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科學》雜志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相變存儲領域的重大突破: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宋志棠團隊研發出一種全新高速低功耗相變材料——鈧銻碲合金(ScSbTe),用其制成的相變存儲單元實現了700皮秒內(0.7納秒)的高速可逆擦寫操作,操作能耗比現有國際量產鍺銻碲合金(GeSbTe)降低了90%。
誰能掌握非遺失、高速讀寫擦存儲材料與電路、高密度納米存儲陣列制備工藝,誰就占領了存儲技術的國際制高點。宋志棠團隊經過十余年的努力,實現了40nm節點相變存儲芯片單元99.99%以上的成品率,研制出4Mb、64Mb 不加修正的芯片。而他們這次在《科學》雜志發表的最新成果,以相變八面體基元理論為指導開發出新型相變材料鈧銻碲合金,使得相變存儲單元的可逆擦寫操作速度首次在1納秒即700皮秒內快速完成,且操作功耗比國際量產的鍺銻碲合金降低了90%。
宋志棠表示,新相變材料的這些性能表現,從物理上解決了存儲器低功耗與高速擦寫問題,配上現有量產芯片中的自主高速讀出電路(US8947924),就可以形成我國新一代最先進存儲器。他們還將在高密度、三維存儲芯片上進一步對該材料進行驗證,對我國打破國外封鎖以及國產存儲器跨越式發展、信息安全與戰略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片說明:宋志棠團隊優化出新型相變材料,并納米加工成存儲器件,建立了一套高速測試系統。測試結果證明材料的高速存儲性能具有重復性和穩定性。
近日,東北林業大學王成毓教授、楊海月教授研究團隊與南洋理工大學陳曉東教授團隊合作,通過溶劑響應,制備出一種能夠適應復雜成型的、剛度可切換的木質基復合相變材料(PCMs)。這種生物可降解的木質基PCMs......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大學莫斯科電子技術學院科研人員,使用激光脈沖代替光刻開發出了一種為信息顯示設備創建元件的新技術。這將加速降低下一代顯示器和各種光學系統超表面的生產成本。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應用表面科......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微細加工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期在《先進科學》上發表封面學術論文,該研究結合相變材料與超表面實現了可調的光子自旋軌道相互作用,解決了目前基于超表面的平面光子器件功能固定不具備......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微細加工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期在《先進科學》上發表封面學術論文,該研究結合相變材料與超表面實現了可調的光子自旋軌道相互作用,解決了目前基于超表面的平面光子器件功能固定不具備......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中紅外線是電磁光譜的一個有趣部分,它由人眼無法看到的顏色組成。許多化學分子在被紅外光照射時產生共振。這種紅外共振可以用來識別或“指紋”分子。因此,紅外線可用于一系列應用,包括大氣污染監......
最新一期《科學》雜志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相變存儲領域的重大突破: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宋志棠團隊研發出一種全新高速低功耗相變材料——鈧銻碲合金(ScSbTe),用其制成的相變存儲單元實現了70......
最新一期《科學》雜志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相變存儲領域的重大突破: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宋志棠團隊研發出一種全新高速低功耗相變材料——鈧銻碲合金(ScSbTe),用其制成的相變存儲單元實現了70......
模擬顯示了在600皮秒內的晶核擴展,新相變材料迅速實現多晶態與玻璃態兩種相態之間的轉換。圖片來自《科學》雜志官網據《科學》雜志官網14日報道,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饒峰和同事研發......
集成電路產業是“十三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存儲器是集成電路最重要的技術之一,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我國作為全球電子產品的制造基地,存儲器的自給能力還相對較弱。國外三星、英特爾等大型半導體公司對存......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IBM蘇黎世研發中心的科學家17日宣布,他們在相變存儲(PCM)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實現了單個相變存儲單元存儲3個比特的數據。最新研究有助降低PCM的成本,并有望加快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