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一路飆升,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居世界首位,成為我國能源供應的“綠色發動機”。截至2017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6.5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約占全部電力裝機的36.6%。然而,如何多渠道最大化消納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減少棄水棄風棄光,成為各地面臨的一大考題。
廣西聚焦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發揮電網的“綠色平臺”作用,有序推進水電、風電、光伏發電、核電以及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有序開發和充分利用,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2017年,南方電網廣西公司克服廣西發電側產能嚴重過剩、電力供過于求的重重困難,采取優化調度、加強自備電廠管理、實施電能替代、科學有序推進可再生能源并網等多項有力措施,千方百計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全年消納水電473.8億千瓦時,全年未發生棄風棄光現象,實現了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消納。
精益調度,減少棄水電量66.5億千瓦時
面對2017年汛期降雨偏多、電力供過于求、水電嚴重富余的嚴峻形勢,南方電網廣西公司主動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南方電網該公司領導匯報溝通,積極協調南方電網該公司各個部門,多措并舉、想方設法拓展水電消納空間、增發電量,把棄水損失降到最低。
該公司堅持“依法調度、安全用水、預測分析、協調決策、優化水調、多發少棄”的原則,密切關注氣象變化和降雨情況,提前預測棄水風險,及時采取汛前騰庫容、汛期預泄騰庫、動態控制水位、優化供熱、云電核電調峰、西電東送等優化措施,并通過廣西電力交易中心實施掛牌交易,精益求精,科學調度,用好每一方水。
廣西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調科科長陳曉兵介紹說,去年5月,南方電網廣西公司積極協調政府提前開展增量交易電量25.8億千瓦時,有效化解了水電增加、棄水突增的風險。在6月汛期,該公司提前完成主力水庫的水位消落計劃,騰空龍灘、右江、天生橋等所有主力水庫庫容,增加汛期水電吸納空間57億千瓦時。同時,針對每一場降雨,開展雨前騰庫、優化協調,精細調度各類電源。2017年上半年,該公司擴大水電消納13.9億千瓦時,做到了基本不棄水。
到了主汛期,面對降雨連續,各主力水庫陸續蓄滿水,水電廠發電能力增加到電力總負荷的80%,電力電量供過于求,水電消納更加嚴峻的形勢。南方電網廣西公司迎難而上,充分利用南網大平臺,積極開展全流域水電優化調度,多渠道消納水電。如調整西電云電份額加大調峰力度129天次,減少棄水2.1億千瓦時;深度挖掘火電廠調峰填谷潛力,減少棄水2.8億千瓦時;積極聯系珠江防汛辦和水電廠開展龍灘、巖灘、右江、長洲等水庫動態水位控制,減少棄水13.6億千瓦時;協調廣東利用西電東送通道空隙幫助消納廣西龍灘富余電量6.39億千瓦時;以廣西電力交易中心為平臺,開展增量交易電量24.8億千瓦時,并促成合山煤電轉桂冠水電發電6.7億千瓦時;促進廣西大工業開工率從53.9%上升到69%,千方百計消納富余水電。
積沙成塔,集腋成裘。通過協調各方,形成合力,一點一滴增發電量、減少棄水,南方電網廣西公司2017年全年累計消納水電473.8億千瓦時,成功減少棄水電量66.5億千瓦時。水電最大化消納,進一步助推了廣西經濟穩增長。廣西工業企業利用富余水電降本增效、加大生產,120家大工業開工率上升15%,創出近五年歷史最高,鋁工業企業開工率高達87%。
有序開發,全年沒有發生棄風棄光現象
1月29日,在海拔1500米的桂林資源縣金紫山上,桂林供電局輸電運維人員頂著零下6攝氏度的寒風,現場勘察山上覆冰最厚的線路——110千伏金中旺線。位于金紫山頂的金紫山風電場發出的風電,正是依靠金中旺線輸送到千家萬戶的,這條輸送線路的安全運行顯得尤為重要。今年以來,南方電網廣西公司已經多次啟動直流融冰裝置對金中旺線實施融冰、除冰,確保風電安全送出。這是該公司積極服務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瞥。
近年來,各地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展迅速。截至2017年底,我國風電裝機1.64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3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1488萬千瓦。但由于無法充分有效利用,出現大量棄風、棄光現象,有人痛心地將棄電現象比喻為“將一捆捆鈔票往火里扔”。
為避免出現新能源項目選址相對集中、無序開發面臨的棄風棄光風險和投資浪費,2017年南方電網廣西公司堅持“加強規劃引導”和“接近接入、就近消納”原則,積極開展《廣西“十三五”新能源規劃研究》《廣西“十三五”風電場電力送出工程規劃》和《廣西“十三五”風電消納能力研究》,全力推進新能源的科學有序開發和充分利用,讓新能源項目發得出電、送得上網。
南方電網廣西公司投資建設的桂林220千伏渡江變電站風電送出配套工程為興安縣規劃的65萬千瓦風電提供了送出通道,興安縣殿堂、道坪、平嶺、西坑等風電場并網發電問題迎刃而解;該公司在賀州建成投運的富川朝東風電場220千伏送出工程、富川長春風電場220千伏送出工程,解決了賀州朝東、石家、長春14.55萬千瓦風電場風電送出并網問題。
據統計,2017年南方電網廣西公司新增并網新能源發電項目1228個、容量165.01萬千瓦。其中,風電項目13個,容量92.21萬千瓦;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15個,容量67.5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1197個,容量2.52萬千瓦。全年新增的風電、光伏發電容量占各類新增發電容量的71.87%,風電、光伏發電量28.87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7.5%。值得一提的是,全年沒有發生棄風棄光現象,新能源發電實現全額消納,這在全國其它省區大范圍棄風、棄光的形勢下,顯得更難能可貴。
為促進廣西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有序健康發展,南方電網廣西公司還優化新能源并網接入策略,編制了《新能源并網管理業務指導書》《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管理指導意見》和《分布式新能源并網管理工作業務指導書》,加大新能源項目并網服務培訓,從項目立項起,安排專人負責對接,為風電、光伏發電接入系統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盡量縮短申請并網及簽訂協議的平均用時,全力做好新能源發電項目并網服務。同時,制定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電費(補貼)結算指導意見。2017年,該公司先后簽訂欽州康熙嶺漁光光伏、富川長廣風電等10個光伏項目和11個風電項目并網意向協議書,簽訂南寧市上林縣白圩鎮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馬山協合楊圩風電一期等10個光伏項目和11個風電項目并網協議,批復富川蚊帳嶺風電等19個項目接入系統方案。
聚焦綠色 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
廣西電源結構復雜,水、火、核、風、光等并存。在傾情服務水風光電并網、全額消納的同時,南方電網廣西公司還大力支持核電發展,建成500千伏防城港核電送出工程,確保了我國西部地區首座核電站——防城港核電站電力順利輸出。特別是2017年,該公司發揮廣西電力交易中心平臺作用,積極推動超過2/3的核電參加市場化交易,大大拓寬了核電消納空間。2017年,該公司累計消納核電電量117.82億千瓦時。
2017年12月26日,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全國能源工作會。會議明確,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是綠色發展的戰略方向,國家能源局將推動棄水棄風棄光電量和限電比例逐年下降,完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機制,完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監測評價制度,實行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推進可再生能源電力參與市場化交易,全力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爭取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新發布的報告稱,烏克蘭危機引發的能源危機刺激了全球能源轉型投資,但投資額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顯著差距,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缺少可用于投資的資源。專家指出,當前,國際社會亟需......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能源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分析顯示,歐洲30個國家的200多萬市民參與了為可再生能源轉型而發起的逾萬個項目和行動。研究發現,這些行動的投......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昨天,《“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公開發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舉措。《規劃》明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
歇性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和潮汐)的儲存和利用對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消費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類很有潛力的能源存儲器件,電化學超級電容器(ESCs)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時間短和循環壽命長等優勢受......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曄)12月12日,記者從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電力)獲悉,江蘇年度消納可再生能源量首次突破1000億千瓦時大關,比2020年增加189.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95......
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因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逝世,享年80歲。今年8月,張俐娜在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仍堅持為參加2020年青少年高校......
醞釀已久的能源法正加快落地步伐。4月10日,國家能源局就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再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主要涉及:推動能源清潔低碳發展,提高能源供應能力,健全能源普遍服務......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顯著增長Fraunhofer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德國發電總量為5156億千瓦時。其中,風力發電量達到1272億千瓦時,占發電總量的24.67%;生物質發電為444億千瓦時......
日前,德國行業組織Fraunhofer研究所發布的2019年德國電力生產年度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46%,比2018年提高5.4個百分點。這是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首次......
2019年7月29日至8月2日,“埃塞俄比亞-中國-斯里蘭卡可再生能源技術轉移三方合作項目啟動預備會”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來自埃塞俄比亞水利、灌溉與能源部、斯里蘭卡電力與可再生能源部、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