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污染防治攻堅,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
在2月2日—3日召開的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李干杰表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在這次會議上,環保部制定實施2018年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出臺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
當前,大氣污染防治已經進入深水區,各地如何加強防治?
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完成了第一階段國家大氣污染治理任務。這背后,是北京重拳治霾的結果。2018年,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將從“結構性減排”向“內涵型減排”轉變,以細顆粒物來源解析為基礎,制定實施新一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具體來說,將以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為重點,在污染物減排領域進一步拓展,重點管控重型車和產生揮發性有機物的重點行業,并逐步向生活、農業等領域延伸。并將以排污許可證為載體,在大氣污染源重點行業率先發放,推進固定污染源全過程“一證式”監管,構建環保精細化管理體系。
“空氣質量比前幾年好太多了,這么多藍天,往年想都不敢想!”眼瞅著街邊小作坊被拆除、小廠子有了環保設備,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居民張軍很感慨。作為空氣污染問題較嚴重的省份之一, 2018年,河北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提高了各種污染大氣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標準,并新增按日連續處罰制度,同時,就加強與京津等地協同防治大氣污染提出了明確要求。條例(草案)為形成大氣環境保護大責任網,實施寬領域大氣環境保護,在總結原有總量控制、排污許可、限期治理、停業關停等制度的基礎上,從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對大氣污染進行全方位防控。與此同時,圍繞減緩重污染天氣污染程度,實現污染物削峰降速的目標,條例(草案)還規定政府應當將重污染天氣應對納入應急管理體系,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和措施,達到國家和本省規定的排放標準。
陜西則將持續用力精準施策,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緊盯揚塵污染、交通廢氣污染、工業廢氣污染、生活污染等四個重點領域,下決心整治一批突出問題,全力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從“打好藍天保衛戰”到“打贏藍天保衛戰”,天津實施“大氣十條”以來,摸清污染源頭,治理精準施策。通過燃煤鍋爐“淘汰”、推進散煤“清零”,強化煤電機組“清潔化”改造,二氧化硫累計下降72.9%。2018年,天津市提出全市要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切實解決環境污染突出問題。其中包括:鞏固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成果,持續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全面完成控煤、控車、控塵、控工業污染等目標任務;加大“散亂污”企業整治力度,穩步推進“煤改電”“煤改氣”;淘汰老舊車3萬輛,嚴格船舶排放控制區管理,PM2.5年均濃度持續下降。
吉林則強調,2018年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將下大氣力治理霧霾,新增電能清潔供暖面積800萬平方米,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超過國家要求77%的目標。
湖南省要求,2018年出臺實施藍天保衛戰行動方案,完成碳強度下降目標,重點打贏長株潭地區藍天保衛戰。進一步調整能源產業結構,堅決關閉“小散亂污”企業,嚴格企業限期改造達標,堅決關停不達標企業,加強城市揚塵等污染管控,確保14個市州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逐年增加。
新疆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加大“烏昌石”“奎獨烏”等重點區域大氣污染同防同治力度,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實現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甘肅省計劃緊緊圍繞“限排放、限煤質、控揚塵、控車油、嚴監管”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對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從燃煤污染綜合整治、推進地方清潔供暖、揚塵污染防控、工業企業達標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治、生活面源污染管控六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斷改善全省空氣質量,確保打贏藍天保衛戰。
遼寧2018年將著力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體系。進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強化省級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工作,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體系建設,扎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努力減少重污染天氣影響。加強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以改善空氣質量為目的,以增強區域環境保護合力為主線,以全面削減大氣污染物排放為手段,建立完善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統一協調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入開展。
重慶2018年仍面臨“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三重壓力,如何打好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該市強調,在加強交通污染控制方面,重慶將加強新車環保監管,強化在用車環保監管,開展常態化質量控制專項檢查工作,開展建立高排放車輛(車型)“黑名單”研究。在加強揚塵污染控制方面,建立施工工地控塵“綠黃紅”名單管控制度,推行主、次干道“以克論凈”的道路揚塵考核機制。同時,將加強工業污染、生活污染控制方面的防治工作。
河南省表示,到2018年底,全省PM2.5年均濃度達到63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濃度達到103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優良天數達到210天以上,其中,鄭州市優良天數要達到200天。同時,該省決定《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3月1日起施行,主要對監督管理、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工業及相關污染防治、機動車船以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農業和其他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氣應對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法律責任進行了規范。
2018年,廣東將全面落實大氣污染防治18條強化措施,重點抓好散亂污企業、揮發性有機物重點企業綜合整治,大力推進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污染治理,加強工地、道路揚塵污染防治,開展珠三角地區臭氧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力爭全省空氣質量保持全面達標,達標天數比例達到90%以上。
2018年以來,截至2月9日,廣西全區空氣優良天數比率為70.2%,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改善空氣質量取得階段性成效。盡管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但第一季度大氣污染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了應對污染天氣,守護“廣西藍”。廣西要求各市采取強有力措施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好春節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并倡議社會公眾盡量不燃放或少燃放煙花爆竹,自覺遵守煙花爆竹經營燃放管理規定,爭做文明新風的傳播者、綠色環保的實踐者,共同守護“廣西藍”。
針對大氣污染防治新要求新標準以及空氣主要污染物的變化,海南省2018年將逐步淘汰老舊車,強化建筑工地和道路揚塵污染治理,全面禁止垃圾、秸稈等露天焚燒,加強對重點行業企業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監管。
2018年,黑龍江省繼續組織實施督查行動,開展以城市大氣環境綜合整治、重污染天氣防控、固定污染源大氣污染防治、燃煤鍋爐專項整治等為重點內容大的氣環境執法督查、檢查,落實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環境管理職責和企業污染治理主體責任,全面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2017年,福建省再次交出大氣質量優異的成績單:九個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6.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新的一年,福建提出,持續實施 “潔凈藍天”工程,推動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加強工業源污染防治和移動源排放控制,開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積極應對臭氧污染天氣,讓百姓安心深呼吸。
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2018年浙江打算這么干:按照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要求,完成涉VOCs排放“散亂污”企業清理整頓工作,完成重點行業290個治理項目;抓好鋼鐵、水泥、玻璃和工業鍋爐等行業領域廢氣處理設施深度改造,完成100個改造項目;嚴格機動車環保準入,全面實施輕型柴油車國Ⅴ標準;推進農業農村廢氣污染治理,全面禁止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露天焚燒,加強秸稈焚燒火點遙感監測。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安徽省2018年重點抓好“散亂污”企業整治和揚塵治理,切實把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明確的強制性減排措施做細、做實;選取部分重點區域開展強化督查,對未完成PM2.5目標任務的市實施區域限批。
山西省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務則是完成國家下達的環境質量改善指標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指標年度目標任務。具體來說,就是深化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嚴格控制散燒燃煤污染,積極穩妥推進清潔取暖工程。加大道路交通污染治理力度。對重點污染行業開展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改造,深入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強化區域聯防聯控聯治,推動細顆粒物濃度持續下降。
山東將繼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主動做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加快散煤污染治理,穩妥有序開展電代煤、氣代煤行動,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氣頻發態勢。
寧夏強調,各地要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依法采取機動車禁行、限行措施。繼續做好燃煤鍋爐污染治理設施及煤質管控、散煤清理置換、工地和裸露空地“三全”措施落實、道路精細化清掃保潔、企業限停產及錯峰生產、工業堆場封閉及遮蓋、重污染天氣應對等工作,持續組織實施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各項工作。
2018年,云南將加強環境保護治理全面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制定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開啟新一輪大氣污染治理行動,確保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指數穩中有升。
西藏2018年重點是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認真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問題整改,加強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推進清潔能源利用,把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核定范圍內,保持西藏天藍、地綠、水清。
四川省強調環境污染是民生痛點,采取堅決措施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就是保民生、抓發展、謀未來。2018年將抓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統籌治理污染源,打好藍天保衛戰。
內蒙古2018年打將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實施冬季清潔取暖計劃,抓好散煤和工業廢氣治理、秸稈利用、煤改氣、煤改電等工作。所有火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繼續整治烏海及周邊地區環境。以市場化辦法解決棄風棄光問題,增加清潔電力供應。
青海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開展城市揚塵綜合整治,推進燃煤鍋爐清潔化改造和煤改氣、煤改電,統籌做好配電設施改造、居民取暖用氣用電補助等工作。主要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不斷提高,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用綠色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貴州2018年堅決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制定實施新的治氣、治渣行動計劃,城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5%以上。
江西省要求對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早思考、早謀劃、早部署、早應對。同時,突出重點,精準發力,以“控車、降塵、減排、禁燒、少油煙”為工作重點,加強科學分析,強化科技支撐,列出污染源清單,開展PM2.5成分分析,有的放矢,精準施策。此外,要深入實施“凈空”行動,持續開展城市“四塵”“三煙”“三氣”專項治理,加大力度淘汰黃標車,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湖北新年伊始則制定了新一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區域聯防聯控聯治。優化能源結構,有序推進煤改氣、煤改電。
江蘇今年將緊扣PM2.5和臭氧濃度的“雙控雙減”,多措并舉,更大力度地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嚴控燃煤污染,深入治理工業污染,實施清潔原料替代及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3500個以上。同時,加強機動車船污染防治。此外,還將綜合治理城鄉面源污染,依法完成“散亂污”企業清理整頓,實施餐飲、汽車維修行業VOC整治,推行“綠色施工”等,并啟動臭氧研究三年攻關行動,實現重污染天氣過程“縮時降峰”。
去年上海的大氣質量得到持續改善,PM2.5年平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2018年將持續推進大氣環境治理,啟動實施新一輪清潔空氣三年行動計劃,深化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進一步實現大氣環境質量的好轉,讓空氣質量更好,讓藍天白云常在,到2022年把PM2.5年平均濃度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
群眾期待享有更多的藍天幸福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做好大氣污染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神圣職責,需要各省(市區)以更加堅定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實的作風持之以恒地開啟全國大氣污染防治新征程,啟動新一輪藍天保衛戰,推進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臺階,讓百姓放心呼吸。
財政部關于下達2022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第二批)的通知財資環〔2022〕58號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大氣質量改善,......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強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公布如下: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
通俗地講,就是把吸收到的二氧化氮光譜信號進行有效放大,再通過我們開發的可靠算法進行計算,最終實現對大氣二氧化氮的精確探測。基于多模激光的振幅調制腔增強吸收光譜技術,適用于長期穩定運行、免人工維護的二氧......
丘陵區稻田氨氣排放、近源沉降及大氣轉化示意圖。課題組供圖氨氣是大氣中含量最高的堿性氣體,主要來自于農田氮肥施用及畜禽糞便導致的氨揮發。氨氣與酸性氣體反應會形成大氣氣溶膠,因此它也是一種大氣污染物。中國......
2021-2022年秋冬季,很可能是近幾年來,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最密集的一個。近日多部門印發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稱,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上半年“兩......
近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陳仁杰教授課題組,帶領博士后杜喜浩、張慶麗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上海市三年公共衛生行動計劃的資助下,通過一項隨機交叉對照研究,首次采用多組學檢測技術,探索了......
國家環境保護大氣臭氧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近日,生態環境部同意依托北京大學建設國家環境保護大氣臭氧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及時回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和公眾對臭氧污染防治的重大關切,完善了生態環境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泉州市泉港區石化應急救援中心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平臺采購及服務項目貨物類采購項目中標結果出爐,采購的儀器設備包括色譜、質譜、光學式分析儀器、物理光學儀器、其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北京市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公布了大氣污染在線源解析建設項目中標公告。本次采購涉及顆粒物在線源解析質譜儀、PM2.5在線源解析質譜監測系統-車載款(不含車)、VOC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