜、果汁、葡萄酒和白酒等行業得到很好應用,并制定了相應的分析方法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果汁
市場上出售的藍莓汁和蔓越莓汁中,有時會出現含有蘋果汁和葡萄汁的摻假問題,因摻加的果汁價格更便宜,又可以用于調色和調味。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張九凱博士及其團隊,致力于食品真偽鑒別和產地溯源,采用基于質譜技術的食品組學技術成功鑒別了摻假果汁。
研究人員對摻假果汁進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技術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果汁中含有43種代表性功能活性成分,包括16種花青苷、17種黃酮和其他物質。然后,研究人員選取小漿果果汁中具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花青苷和黃酮,進行熱圖分析,結果顯示藍莓汁、蔓越莓汁和摻假果汁的熱圖差異明顯,可以成功區分。另外,他們對果汁中的所有化學組分進行主成分分析(PCA),質譜解析得到的32種特征標記化合物,均能明顯區分藍莓汁、蔓越莓汁和摻假果汁。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的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居高不下。然而,冬蟲夏草的生長條件苛刻,自然寄生率低,市場上冬蟲夏草的摻假造假現象十分嚴重。
據介紹,冬蟲夏草的摻假手段多樣,有用冬蟲夏草的替代物假冒冬蟲夏草出售,如貴州蟲草、涼山蟲草、新疆蟲草、亞香棒蟲草等;用人工培養的蟲草當作野生冬蟲夏草出售;用冬蟲夏草的模仿物加工制造出假冬蟲夏草,如草石蠶、地蠶等輔以黏合劑、色素、填充劑等;用四川、云南產的冬蟲夏草冒充青海、西藏的冬蟲夏草等。
張九凱團隊著力研究了冬蟲夏草的真偽鑒別,他們選用18種蟲草樣品:6種冬蟲夏草、6種蟲草、3種人工培養的蟲草-蟲草花、3種蟲草模仿物-草石蠶進行實驗,然后對這四大類蟲草樣品進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LC-MS)檢測,鑒定結果表明:冬蟲夏草及其常見摻假物中有18種特征標記物,其中4種為冬蟲夏草所特有,3種為蟲草特有,3種為蟲草花特有,3種為草石蠶特有,5種同時出現在冬蟲夏草和蟲草中。因此,基于氣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的代謝組學分析,可成功區分不同產地(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的冬蟲夏草。
燕窩
燕窩主要產自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其中,印度尼西亞產量最高,約占全球總產量的85%。
在我國,食用燕窩已經變成了一種養生文化。有數據統計,我國自2014年恢復對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燕窩貿易后,燕窩的進口量從2014年的3.1噸增長到2016年的39.3噸。燕窩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和市場價格的居高不下,賦予了燕窩產業巨大的利潤空間,不法商販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鋌而走險,以涂膠、染色的假燕窩冒充真燕窩,以低價燕窩冒充高價燕窩,燕窩造假現象長期存在于燕窩的加工和流通環節。
針對燕窩摻假造假的問題,張九凱團隊從燕窩的蛋白質著手,利用鳥槍法蛋白質組學技術挖掘燕窩和常見摻假物(如豬皮、銀耳、蛋清、魚鰾)的特異肽段,并利用質譜多反應監測(MRM)方法對摻假物進行精準定量。他們利用鳥槍法蛋白質組學技術,通過對燕窩及其常見摻假物的胰蛋白酶酶切肽段混合物的高分辨質譜檢測,以及利用Proteinpilot 5.0軟件鑒定特征蛋白質,挖掘特征肽段,共鑒定得到燕窩及其摻假物特征標記肽段26種,成功鑒別燕窩及其摻假物。此外,該技術還可對燕窩摻假物的摻入比例進行定量分析。
蜂蜜
蜂蜜摻假行為是一個世界性食品安全問題。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農業化學家Jonathan W. White博士已經開始對蜂蜜進行真實性檢測技術研究。
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蜂大國,年產蜂蜜約30萬噸,居世界第一。近年來,由于氣候異常,蜂產品產量在不斷下降,人工與原材料費用隨之上漲,不法商販在蜂蜜中摻雜使假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研究員李學民介紹,2008年,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首次引進液相色譜-同位素質譜儀并開展蜂蜜真實性研究。2009年9月~2016年,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為全國113個單位2萬多個蜂蜜樣品提供六項碳同位素檢測服務,促進了我國蜂產品的出口,對打擊摻假行為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
李學民團隊采集385個純正蜂蜜樣品,樣品來源于我國26個省市的主要蜂蜜產區,共21個蜜種。他們利用液相色譜-同位素比質譜法(LC-IRMS),測定不同地區、不同蜜源植物純正蜂蜜的蛋白質、果糖、葡萄糖、二糖、三糖δ13C值,計算它們之間的差值(Δδ13C),通過數據分析,確定純正蜂蜜Δδ13C分布區間,作為判定蜂蜜摻假的依據。結果表明,液相色譜-同位素比質譜法可成功鑒別不同地區、不同蜜源的蜂蜜。
多物種同步檢測技術 解決肉類鑒假難題
2013年1月,歐洲爆發了“馬肉風波”。法國食品公司斯潘蓋羅從經銷商手中購入750噸馬肉,將其中550噸重新包裝,貼上“牛肉”的標簽出售給了法國肉類加工企業科米杰爾公司。這家公司將馬肉制成漢堡、香腸和意大利面等食品,銷售給歐洲十幾個國家。肉類摻假售假是赤裸裸的欺詐行為,不但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利益,也給正規的牛羊肉生產企業造成了較大經濟損失。
“肉類摻假事件之所以頻發,不僅因為牛羊肉和豬肉禽肉的價差巨大,也是由于當前的檢測技術較為落后,監管機制尚不完善造成的。”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周彤介紹,我國目前的肉類檢測方法,大多無法對未知樣品的多種成分進行同步快速鑒別;并且只能進行定性檢測,即只是鑒定出摻假成分,無法鑒定出具體摻假含量。這正是判定肉類摻假的難題所在,經常有摻假的不法商販狡辯稱檢出的豬、鴨等摻假成分是由于加工、運輸或貯藏中污染了該樣品所致,而非惡意添加。
因此,肉類摻假判定亟待解決兩個核心問題,即樣品是否摻假和摻入比例的測定。周彤及其團隊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基于5重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熔解曲線分析的多物種同步檢測技術,其單個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反應孔可同時檢測出豬、牛、山羊、綿羊、雞、鴨、狗、狐、貉9個物種成分;基于多重PCR芯片電泳的多物種同步檢測技術,其2個PCR反應孔可同時檢測出豬、牛、山羊、綿羊、狗、狐、貉、雞、鴨、貓、鼠、鹿、驢、馬等14個物種成分;基于雙套引物Taqman 探針法RT-PCR的動物源性成分百分比含量檢測技術,可定量檢測豬、牛、羊等16個常見物種的摻假比例。
周彤表示,多物種同步鑒別技術已配合食品監管機構、公安部門、肉制品企業、大型商超及個人完成了上千件樣品的檢測與鑒定工作。這項技術為加強肉類食品質量監管,減少摻假、欺詐行為的發生,保護消費者利益和身心健康,控制原料和產品質量、保障肉制品企業的經濟利益,提供了可靠的執法依據和技術支持。
近紅外光譜技術 摻假鑒別快速準確
近紅外光譜是指介于可見光區與中紅外光區之間的電磁波,波長范圍約為780nm~2500nm。絕大部分有機物都含有氫基基團,因此會在近紅外區域內產生吸收峰。根據這一原理,利用近紅外光譜儀完成樣品光譜信息的采集,通過內置的快檢模型軟件,可實現對食品質量指標的定性判別、定量分析。
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近紅外光譜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農產品等多個領域。而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時間較短,目前主要應用于煙草、制藥等領域,在食品行業的應用較少。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王健博士及其團隊正著力研究近紅外光譜技術在食品真偽鑒別中的應用。王健表示,近紅外光譜可用于多種物質鑒別,如乳制品的品種產地、肉類摻假、酒類及飲料摻假等。
他介紹,傳統分析方法費時費力,且在仿冒地理標志產品鑒別和以次充好鑒別等方面較困難。近紅外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快速、準確、方便地進行食品品質分析,品種、產地來源鑒別,生產工藝鑒別,摻假鑒別等。
王健重點介紹了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植物蛋白飲料摻假鑒別中的作用:杏仁露、核桃露摻入其它植物蛋白后(如添加花生),脂肪酸的構成比例會發生變化,通過對脂肪酸的檢測分析,建立鑒偽模型,可以快速鑒定檢測對象是否摻假、摻假種類及摻假比例等。他表示,在一定的摻假比例下,近紅外光譜技術比傳統檢測方法更為準確,以此技術可以完善企業自控能力并避免自身品牌被假冒偽劣產品侵害,降低企業風險。
2024年11月30日,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相關鏈接)。會議次日,以“生命分析新技術及新方法”為主題的的分會場1上,國家納米......
一、項目編號:SSZX2024-399(招標文件編號:SSZX2024-399)二、項目名稱:深圳海關工業品檢測技術中心、深圳海關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惠州海關綜合技術中心(惠州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
由北京藥學會主辦,北京藥學會臨床研究與轉化專委會承辦,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北京中關村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精準檢驗工作委員會、分析測試百科網協辦......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HSZB-2024-1357項目名稱: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預算金額:220.000000萬元(人民幣)最高限價(如有):220.000000萬元(人民幣)采購需求:合同履行......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ZJ-2433493-03項目名稱: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一批設備預算金額(元):1300000最高限價(元):1300000采購需求:標項名稱:液相色......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350401]FJMJ[GK]2024003項目名稱:熱重-紅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采購方式:公開招標預算金額:1,800,000.00元采購包1(熱重-紅外-氣相色譜質譜......
近日,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發布多個采購通知。其中,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2024年動植專項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等設備采購項目的采購預算263萬元,采購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熒光定量PCR儀、全自動酶......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楊莉團隊,在JournalofAnalysisandTesting發表文章《基于微管紙噴霧聯合微型質譜技術對沉香樣品現場快速鑒定》(On-SiteAnalysisandRapi......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楊莉團隊,在JournalofAnalysisandTesting發表文章《基于微管紙噴霧聯合微型質譜技術對沉香樣品現場快速鑒定》(On-SiteAnalysisandRapi......
樣本前處理一直是臨床質譜分析中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提升分析效率的主要瓶頸。英盛生物在這一領域迎難而上,率先布局全自動液質一體化系統,引領行業邁向自動化2.0時代的新高度。在現有質譜檢測流程中,樣本前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