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迄今單項投資規模最大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將在2018年迎來驗收,目前該裝置3臺譜儀的首批實驗計劃對外公布,實驗覆蓋若干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發領域。這是該項目繼今年8月進入試運行以來的又一重要節點。
圖片來源于網絡
“散裂中子源”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用中子散射來了解微觀世界的工具,因此被形象地稱作“超級顯微鏡”。因其建設難度大,目前擁有該裝置的國家只有英國、美國和日本。建在廣東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是我國“十一五”期間立項、“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計總投資23億元人民幣。
中國散裂中子源的法人單位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該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在12月14日的散裂中子源工程科學技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說,“我們見證了散裂中子源十多年的建設歷程,很快就可以盼到這項裝置盡快投入使用,在材料科學、新能源、化學化工、軟物質、生命科學等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說,衡量一個用戶裝置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是“用戶獲得的科學技術成果和對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的貢獻”。對于中國散裂中子源,來自各領域的科學家可利用其終端的中子譜儀進行科學實驗,但由于經費限制,該項目一期只建設3臺中子散射譜儀,包括通用粉末衍射儀、小角散射儀和多功能反射儀。
“這個數量太少,并不能開展高精度測量及動力學、中子物理和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這不僅造成中子束流資源的嚴重浪費,也無法滿足國內中子散射研究和應用科學界對高性能中子譜儀的需求。”陳和生因此呼吁盡早啟動散裂中子源二期譜儀建設,他還透露,中國散裂中子源是按照可滿足20臺譜儀的接口進行設計和建設的,根據用戶科學研究應用的需求,該項目二期規劃了13臺中子譜儀。
直徑只有原子的十萬分之一,質量為1.6749286×10-27千克,平均壽命為896秒……這是中子,原子核包含的兩種粒子之一,算得上“微不足道”。然而,正是這般“微不足道”的中子,“落在”廣東的“制造......
直徑只有原子的十萬分之一,質量為1.6749286×10-27千克,平均壽命為896秒……這是中子,原子核包含的兩種粒子之一,算得上“微不足道”。然而,正是這般“微不足道”的中子,......
位于東莞松山湖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新華社記者鄧華攝散裂中子源進行的實驗看似高深,但其中一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中子散射是研究手機鋰電池的利器。陳和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近期,......
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在中國散裂中子源建成之前,我國已有科學家需要利用散裂中子源開展相關研究,但苦于當時國內沒有條件,只能去國外的散裂中子源上做實驗,很難爭取到......
大科學裝置是打造原始創新的國之重器。截至目前,我國投入運行和正在建設的大科學裝置達到50多個,在材料、能源、生命、工程技術等學科領域的布局框架已初步成形。如果說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是捕獲高能粒子雨的巡天......
中國散裂中子源與粵港高校聯合建設的多物理譜儀,自今年10月起正式向通過項目評審的全球實驗申請者開放。多物理譜儀是一臺中子全散射譜儀,可用于不同有序度材料的結構研究。位于廣東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是粵港澳......
“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通過驗收。”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中國散裂中......
在廣東東莞,中國散裂中子源是一大“明星”,正吸引著一大批科研人員慕名而來。中科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指揮部總指揮陳和生曾預言,“若干年后,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級的科學家將不......
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該所建于廣東東莞的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2020年度首輪用戶實驗已全面展開,利用中子成像技術的考古研究正在進行。這也是繼不久前打......
1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東莞理工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共同建設的粵港澳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在高能所東莞分部舉行揭牌和授牌儀式。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