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國務院于11月3日批準同意將天然氣水合物列為新礦種,成為我國第173個礦種。
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是指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控制的穩定域內,由甲烷為主的烴類氣體與水形成的類冰狀結晶化合物。中國、美國、日本、加拿大等通過調查發現了大規模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也進行了多次產氣試驗和試采。
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司司長鞠建華介紹,我國在海域和陸域均實現了找礦突破和試采成功,尤其是今年5月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實施試采,取得了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向產業化邁出了關鍵一步。
鞠建華表示,確立天然氣水合物新礦種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于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二是有利于優化能源生產和消費格局,三是有利于放開天然氣水合物礦業權市場,四是有利于促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采科技創新,五是有利于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據鞠建華介紹,下一步將研究制定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開發戰略和規劃,建立技術標準規范體系,加強資源勘查開發管理,制定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和技術裝備研發。
據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發現時間為2007年6月,產地為南海神狐海域;我國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發現時間為2008年11月,產地為青海祁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