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1-30 17:37 原文鏈接: 重大發現!科學家首次證實腸道微生物會協助癌癥轉移

      對于單身來說,行走在這世上隨時都可能會被暴擊。各種節日被撒狗糧不說,有時候看到超市貨架都會被插刀:咖啡有咖啡伴侶,泡面有火腿腸伴侶,而狗到小編單身的這歲數,早就老得掛掉了……(不,小編沒有在哀嚎,真的……)

      冬……冬天也不要虐狗啊,哪怕你們是警犬……

      就連癌細胞,都能想辦法過得幸福美滿。它們自己瘋狂增殖不說,還想各種辦法策反體內的正常細胞一起做伴。而且科學家們早已發現,微生物也不甘寂寞地加入到了癌癥的圈子中,還能很講義氣地幫癌細胞吞下化療藥物,導致了某些癌癥難以治療[1]。

      而今天的《科學》上,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和腸道微生物不止是兄弟義氣,甚至可以說是情比金堅:以具核梭桿菌為代表的微生物會隨結直腸癌細胞一起進行轉移,幫助癌細胞在體內其他位置安家落戶,而使用臨床常用的抗生素甲硝唑,就可以有效殺滅這些癌細胞的“忠實伴侶”,同時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腫瘤生長[2]!

      在對腸道微生物的研究不斷深入的同時,科研界也一直在探索“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對腸道原發疾病,如炎性腸病、腸易激綜合征、結直腸癌等疾病的影響[3]。有隊列研究顯示,結直腸癌患者腫瘤內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的水平就與患者預后存在關聯,存在這種細菌就會使患者的死亡風險上升25%,細菌越多,風險就越高[4]。

      助紂為虐的具核梭桿菌:我就喜歡你干不掉我又無可奈何的樣子,愚蠢的人類

      針對這種現象背后的機制,科學家們也在不斷求索,有研究顯示,具核梭桿菌可以直接促進癌細胞的增殖并調控腫瘤微環境,加速結直腸癌發病[5-7]。不久前小編也介紹過,具核梭桿菌還能調節癌細胞的自噬作用,使結直腸癌對化療出現耐藥。

      為了繼續明確具核梭桿菌與結直腸癌的關系,以Matthew Meyerson教授為首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首先對11例冰凍不久的結直腸癌及肝轉移灶標本進行了分析,在7組原發癌灶和轉移灶標本中都檢出了具核梭桿菌,64%的比例可以說是相當之高了。

      論文通訊作者,哈佛大學達娜-法伯癌癥中心Matthew Meyerson教授

      進一步的全基因組測序顯示,不僅原發癌灶和轉移灶都能檢出具核梭桿菌,而且這些在體內“遠隔千里”的細菌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9.9%以上!這一結果也得到了細菌培養的證實,兩下印證,可以說具核梭桿菌陪著癌細胞一起遠處轉移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

      研究人員還發現,和腸癌細胞一起開辟新戰場的還有壞死梭桿菌、脆弱擬桿菌、口腔中常見的中間普雷沃菌等其他微生物,而且轉移灶內整體的微生物組成比例也與原發灶基本相同。對430例結直腸癌患者進行的隊列分析,也進一步證實了此前具核梭桿菌的存在會降低患者生存率的研究證據。

      為了驗證具核梭桿菌“幫助”結直腸癌實現遠處轉移的能力,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上進行了移植試驗,五例具核梭桿菌陽性的腸癌標本全部移植成功,可檢出具核梭桿菌DNA,但無法提取到菌群的標本成功率僅為25%,而具核梭桿菌陰性的標本移植全部失敗!對移植小鼠的觀察和分析也證實,隨腫瘤一起安家落戶在小鼠體內的微生物們會持續穩定存在相當長的時間。

      既然具核梭桿菌的幫兇嘴臉顯露無疑,那么殺滅它們是否會起到抑癌效果呢?研究人員選擇了常用于治療厭氧菌的抗生素甲硝唑,分別在移植了具核梭桿菌陰性和陽性的結直腸癌小鼠模型上進行試驗。單獨使用甲硝唑對具核梭桿菌陰性的患癌小鼠沒有抑癌效果,但卻使陽性小鼠的腫瘤縮小了近30%,具核梭桿菌的數量也顯著下降!

      甲硝唑對具核梭桿菌陰性(左圖)的結直腸癌(HT-29)并無效果,但對存在梭桿菌的結直腸癌可起到顯著抑癌效果(右圖,藍線為甲硝唑治療組)

      本次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具核梭桿菌等梭菌屬微生物與結直腸癌的密切關系。不過,人體微生物畢竟是頗為復雜的整體,極易牽一發而動全身,而甲硝唑針對的微生物種類較多,萬一誤傷了友軍怎么辦?因此研究人員也表示,如果想針對這種原理制定結直腸癌新的治療策略,最好能設計一種只殺傷具核梭桿菌的抗生素,以精確打擊手段鏟除這些助紂為虐的家伙。

      雖然相較于肺癌、肝癌這些最為猙獰可怖的殺手,結直腸癌以手術為主的治療相對成熟,患者5年生存率也可達到66%[9],但手術之外的治療方法多年來一直進步緩慢。對癌癥多一分認識,就多一分戰勝的希望。小編希望,不斷有新的發現將癌癥大魔頭的幫手們斷手斬足,最終取得完勝。

    相關文章

    進行標準CRT可將癌癥復發或過早死亡的風險降低35%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確定了CD95受體上一個可導致細胞死亡的關鍵表位。這種觸發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會為改進癌癥治療打開大門。這一發現發表在近期《自然》雜志旗下的......

    新抗體能治療深層癌變

    長期以來,癌癥治療一直是把雙刃劍,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往往也會對健康細胞造成嚴重破壞。但是,30日在線發表于《免疫》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種癌癥治療新方法,比目前的治療方法更精確、更持久且毒性更低。美國......

    激活癌細胞自毀的“開關”發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264.shtm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

    發酵食品有奇效!NatureReviews:發酵食品可改善腸道微生物群,保持心血管健康等諸多益處!

    風味獨特的紅酒、鮮香解膩的腐乳、清甜綿密的酸奶、樸實無華的饅頭……生活中這些常見的食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制作過程——發酵。藏著“極簡人類吃貨史”的發酵食品,是“傳承百萬年的美味”。從另一個層面講,植物食......

    GB/T5750.12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第12部分:微生物指標》內容解讀

    GB/T5750-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于2023年3月17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以替代實施16年之久的GB/T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

    生活飲用水的微生物檢測是如何開展的?

    一、什么是生活飲用水呢?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生活飲用水是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用于日常飲用以及洗滌的水。我國居民的飲用水主要有自來水(包含二次供水)、井水、礦泉水、直飲水等。從飲水與健康的角度講,......

    Cell:精氨酸或能驅動癌細胞的代謝重編程從而促進肝癌的進展

    癌細胞是變色龍,其會完全改變代謝狀況從而不斷生長,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上題為“ArgininereprogramsmetabolisminlivercancerviaRBM39”的研究報告......

    秸稈熱解炭高效高值利用方法被發現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種植廢棄物清潔轉化與高值利用創新團隊,揭示了不同秸稈熱解炭促進厭氧發酵性能及微生物組學特性,實現了秸稈熱解炭的高效高值利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物資源技......

    細胞“垃圾桶”或是癌癥擴散載體

    一種稱為中體殘余物的小細胞氣泡,曾被認為是細胞的“垃圾桶”,但實際上,中體殘余泡也能裝載有效遺傳物質,具有改變其他細胞命運的能力,甚至包括將其變成癌細胞。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發育細胞》雜志上的研究,美法......

    色譜、質譜及微生物實訓,促檢測技術能力提升!

    ——水質宣貫會同期技術能力提升專題實訓10月7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水質檢測專業委員會主辦,內蒙古綠色生態產業促進會協辦的“《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23)宣貫會”在內......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