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年的挖掘、清理、重組和研究,距今約367萬年的人類祖先骨架化石“小腳”近日在南非金山大學首次向外界公開展示,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完整的人類祖先骨架化石之一。最早在南非金融中心約翰內斯堡西北部被稱作“人類搖籃”遺址區域的斯特克方丹洞穴中被發現,由金山大學團隊負責挖掘、重建與研究。該團隊將于2018年發表研究成果,通過一系列的科學論文來揭示挖掘過程中的所有細節。
該化石于1994年發現時,最初僅獲得幾塊腳骨和小腿骨碎片,后陸續發現頭骨及其他部位化石。研究顯示,該化石的骨架完整度達到70%,為一名身高約1.3米、可直立行走的30-35歲女性,具有與人類相似的腿長和手臂特征。推測其死因可能是墜入山洞后死亡。研究人員介紹說,其化石骨骼非常脆弱,在挖掘過程中,他們使用了諸如針頭等非常微小的工具來挖掘,因此歷時如此之久才完成挖掘重組。“小腳”比埃塞俄比亞著名的古代人類骨骼“露西”早50萬年,二者同屬南方古猿,但系不同物種。
“人類搖籃”遺址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系列考古遺址的總稱,其中最著名和最重要的是斯泰克方丹巖洞。迄今共出土有三件舉世聞名的人類先祖化石:一是“小腳”化石;二是1947年出土的“普萊斯夫人”頭骨化石,距今260萬年至280萬年。它是首例完整的成年南方古猿非洲種頭骨化石;三是1924年出土的“湯恩幼兒”南方古猿頭骨化石,距今約200萬年。其中“小腳”化石和“普萊斯夫人”頭骨化石都是在斯泰克方丹巖洞被發現的。作為世界上南方古猿化石最豐富、年代最古老的遺址,斯泰克方丹巖洞迄今已發掘出600余件人科化石、9000余件石器和豐富的動物化石。
經過20年的挖掘、清理、重組和研究,距今約367萬年的人類祖先骨架化石“小腳”近日在南非金山大學首次向外界公開展示,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完整的人類祖先骨架化石之一。最早在南非金融中心約翰內斯堡西北部......
經過20年的挖掘、清理、重組和研究,距今約367萬年的人類祖先骨架化石“小腳”近日在南非金山大學首次向外界公開展示,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完整的人類祖先骨架化石之一。最早在南非金融中心約翰內斯堡西北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人類學系近日簽訂協議,共同承擔“許昌人”頭骨化石的掃描成像研究。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是中國首次發掘的以泉水為中心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已出土大量精美細石器、牙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