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2-24 16:27 原文鏈接: 預防中毒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按照國家標準,食物中毒分為4類: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和化學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一般預防和救治措施有哪些?

      一、預防措施:

      1.防止食品被有毒物質污染。選用新鮮食物,選用衛生檢疫合格的肉類食品,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過期食品。

      2.食品加工前,食品原材料要徹底清洗處理、烹飪,生熟食品要分開。飯前便后要洗手。

      3.食品加工時要充分加熱,燒熟煮透。

      4.熟肉類食品應快速降溫后,低溫貯存(放置在冰箱或冰庫中),存放時間應盡量縮短。

      5.不吃發芽的土豆、鮮黃花菜或沒有煮熟的四季豆,切勿采食自己不認識或未吃過的野蘑菇。

      食物中毒急救原則:快速、及時地設法使毒物排出體外或對癥治療解毒。

      二、食物中毒急救的主要措施:

      1.催吐:對無明顯嘔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以引起嘔吐,也可取溫水一碗,放食鹽0.5-1湯匙,連飲數碗,飲后再刺激舌根部誘發嘔吐,反復數次。

      2.洗胃:催吐后用溫水反復洗胃。

      3.導泄:加速毒物從大便中排出,但嚴重腹瀉者禁用。可于洗胃后灌入蓖麻油30毫升-60毫升或硫酸鎂20克-30克(溶于1杯水中)服用。

      4.利尿:加速已吸收的毒物從小便中排出,可用車前草加30克水煎服。

      經上述處理后中毒癥狀未見好轉或逐漸加重者應及時送醫院搶救,并要完成下列工作: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留好剩余的食物,包括食物所接觸的餐具、炊具;盡可能保存病人的嘔吐物及大便,以供檢驗。

      三、什么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包括哪些?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指因攝入被細菌污染的食品引起的急性或亞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見的一類。細菌性食物中毒分為感染型食物中毒和毒素型食物中毒兩類。感染型食物中毒主要包括沙門菌屬、副溶血性弧菌、變形桿菌屬、致病性大腸菌屬、韋氏梭狀芽孢桿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主要包括肉毒梭菌毒素、葡萄球菌腸毒素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四、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生的原因,主要是食物在制作、儲存、出售過程中處理不當,被致病性細菌污染,在適宜的溫度、水分、酸堿度和營養條件下,細菌急劇大量繁殖,食品在食用前不經加熱或加熱不徹底;或熟食品又受病原菌的嚴重污染并在較高室溫下存放,從而使食品中含有大量活的致病菌(例如沙門氏菌),或者細菌產生大量毒素(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腸毒素),以致食用后中毒。

      五、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哪些?

      不同的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中毒食品是各不相同的,引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肉類,以病死牲畜肉、冷葷熟肉最多見,禽類、蛋類、魚類、冷食等亦有發生;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產品,其次是咸菜、肉類、蛋類;引起變形桿菌屬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肉類、水產類等食品;引起致病性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以肉類、禽類為主,剩米飯、糕點被此菌污染,也可發生食物中毒;引起蠟樣芽孢桿菌和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以剩米飯為多見,糕點、奶制品、熟肉制品等也時有發生;引起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食品可因飲食習慣和膳食結構不同而異,國外多為火腿、香腸、罐頭食品,我國主要見于家庭自制發酵豆、面制品(豆醬、面醬、紅豆醬、臭豆腐、豆豉等),也見于肉類和其他食品。

      六、什么是真菌毒素食物

      中毒?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是指食用含有真菌毒素的食物引起的一類中毒。真菌毒素是霉(真)菌在其污染的食品中所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主要有赤霉病麥中毒、霉變甘薯中毒、黃曲霉毒素中毒、酵米面食物中毒等。

      七、如何預防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1.嚴把食品采購關,從國有糧食儲備庫、糧站、糧油加工企業等正常渠道購進糧油類食品。

      2.糧食要存放在通風、干燥處,離地離墻20厘米以上,防止霉變。

      3.加強教育,使廣大群眾識別霉變食物,外出時不吃霉變甘蔗、甘薯、發酵米面等食物。

      4.在抗洪救災及梅雨季節要有專人每天檢查糧食的霉變情況,禁止食用霉變糧食。

      八、什么是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是指某些動植物中含有有毒的成分,其形態往往又與無毒的品種類似,容易混淆而誤食,或者由于食用方法不當引起中毒。

      常見有毒動植物中毒分有毒動物中毒(河豚魚、有毒貝類、魚類組胺、動物內臟甲狀腺等食物中毒)和有毒植物中毒(毒蘑菇、木薯、四季豆、發芽馬鈴薯、新鮮黃花菜、生豆漿等食物中毒)。

      九、有毒魚類有哪些?

      我國的毒魚約有170余種,但同經常食用的魚類相比,還是很少的。毒魚可分為刺毒魚類和毒魚類:

      1.刺毒魚類:這類魚的背、臀、腹部魚鰭的刺內、鰓蓋的皮刺內含有毒腺,能分泌毒液,人一旦被刺傷,輕則皮膚出現紅腫、有刺痛,重則劇痛難忍,甚至行為失常、神志喪失甚以至死亡。在我國海洋魚類中以鯊魚、鰻魚最為厲害,江河中以鱖魚、鯰類為最。

      2.毒魚類:這類魚的肌肉和內臟器官含有毒素,常見的有:①河豚魚;②膽毒魚類:如草魚、青魚、鯉魚和鰱魚;③卵毒魚類:如青海湟魚;④血毒魚類:在我國所知的有兩種,即廣泛分布于江河的鰻鱺和黃鱔;⑤含高組胺魚類:這類魚有個特點,都是青皮紅肉,如鲹魚、金槍魚等;⑥肝毒魚類:常見有藍點馬鮫魚。

      十、為什么不能隨意吃河豚魚?

      河豚魚的有毒成分為河豚毒素,是屬于毒性最強的一類天然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鈉還強1000倍。這種毒素在河豚的卵巢、卵、睪丸及肝中含量最多,魚皮以及血液次之,魚肉一般無毒,但在宰殺過程中有毒血液會污染魚肉。

      河豚魚含有的河豚毒素,采用一般的鹽腌法或煮沸法不能將其破壞去除,如果處理不當,食用后很容易發生中毒,引起神經麻痹,喪失感覺和行動能力,而且發病很快,有時來不及搶救而致死。因此,最好不買、不吃河豚魚,以防發生意外。

      十一、有毒貝類有哪些?

      一般貝類本身并無毒,貝類毒化與“赤潮”有關。“赤潮”即海水中出現變色的紅斑,伴有海洋動物的死亡,是某些單細胞微藻類在海水中迅速繁殖、大量集結而成。當貝類食入有毒藻類后其所含的有毒物質即進入貝類體內并在貝類體內呈結合狀態。這些毒素通常耐熱,一般烹調溫度很難將其破壞,當人食用這種貝類后,毒素可迅速從貝肉中釋放出來并對人呈現毒性作用。中毒食品主要有3類:①麻痹性貝類,主要有紫貽貝、巨石房蛤、扇貝、巨蠣等,我國南方沿海發生多起這種中毒病例,主要是織紋螺。②腹瀉性貝類,以雙殼貝,尤以扇貝紫貽貝最甚,其次是雜色蛤、文蛤和黑線蛤等。③神經性貝類,以巨蠣和簾蛤等貝類為主。

      十二、為什么豆漿一定要煮熟再喝?

      豆漿含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但喝了沒有煮透的豆漿常會引起惡心、頭暈、腹瀉、嘔吐等癥狀。這是因為大豆中含有皂素、抗胰蛋白酶、大豆素等有害物質,對胃腸道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其中皂素中的毒素能破壞血球,引起溶血,所以煮豆漿必須到100℃,并多煮幾分鐘。

      十三、怎樣預防有毒野菜中毒?

      近年來,野菜成了餐桌上的佳肴,大部分人認為這是絕對的“綠色食品”.其實,有些野菜本身有毒,由于外形與無毒野菜相似,容易被誤食;還有些野菜被環境污染,吃后也容易引起中毒,有些野菜即使無毒多吃對人體的健康也有損害。預防野菜中毒應做到:

      1.慎重采摘野菜,對不認識的野菜不采摘、不食用。

      2.最好不要生食野菜。食用前應本著一焯、二泡、三烹調的原則,尤其對一些味道特殊和微帶毒性的野菜,可以先將野菜在開水中煮5分鐘-10分鐘,然后撈出浸泡在清水里,不斷更換清水,以便將苦味浸出,浸泡時間3小時-4小時,對味道特殊的野菜可浸泡10小時后食用。

      3.每次食用量不宜過多。如果不慎誤食有毒的野菜,要盡快就醫。

      十四、如何識別毒蘑菇?

      蕈類通稱蘑菇或蕈子,不但肉嫩味美,而且營養十分豐富,是人們佐餐的佳品。我國食用蘑菇近300種,毒蘑菇100多種,其中含劇毒能引起死亡的有十幾種。毒蘑菇與食用蘑菇較難區別,常因誤食而引起中毒。采食蘑菇時,要特別注意識別。

      1.毒蘑菇色澤鮮艷,有綠色、紅色、橙色等,無毒蘑菇多為白色或茶褐色;

      2.毒蘑菇蓋上有“肉瘤”,蕈柄上有蕈環和蕈括;

      3.毒蘑菇多數柔軟多汁,汁混濁如同牛奶,無毒蘑菇則清澄如水;

      4.毒蘑菇多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無毒的多生長在松樹底下或較干凈的地方;

      5.毒蘑菇采摘后易變色,無毒蘑菇則不易變色;

      6.采摘時,可用一段蔥在蘑菇蓋上觸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就證明是毒蘑菇。

      十五、如何預防鮮黃花菜中毒?

      黃花菜又叫金針菜,營養比較豐富。但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是一種有毒物質,吃多了可引起中毒。多在吃后0.5小時-4小時開始發作,輕的僅有上腹部不適、嘔吐、腹瀉、腹痛,有的可出現頭昏、頭痛、口渴、腹脹。根據秋水仙堿易溶于水的特點,食用前,把它放在開水里略微煮一下就拿出來,再用涼水浸泡2小時以上,中間最好再換一次水,這樣就可以避免中毒了。

      十六、什么是化學性食物中毒?

      化學性食物中毒是指食物被某些金屬、類金屬及其化合物、亞硝酸鹽、農藥等污染,或因誤食、投毒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見引起中毒的化學毒物有農藥、鼠藥、獸藥殘留、砷化物、多氯聯苯、亞硝酸鹽等。

      十七、化學性食物中毒的一般預防措施有哪些?

      1.加強化學性毒物的管理,防止毒物污染食品以及誤食。

      2.把好農藥的保管、運輸、使用和善后處理等關口,糧食、蔬菜、水果等農作物施用農藥后需要間隔一定時間,達到安全間隔期,方能收獲供人們安全食用。

      3.不要用鐵、鋅、銅和含鉛高的金屬容器裝存含酸性的食品、果汁,以防被酸溶解分離后污染食品,造成中毒。

      4.加強飲食飲水衛生安全管理,嚴防投毒事件發生。

      十八、怎樣預防新鮮蔬菜農藥中毒?

      首先,買菜應該選擇一些正規的農貿市場,有條件的也可到一些大超市的凈菜柜臺購買無公害蔬菜。其次,清除農藥殘留。對新鮮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只有經過充分洗滌,才能清除徹底。

      1.水燙:如青椒、菜花、芹菜、豆角等,烹前用開水燙一燙,可清除蔬菜上90%以上的殘留農藥。

      2.水泡:對一些不宜燙的蔬菜,如韭菜、小白菜、莧菜等,可用水浸泡消毒。

      3.水洗:對一些食花的蔬菜,如金針菜、韭菜花等,可先用清水清洗,然后再用鹽水泡一下,就可清除農藥殘留。

      4.削皮:對一些莖類和瓜類蔬菜,如胡蘿卜、白蘿卜、馬鈴薯、黃瓜、冬瓜、絲瓜等,應先削皮,然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凈。

      5.光照:將買回的蔬菜放在陽光下曬10分鐘左右,利用陽光的多光譜效應,使蔬菜中部分殘留農藥分解、失活。新鮮蔬菜在陽光下照射5分鐘,有機氯、有機汞農藥含量可損失56%,曬干的蔬菜,幾乎已沒有農藥殘留。

      6.放置:空氣中的氧及蔬菜中的色素和酶,對殘留農藥有一定的分解作用。因此,蔬菜買回后,不要立即烹制食用,應在常溫下放置24小時,殘留農藥的清除可達48%左右。

    相關文章

    日本一餐廳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2023年8月31日,據外媒消息,日本和歌山縣白浜町一家餐廳近日發生一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據了解,在8月19日至20日期間,共有32人在吃完該餐廳的便當后出現肚子疼和腹瀉等不適癥狀。其中,和歌山縣一名......

    關于米酵菌酸引發食物中毒的風險提示

    近年來,一些地方曾發生因食用酸湯子、濕米粉(如河粉)、變質木耳導致食物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經調查,均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污染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引起。為幫助消費者了解和掌握有關食品安全知識,避免......

    關于米酵菌酸引發食物中毒的風險提示

    近年來,一些地方曾發生因食用酸湯子、濕米粉(如河粉)、變質木耳導致食物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經調查,均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污染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引起。為幫助消費者了解和掌握有關食品安全知識,避免......

    國家衛健委提示:慎吃長時間發酵的米面類和高風險食品

    據“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0月5日黑龍江雞東縣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現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湯子。19日,公眾號“健康中國”發布......

    黑龍江一家庭假期聚餐,因食物中毒致7人死亡,2人搶救

    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其間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后做的一種粗面條樣的主食)。調查得知,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疑似該食材引發食......

    閑來無事展示廚藝?請警惕食物中毒!

    你病了,昏昏沉沉,對昨天野餐的第二份土豆沙拉深感后悔,因為你現在是每年400萬加拿大食物中毒病例中的一員。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幾乎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公共衛生專家、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o......

    越南某省超過80名幼兒園學生食物中毒

    到目前為止,已有80多名ThuyLieu幼兒園的學生在住院。所有的學生都出現腹痛,嘔吐,發燒等癥狀后才來到醫院急診。目前,所以的兒童情況不嚴重,身體狀況已逐漸穩定下來。據此,9月13日大約22點,Th......

    韓國擬制定《食物中毒發生原因調查程序相關規定》

    8月30日,韓國食品安全處(MFDS)發布了第2019-410號公告,擬制定《食物中毒發生原因調查程序相關規定》的部分內容,其主要內容如下:▲不僅只有醫生或中醫師、集體食堂創辦和經營者可以向地方自治團......

    日本福島縣12人食物中毒事件

    7月14日,據日媒報道,7月5日,日本福島縣有12人因食用“鳥莊”餐廳提供的雞肉料理出現了腹痛、腹瀉的食物中毒癥狀。據福島市保健所報道,7月5日,8名男性和4名女性食用了該店的烤雞胸肉后,12人均出現......

    關于預防和控制高溫季節食物中毒風險的提示

    夏秋季溫度高、濕度大,是食物中毒易發、高發季節。為防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現給出以下風險提示:一、易引發食物中毒的食品涼拌菜: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吃涼拌菜,但涼拌菜是采用冷加工,極易發生致病微生物污染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