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2-27 10:51 原文鏈接: 污染防治攻堅路線圖明確量化考核問責更趨細化

      污染防治攻堅路線圖明確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主要污染物治理量化考核問責更趨細化,任務目標正在逐層落實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

      12月21日,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表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大氣、水、土壤等重點領域的污染防治工作方面,從環保部等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層面,已經陸續建立任務目標和具體時間表,正在逐層落實當中。與此同時,環保督查常態化,監管制度持續從嚴,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轉型也在順利推進。

      攻堅 重點打好藍天保衛戰

      秋冬季來臨,在復雜的氣象條件和北方城市供暖季等綜合因素下,重污染天氣的預警機制和防控措施廣受各界關注,尤其是京津冀以及周邊2+26城市在重污染降臨時的應對措施尤為重要。為此,環保部要求地方政府及時出臺相應措施積極應對,確保完成年度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打好藍天保衛戰。

      11月3日,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部分城市陸續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隨后,環保部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切實落實各項減排措施,緩解重污染天氣影響。截至6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總體為良-輕度污染,除少數對某些污染物特別容易過敏的人群外,其他人群尚可以正常進行室外活動。人們普遍覺得,此次預警中的“霧霾”天氣并沒有出現。

      針對此次“霧霾爽約”事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自發分析指出,提前采取應急管控措施,在污染累積前就把排放強度降下去,是重污染天氣應急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王自發表示,多家科研機構的研究表明,提前一至兩天采取應急減排措施,能夠更有效地降低PM2.5峰值濃度,推遲重污染發生的時間。因此,針對重污染天氣,各地提前發布預警信息,及時準備和啟動應急減排措施,能夠最大限度達到防控的目的。

      為了全力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解決老百姓的“心肺之患”。環保部等10部委和京津冀及周邊六省市已經啟動了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打出系列組合拳。方案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及強化督查、巡查等六個配套方案。

      落實 量化考核問責更趨細化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針對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修復等重點領域,按照環保部的要求和部署,地方層面已經普遍出臺系列精細化的量化考核目標、落實時間表和具體問責辦法。

      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秋冬季“攻堅行動”提出一系列量化方案形成綜合考核問責機制。按照環保部制定的總體目標,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其中,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等地PM2.5平均濃度要求同比下降25%。

      此外,環保部12月下旬組織修訂了《機動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這一政策明確,將逐步加嚴新生產機動車一氧化碳(CO)等污染物排放限值。到2020年,報廢機動車再生利用率達到95%,機動車污染防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環保部等三部委10月聯合印發《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范圍主要包括長江、黃河、珠江等七大重點流域,第一次形成覆蓋全國范圍的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

      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規劃》立足我國水污染防治長期歷史進程,以細化落實“水十條”目標要求和任務措施為基本定位,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控制單元為基礎明確流域分區、分級、分類管理的差異化要求。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2017年是“土十條”的落地之年。今年以來,環保部牽頭成立全國土壤污染防治部際協調小組,制定了工作規則和工作要點。同時強化“土十條”目標考核,與各省區市簽訂目標責任書。

      今年8月,環保部會同財政部、國土部、農業部聯合編制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總體方案》,并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各地實施,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在地方上陸續啟動。

      與此同時,土壤修復產業規模增長迅速。環境商會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高能環境修復公司總經理魏麗表示:“受到‘土十條’等政策影響,土壤修復的產業規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產業規模只有30億元,2016年增長至90億元,2017年產業規模有望達到240億元。”從長期來看,整個產業可達萬億規模。

      推動 產業轉型和能源升級步伐加快

      12月底,環保部公布的環保督查結果顯示,綜合近幾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情況,在2017年至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中,河北整治無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簡陋的“散亂污”企業10.85萬家。通過整治,管理粗放甚至直排的企業得到了有效管控,減少了各類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

      為了打造一體化的新型能源系統,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11月6日,京津冀三地發改部門聯合印發實施《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這是三地首次聯合發布區域能源協同發展規劃,以“計劃+項目清單”的方式明確了任務安排。

      在企業停產減排、產能淘汰以及能源升級方面,多個省市正在加快建立現代能源體系。河北省計劃今年削減600萬噸以上煤炭產能,到2018年10月底,全省范圍35蒸噸及以下鍋爐預計實現“無煤化”。黑龍江哈爾濱市全市九區建成區及工業園區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2084臺,目前已完成淘汰2045臺,占比98.1%,計劃在2017年全部淘汰完畢。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在秋冬季攻堅行動中,針對重點區域內涉氣企業應急管控的覆蓋力度也大幅增加,并規范應急減排比例,進一步提高減排要求和預計達成效果,施行“一廠一策”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備受關注的“環保稅”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出臺。截至目前,各省市普遍確定了當地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按規定發布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等。

      在防治污染的同時,環保部的督查機制已經常態化。針對環保督查中發現的企業違法違規“偷排漏排”現象,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表示,企業發生的問題,很多是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環保設施未驗收或者沒有正常運行,超標或超總量排污,也可能是沒有排污許可證,還有的是環保部門責令改正之后拖延消極,拒不整改。他表示,環保督查過程中對此類違法現象一直是“零容忍”。


    相關文章

    最高罰200萬!北京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條例,明年1月施行

    近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為加強北京市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守住土壤環境安全底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條例》共六章五十七條,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

    珠海: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杜絕非法傾倒固體廢物

    各區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自2020年底以來,珠海市發生多起非法傾倒填埋固體廢物事件,傾倒填埋的固體廢物數量巨大,因清理處置難度非常大,已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生態環境損害。為......

    朱彤院士:大氣污染與人群健康息息相關

    在健康管理中,個人雖然是第一責任人,但卻難以控制外部環境的影響。大氣污染是一類致癌物,數據顯示,每年因大氣污染而過早死亡的人數約有700萬,其中因PM2.5死亡的人數有400多萬。整體而言,空氣污染具......

    91.5億!財政部下達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第二批)

    財政部關于下達2022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第二批)的通知財資環〔2022〕58號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大氣質量改善,......

    55.8億!財政部下達2022年第二批水污染防治資金

    為促進水環境質量改善,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近日財政部下達2022年水污染防治資金(第二批)的通知,用于支持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工作,通知明確列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安排金額,全國共......

    環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檢測手段研究

    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受到國內外普遍關注。本文擬對環境污染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檢測技術的分析,為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發展提供借鑒,從檢測做起,積極落實環境保護工作。1土壤的相關污染類型概述土壤環境的污染源......

    放大二氧化氮身份標識快速鎖定大氣污染“元兇”新方法

    通俗地講,就是把吸收到的二氧化氮光譜信號進行有效放大,再通過我們開發的可靠算法進行計算,最終實現對大氣二氧化氮的精確探測。基于多模激光的振幅調制腔增強吸收光譜技術,適用于長期穩定運行、免人工維護的二氧......

    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李志安團隊在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Cd)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中取得進展。原位鈍化修復技術是當前較受推崇的治理方法,通過施加土壤鈍化劑原位穩定重金屬而減少作物吸......

    新成果為纖維素基吸附劑的制備與應用提供新思路

    近日,國際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期刊《清潔生產雜志》(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在線發表了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木材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齊錦秋團隊題為《基于廢棄竹紙和殼聚糖的雙交聯生......

    亞熱帶丘陵區排放氨氣近源沉降特征獲揭示

    丘陵區稻田氨氣排放、近源沉降及大氣轉化示意圖。課題組供圖氨氣是大氣中含量最高的堿性氣體,主要來自于農田氮肥施用及畜禽糞便導致的氨揮發。氨氣與酸性氣體反應會形成大氣氣溶膠,因此它也是一種大氣污染物。中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