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2-06 10:17 原文鏈接: 大亞灣初步建成海洋減災體系石化工業園區精細化預報

      今年夏天,當臺風“苗柏”挾風攜雨向惠州大亞灣席卷而來,當晚11時,兩名按計劃撤離后又私自重返漁排的大亞灣漁民遇險受困。

      接到報警求救后,大亞灣國家海洋減災綜合示范區立即對魚排所在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利用臺風登陸深圳的間隙,迅速到達漁民遇險位置,并于次日1:30將兩名涉險漁民轉移到安全地域。

      面對危急的時刻,完善的防災減災體系建設與強大的災害防御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精準、高效的海洋災害應急指揮平臺發揮了重要作用。廣東省是海洋大省,同時也是海洋災害多發的地區,去年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9.63億元,居全國第二位。因此,全省唯一的大亞灣國家級海洋減災綜合示范區應運而生。

      去年年底,大亞灣國家級海洋減災綜合示范區正式建成,希望能夠為省內沿海地區做好海洋減災工作提供“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經驗,進一步加快了廣東海洋減災業務體系建設步伐。

      今年臺風扎堆而來,對示范區建設成果的進行實戰化檢驗。在這期間,“苗柏”“洛克”“天鴿”“帕卡”“瑪娃”等5個臺風輪番上陣,示范區綜合指揮平臺各系統高效運行,及時發布信息。如“天鴿”與天文大潮疊加,引發了超紅色警戒潮位的風暴潮,于是該示范區每20分鐘發布一次潮位變化情況,并對未來30分鐘的增水情況進行預測。由于提前預警得當,“天鴿”期間,惠州市大亞灣區無人員傷亡,也沒有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大亞灣海洋減災綜合示范區成為守護人民的堅實“護翼”。

      作為國家海洋局首批四個海洋減災綜合示范區之一,為何選址惠州?一個重要原因是,大亞灣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核電堆群,集聚著中海油、中海殼牌等眾多大型企業,正在打造世界級的臨海石化產業基地。蓬勃發展的海洋經濟對海洋減災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旦發生赤潮、核泄漏事故或石油、化工設施遭受海嘯破壞,將嚴重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區域海洋生態環境,后果不堪設想。

      如何保障大亞灣石化基地的安全,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話題。為此,該示范區建設重點針對大亞灣石化工業園區進行日常化精細化的預報系統建設。該系統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平臺,能對預報產品和即時監測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分析、歸類,包括海面風、海浪、風暴潮、潮汐、海溫、海嘯預報要素的產品制作和發布模塊,可生成可視化圖形。

      據介紹,大亞灣海洋減災綜合示范區投入資金2980萬元,初步建成了集“海洋觀測、預警預報、信息發布、災害監控、風險評估、減災避災、應急指揮”為一體海洋減災體系。為了做好風險防范和災害預防治理工作,先后編制了一系列應急預案,如《惠州大亞灣區海洋漁業防御熱帶氣旋應急預案》《惠州大亞灣區三防應急預案》《惠州大亞灣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惠州大亞灣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

      為了能夠實時監測海洋環境狀況,還布設了一批先進的觀測預報設施。目前,區內已完成2個高頻地波雷達建設,投放了小型波浪浮標和水質監測浮標,設置了驗潮井,有效觀測潮位、氣溫、濕度、氣壓、風、降水、水溫、鹽度等多項指標。在全省率先建成重點用海項目動態監視監測系統,最大限度降低了用海項目工程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組建了一支專業的應急救援專業隊,大幅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同時,打造了一個信息網絡,開發了海洋災情信息員管理系統,實現了對全區108名海洋災情信息員網絡化管理和預警信息的實時發布;將漁船管理系統、漁排識別系統、海域動態監控系統和遍布全區海域的26個海洋環境監測點與防災減災預報體系進行了技術融合,實現了對大亞灣海域的科學集約式管理。

      在戶外,建立了海洋預報信息電子顯示屏,將發布實時以及未來24小時至72小時海面風、海浪、風暴潮、潮汐、海溫等預警預報信息。在此基礎上,劃定海洋災害避險場所和全區5條撤離路線,建設了8個海洋災害應急避難場所,可容納共約7萬人應急避災,完善了海洋災害防御和應急響應機制。

    相關文章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公布基于全部數據振蕩測量結果

    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6月1日,在韓國首爾召開的第30屆國際中微子與天體物理大會上,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公布了最新成果。這是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首個采用全部數據的分析,對中微子混合角sin22&am......

    大亞灣初步建成海洋減災體系石化工業園區精細化預報

    今年夏天,當臺風“苗柏”挾風攜雨向惠州大亞灣席卷而來,當晚11時,兩名按計劃撤離后又私自重返漁排的大亞灣漁民遇險受困。接到報警求救后,大亞灣國家海洋減災綜合示范區立即對魚排所在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利用臺......

    大亞灣初步建成海洋減災體系石化工業園區精細化預報

    今年夏天,當臺風“苗柏”挾風攜雨向惠州大亞灣席卷而來,當晚11時,兩名按計劃撤離后又私自重返漁排的大亞灣漁民遇險受困。接到報警求救后,大亞灣國家海洋減災綜合示范區立即對魚排所在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利用臺......

    高起點做好“頂層設計”建綠色石化產業集聚區

    “大亞灣區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基礎扎實,發展思路先進,已經具備了雛形。”日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一行到大亞灣調研石化區企業發展和區科技創新園運營情況,李壽生高度肯定了大亞灣區石化區在......

    大亞灣新發現:也許我們算錯了核反應

    在大亞灣核電站附近幾百米的深山里,潛伏著世界上最好的中微子探測器。它本是用來確認中微子的第三種變身模式的,幾年前已經完成任務。如今順手取得另一項引人矚目的成果——解釋核反應堆為何產生那么少的中微子。近......

    厲害了word大亞灣!

    大亞灣最近著實又火了一把!“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經過17年9度空缺后,今年終于花落“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獲獎消息傳出后,有不少媒體小伙伴來大亞灣一探究竟,為大家揭秘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背后的故事。■為什......

    走近中國大科學工程:大亞灣中微子裝置

    中微子——基本粒子中最詭秘的一位,落入了中國人的陷阱,并招供出它的變身秘密。深圳大亞灣核反應堆群的360米外,百米高的花崗巖山體腹中,藏著中國迄今最成功的粒子物理實驗裝置——大亞灣中微子裝置。它在20......

    大亞灣實驗測得最精確的反應堆中微子能譜

    記者從中科院高能所獲悉,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測得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反應堆中微子能譜。科學家發現這一能譜與以前的理論預期存在兩處偏差。相關結果發表在2月12日的《物理評論快報》上。中微子是核反應堆發電時發射......

    中廣核大亞灣核電站安全運行20年

    我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安全運行20周年,安全運行指標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5月6日,中國廣核集團召開媒體溝通會稱,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4147天,無非計劃停機停堆、連續安全......

    中廣核在建核電機組16臺規模位居世界首位

    昨天是日本“3?11”大地震兩周年。記者從中廣核集團獲悉,為汲取經驗,該集團制定了安全改進總體計劃,共梳理安全改進項94項,截至2012年底,已完成40項。據中廣核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福島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