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1-02 10:03 原文鏈接: 跨國科研“俠侶”:工作上的對錯不能妥協

      日前,腫瘤抑制因子p53的調控機制首次被發現。這一成果出自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江啟慧課題組與吳壽榮課題組。

      值得一提的是,課題組兩位牽頭人江啟慧和吳壽榮,工作中是同事,生活中是夫妻。

      在成果發布會上,面對媒體,江啟慧用流利的漢語講解深奧的研究。沒有人察覺到她是一位外國人,4年的時間已讓她適應在中國的生活。

      說起妻子江啟慧,吳壽榮充滿了感激。今年39歲的江啟慧是印尼第三代華裔,從小生長在印度尼西亞,讀書時就是一名“學霸”,高中時拿到了日本政府的全額獎學金前往日本,在東京大學化學生命工學專業進行學習。她在東京大學一直從本科讀到了博士,并完成了博士后學習。

      “當時我從沈陽藥科大學碩士畢業后前往東京大學讀博,正好和她在一個實驗室。”吳壽榮說,江啟慧雖然比他小4歲,但當時比他高一級,算是師姐。他們就是在工作中擦出了“火花”,決定相守一生。2008年,兩人在日本結婚。

      博士后出站后,江啟慧進入東京一家ZL事務所工作。在日本,ZL事務所薪酬高,要求也高,但江啟慧憑能力獲得了認可。

      一年后,吳壽榮也博士后出站了,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吳壽榮被引進到重大生物工程學院工作。江啟慧面臨的選擇是:要么留在東京繼續高薪工作,要么和丈夫一起去中國。她心里放不下遠在印尼的父母,離得越遠,照顧的機會也越少。

      “沒想到父母鼓勵我來中國,作為印尼華裔,他們一直有回到祖國、建設祖國的心愿,現在聽說我有機會回國工作,他們非常支持我。” 江啟慧說,就這樣,她毫不猶豫地辭掉日本的工作,跟隨著老公來到重慶大學工作。

      回國后,吳壽榮主要從事低氧生物學與腫瘤發生發展以及血管再生醫學研究,江啟慧主攻方向則為細胞周期與疾病。二人各有所長又緊密合作,作為重大副教授、博導,各自帶學生進行研究。這次的新發現就是二人歷時三年共同研究的結果。

      “在工作上她很認真,非常嚴謹,對于研究上的對錯從不妥協。”吳壽榮說,江啟慧在生活中是很溫柔的一個人,但在工作中卻據理力爭。可以說,他們的爭吵都發生在工作中。當研究時兩人意見發生分歧,江啟慧會拿出實驗依據,一條條來說服他。

      作為同事,吳壽榮敬佩江啟慧;作為妻子,他則充滿了憐惜。

      結婚9年,他們有兩個可愛的寶寶,大的8歲,小的3歲。因為遠離家鄉,江啟慧不能請父母幫忙帶孩子,吳壽榮父母年事已高、身體不好,也不能幫忙,兩個人只能邊工作邊帶孩子。

      “這么多年,我沒有后悔。”談到如今的生活和今后的學術生涯,江啟慧望著丈夫吳壽榮,眼里滿是愛和堅定。“這次成果只是過去,現在我們重新歸零,將繼續其他的研究,以后要為重大、為生物工程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

    ASS1通過代謝調節p53介導的DNA損傷反應,在DNA損傷中扮演關鍵角色

    尿素循環是哺乳動物的主要代謝途徑,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SS1將天冬氨酸和瓜氨酸結合形成精氨琥珀酸,后者被精氨酸裂解酶ASL分解形成鳥氨酸和尿素。ASS1還與ASL在細胞質中參與精氨酸-瓜氨酸循環,以供......

    ZNF471作為一種重要的腫瘤抑制因子抑制腎癌的發生發展

    腎細胞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然而,RCC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C2H2鋅指蛋白(ZNF)家族是哺乳動物中發現的最大的轉錄調節因子家族,而KRAB-ZFPs是C2H2鋅指蛋白家族中最大的......

    新加坡癌癥科學研究所的研究者們發表重磅綜述

    抑癌基因P53是一種主要的轉錄因子,參與多種細胞功能的調節。在癌癥中,P53抑制細胞的增殖,以應對各種刺激,包括DNA損傷、營養缺乏、缺氧、過度增殖信號,從而防止腫瘤的形成。因此,它被恰如其分地稱為“......

    CancerRes:叛變了?最強抑癌基因p53竟會促進肝癌發展

    自1979年被發現以來,p53基因一直是腫瘤學研究的焦點之一。在Pubmed數據庫中用p53為關鍵詞搜索,可以找到超過十萬篇文獻。在Nature雜志2017年的一項統計中,p53基因以絕對優勢位列過去......

    上海藥物所提出USP7降解劑作為p53突變型癌癥的治療策略

    P53是一種腫瘤抑制蛋白,屬于最早發現的腫瘤抑制基因之一,但在超過一半的人類癌癥中均出現p53的突變。突變型p53喪失了自身的抑癌功能,并影響野生型p53蛋白、抑制其功能,進一步促進腫瘤的生成。因此,......

    GeneDev:研究發現抗癌基因有助于控制“跳躍”基因

    所有腫瘤中約有一半具有基因p53的突變,通常負責抵御癌癥。現在,UT西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p53在對抗腫瘤中的新作用:防止逆轉座子或“跳躍基因”在人類基因組中跳躍。研究小組發現,在p53缺失或突變的細......

    浙江大學王憲團隊發表的文章被撤稿的原因是……

    眾所周知,腫瘤抑制因子p53具有誘導細胞周期停滯或細胞死亡從而阻止腫瘤進展的能力。先前的研究證明了p53在自噬和衰老調節中的新作用。p53不僅可以發揮細胞周期阻滯和衰老促進或抑制功能,而且還可以誘導自......

    CellRep:揭秘腫瘤抑制子p53誘發癌細胞死亡的分子機制

    癌細胞和p53之間一直存在一種持續的戰斗,p53被稱為“基因組的守護者”,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意大利特倫托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鑒別出了影響其之間斗......

    破解腫瘤劫持細胞之謎讓科學家發現降壓藥的抗癌潛力

    不久前,《自然》發表的一組重磅研究,同期刊發的三篇論文共同發現,癌細胞和神經細胞竟可以形成所謂的“突觸”連接直接相互作用,從而促進致命腦瘤的生長,并且讓癌細胞變得更具侵襲性。這一事實和其他一些證據強有......

    徐聃/孫磊合作揭示白色和棕色脂肪生成的關鍵抑制因子

    近年來,全世界肥胖人口急劇增加。肥胖是代謝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常伴隨發生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重大疾病。肥胖的發生是由于脂肪組織中脂質積累過多,導致脂肪細胞功能紊亂及代謝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