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2-19 14:27 原文鏈接: 曹雪濤:培育高水平醫學領軍人才

      “百年華誕,是協和發展的里程碑,更是協和發展的新起點。建設健康中國,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

      醫學教育體系建設的目標是培養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素質優良的醫學人才隊伍,為保障國民健康并推動醫學發展奠定知識與技術、人才與制度基礎。一個健全的醫學教育體系是既能夠惠及民眾健康福祉,又能夠完善醫學學科發展并引領其縱深突破、輻射帶動相關領域協同共進的綜合性專業化培養體系。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教育方針和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指引下,我國醫學教育事業直面人民健康保障需求,補數量、強結構、重支撐,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的醫學人才培養和醫學學科體系,基本滿足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人才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為深化醫改和促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以及知識與技術保障。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醫療服務的普及,人民對醫學與健康的需求越來越大,對疾病防治效果的預期越來越高,這對醫學從業人員的素質、醫療服務的質量以及健康促進的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醫學教育體系取得了巨大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培養規模與質量需優化調整、培養結構與學科布局需提升完善等深層次問題。培養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素質優良、規模合適、專業齊全的醫學人才隊伍,將有助于解決醫療資源不均衡、落實預防為主方針的措施尚不充分的問題,也將有利于滿足日益多元的健康需求,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全面深化醫學教育改革,主動健全培養模式,優化培養結構,推進把教育教學質量作為生命線的均質化高層次醫學教育體系持續向縱深發展,培養出能夠引領新時代醫學科學創新發展、滿足新形勢健康服務需求、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并富有社會責任感的高水平專業化醫學人才,是我國醫學院校在“雙一流”建設中迫切需要完成的重要歷史使命。

      2017年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建校100周年。100年來,協和始終遵守醫學教育的規律并結合我國教育實際和國民健康需求,不斷探索,建立了我國醫學教育的“協和模式”。我院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以精英教育為理念,以能力素質培養為核心,形成了鮮明的醫學教育特色,開創了我國現代臨床醫學、護理學、公共衛生及畢業后繼續教育體系,為我國現代醫學教育和杰出醫學人才培養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今年9月22日,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發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歷史貢獻,對協和醫學教育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百年華誕,是協和發展的里程碑,更是協和發展的新起點。建設健康中國,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肩負新時代中國醫學教育新使命,北京協和醫學院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系統布局協和提升計劃,全面開啟世界一流醫學院校建設的新征程。一是要發揮協和特色。協和將遵循醫學教育規律和醫學人才成長規律,堅持“培育中國高水平醫學領軍人才,完善中國長學制醫學教育模式”的協和辦學特色,推進醫學課程改革和醫學生招生方式改革,堅持高進優教嚴出的協和標準,繼續為國家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服務人民健康需求。二是要堅持以德為先。繼續強化醫德教育,做到繼承、發展、弘揚、創新協和醫學精神,積極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塑造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使命感,弘揚醫家正氣,提升醫道尊嚴,強化醫界責任,為高質量建設國家醫學人才培養體系融入精神要素。三是要聚焦國家需求。立足于我國醫學與健康發展實際,以國際化視野和創新理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合交叉,創新現代醫學教育模式變革,落實全球健康理念,繼續引領衛生與健康領域國際合作交流,推動協和醫學走進大醫學、大健康、大衛生時代。在嚴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關的前提下,將健康普及、預防為主、健康促進等理念貫徹于具體教學實踐和全方位適宜性大眾化醫學人才隊伍的培養,為健康中國建設輸送更多的醫療服務人才。

      北京協和醫學院將不忘祖國重托,堅守健康誓言,為深化醫改和健康中國建設再立新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

    2021年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上市公司競爭格局分析

    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上市公司:迪安診斷(300244)、達安基因(002030)、金域醫學(603882)、凱普生物(300639)、圣湘生物(688289)、美康生物(300439)、華大基因(300......

    醫學倫理治理:創新or慎重?程序or實質?對手or盟友?

    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成為我國首個國家層面的科技倫理治理指導性文件。醫學、生命科學、人工智能,是3個在文件中被重點提及的學科。這3個學科有個共同的特點......

    醫學倫理治理,3個困境與解答

    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成為我國首個國家層面的科技倫理治理指導性文件。醫學、生命科學、人工智能,是3個在文件中被重點提及的學科。這3個學科有個共同的特點......

    扶持100家實驗室,金域醫學惠及近5000萬人口

     截至2021年底,金域醫學出動“獵鷹號”系列實驗室60臺次5月20日,金域醫學連續第五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其持續助力鄉村振興的進展。報告顯示,金域醫學在全國已脫貧貧困縣、鄉村振興重點幫......

    李蘭娟:中國醫學與現代醫學結合,會有很大突破

    5月6日,南開大學“名師引領”通識選修課《醫藥前沿與挑戰》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家李蘭娟,在線上為南開學子授課,李蘭娟以“科技創新推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為廣大學子科技創新引航。“重大科學發現和......

    安友仲:重癥醫學科的“哲學家”

    安友仲為患者查體在很多同行的眼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安友仲更像是一位哲學家,他總能在紛繁復雜的臨床工作中抽絲剝繭、撥云見日,解決最為棘手的問題,是該領域的“定海神針”。可安友仲卻覺得,這只......

    王健偉:以醫學成果推動創新步伐

    王健偉(中國醫學科學院供圖)2022年中國醫學發展大會已經圓滿落下帷幕。大會以“構建國家醫學衛生健康戰略科技力量”為主題,搭建國家級醫學衛生健康領域學術交流平臺,同時發布了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以......

    五位大咖在線直播,與您共享多組學如何助力醫學研究

    2022年2月,南京醫科大學杜牧龍等在MolecularCancer(IF=27.401)發文,全面闡明了外泌體circRNA參與結直腸癌發生的生物學功能。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特別研究員林關寧......

    重磅!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年度重要醫學進展發布

    4月17日,中國醫學科學院新聞中心公眾號發布消息: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和《中國2021年度重要醫學進展》。在被譽為醫學界最高級別的大會“2022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中國醫學......

    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公布

    4月17日,記者從中國醫學發展大會獲悉,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了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分別為:“朗格漢斯細胞生物學功能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中國血液凈化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的創建、實施與引領”“脊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