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已有跡象表明,人類的年齡、身高、體能已經達到了遺傳學和生物學的極限。該研究尚屬首次,它涵蓋了超過120年的歷史資料,已發表在《生理學前沿》期刊上。人類無法突破這個極限,而且達到這個極限的人數比例正在變化中。簡而言之,越來越多的人達到了預期壽命的最高值,但卻無法超越它。
法國巴黎第五大學的研究人員Jean-Fran?ois Toussaint和Adrien Marck說:“現代人類的潛力,包括增大的大腦、成年人身高、壽命、體能等,依賴于非常長期的進化參數。”
此外,當考慮到人為因素時,或者說是人類對環境的影響,這些極限值似乎是在下降。Toussaint和Marck說:“所有關于人類的生物標志物(腎小球濾過率、呼吸率、壽命等)既取決于遺傳因素也取決于環境因素,風險因素也許會限制被研究生物體的器官和身體功能。良好的的環境有助于身體功能的質量,反正則會對其產生限制。”
壽命的極限必須考慮生物學
這并不是第一次有研究得出結論認為人類已經達到極限,尤其是壽命。在9月份,荷蘭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認為人類的極限壽命是115歲。
Susannah Mushatt Jones,被稱為"Susie小姐",她坐在輪椅上與家族成員。當地名流以及朋友們一起慶祝116歲生日。時間是2015年7月7日。圖像來源:Futurism
Toussaint和Marck在進行延長人類壽命的研究過程中,將這些研究項目分為兩類,一個是延長“健康壽命”的研究,另一個是單純延長壽命的研究。他們更傾向于第一種,對第二種研究不太熱衷。參與延長“健康壽命”研究的人員已經意識到了遺傳限制。
他們說:“也許我們有時候會聽到這樣的觀點,在不遠的未來,人類會活到200歲、500歲甚至更多。這些人常常在不考慮生物學和環境學因素的情況下單純地使用數學工具。他們使用的簡化方法甚至沒有考慮到個體和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復雜性。”
應對復雜問題的潛在基因方案
盡管如此,長壽研究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必須承認,很多研究仍然處于早期階段。然而,另一個值得探究的觀點是,利用基因編輯工具修改導致衰老的因素。
Toussaint和Marck說:“很多人夢想著基因編輯技術能夠帶來新的可能性,比如CRISPR/Cas9。然而,這會引起很多生物學和倫理問題。我們真的能夠改善該技術來防止目前的副作用嗎?我們真的能安全地編輯并驅動生物系統嗎?”
他們補充說:“即使我們在基因編輯技術可靠性方面取得進展,在不明確短期和長期影響的情況下使用CRISPR/Cas9技術仍然是非常復雜的,而且長期影響只有在‘長期’之后才知道。”
“最終,盡管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高原困境仍然存在,因為生命的規律仍然占主導作用。新物種(智人3.0或4.0版本?)的有機體在身體、壽命和體能方面仍然存在限制,也許極限值更高,但毫無疑問仍然存在極限。就像樹不能長到天上。”
這個結論可能會使讀者放棄烏托邦式的長生不老的幼稚幻想,但是人類可以在未來變得更成熟,并從中獲得慰藉。換言之,我們可以共同采取行動,提升因環境退化而導致的壽命限制。
環境因素限制了人類壽命的極限,但是它也可以使這個極限升高。Toussaint和Marck說:“我們是否能夠逆轉這個過程,怎么做?很明顯,我們需要花一些時間,弄清楚哪些環境因素處于危險中,而哪些因素已經定型了無法再輕易逆轉。如果我們考慮到二氧化碳影響的時間尺度,那么二氧化碳導致的全球變暖和水平面上升應該會持續上千年。”
他們繼續說道:“如果我們繼續保持樂觀,認為人類行為帶來的有害影響(氣候等)可以被逆轉,那么就沒有理由相信,平均壽命和其他活動指數在到達另一個峰值時不會再繼續增加。”
今日,在《CancerCell》期刊上發表的研究中,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位于TERT基因啟動子上的基因突變如何賦予腫瘤細胞“長生不老”特性的秘密。這一......
事實上已有跡象表明,人類的年齡、身高、體能已經達到了遺傳學和生物學的極限。該研究尚屬首次,它涵蓋了超過120年的歷史資料,已發表在《生理學前沿》期刊上。人類無法突破這個極限,而且達到這個極限的人數比例......
不僅我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我們能活多久,我們的遺傳物質也是如此。這里特別重要的是由胰島素受體控制的遺傳程序。科隆和波恩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現在已經發現蛋白質聚集如何影響這個遺傳程序,從而觸發衰老。結果現已......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多細胞無脊椎動物水螅具有“長生不老”的本領,因為它們的身體大部分由干細胞構成,具備持續分裂的能力。從1988年起,美國波莫納學院的研究人員連續觀察了水螅4年,用觀察樣本死亡率及生育率......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長生不老,卻從來沒有人成功過。然而日前日本科學家宣布,一種叫做燈塔水母的微小生物或許能給人們帶來長生不老的曙光。在我們所熟知的自然界,生物都是遵循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
據英國媒體11月6日報道,哈薩克斯坦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已經研制出能益壽延年的酸奶。此前,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曾多次敦促科學家加緊研制“返老還童”產品。以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名字命名的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
摘要:科茲威爾指出,人類技術水平上升一倍所需要的時間正在不斷縮短。這是一條指數級的增長曲線,當抵達一定的臨界點之后,技術水平的上升速度開始呈現井噴式的加速,而我們目前正處于這一臨界點附近,即將迎來一輪......
記者九月五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新近采用突變體標簽分離克隆基因技術,分離克隆出了一種可以制約水稻“長生不老”的基因:導入這個基因,可以正常地使水稻從營養生長轉入到生殖生長階段;去掉這個基因......
癌,病毒等與長生不老及人類與地球癌癥在于普通細胞喪失了在分裂幾個周期后的自我凋亡(死亡)能力,癌局部細胞實現了長生,從而導致對系統資源的無限掠奪,導致正常機體的死亡,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隨之癌也滅亡了......
日前一位美國科學家大膽預言,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和對人類身體機能的更深入了解,僅20年后人類便可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金剛不壞之身”不是空想現年61歲的美國科學家雷·庫日韋爾之前曾成功預測過一些新技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