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水處理和大氣污染防治,我國固廢處理起步較晚。隨著國家在政策上的加碼以及環境治理全面化、精細化發展,固廢處理成為我國環保行業中增速最快的行業之一,2017年備受資本市場的關注與青睞。換句話說,固廢處理也是一塊能掙錢的“肥肉”。2018年,我們預測,固廢處理市場熱度依舊有增無減,“錢景”一片光明。
圖片來源于網絡
垃圾焚燒發電快速成長,行業呈現勃勃生機
作為固廢處理最重要的子行業之一,垃圾焚燒發電目前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因其自身的特有優勢逐漸得到認可,未來存在廣闊的市場前景。業內預測,“十三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將有驚人的發展空間,千億市場規模靜待開啟。
2016年以來,國家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垃圾焚燒產業發展。其中包括《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得益于政策利好,2017年,垃圾焚燒發電表現亮眼。
隨著垃圾回收分揀技術的成熟、廠址布局規劃的科學合理化以及焚燒發電技術水平的提高,作為當前最符合國情、主流的垃圾處理方式,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發展空間必將擴容。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垃圾發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未來幾年我國垃圾焚燒發電將維持25%的高增長。
危廢處理需求加速釋放,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現階段,與市場需求相比,危廢處理能力仍存在較大缺口。隨著政策引導加強、監管趨嚴、標準提升,以及環保督察常態化,危廢處理需求將加速釋放,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藍海。
2017年以來,國家層面的危廢政策密集出臺,極大提升了危廢處理市場的熱度。5月,環保部發布《“十三五”全國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審查指南(試行)》;7月,國辦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9月,《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出臺……
2018年,環保稅正式開征,《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其中規定若相關企業利用危廢不符合標準,每噸危廢將繳納環境稅1000元。與此同時,隨著環保督察“回馬槍”模式的開啟,各地政府必將加強違法監管。危廢治理如弦上之箭,不得不發。
中國環保在線認為,現階段,危廢處理“黃金時代”已來臨,綜合當前的危廢產量與治理需求分析,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或超2000億。屆時,以東江環保為代表的老牌危廢龍頭企業,憑借著品牌、技術、產品優勢以及良好的項目運營能力,有望率先受益。
工業固廢掀起治理熱潮,發展注定不“平凡”
隨著工業生產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每年產生數以百億噸的工業固廢,冶金、火力發電等行業排放量更是不容忽視。相關數據顯示,2005年到2014年,我國工業固廢產生量呈現增長態勢,“十二五”以來,我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超過30億噸,2015年產生量達32.71億噸,未來仍有望保持8%左右的增長速度。
龐大的固廢體量,加之我國綜合利用水平較低,浪費資源的同時也污染環境。因而,《中國制造2025》要求:到2020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3.5億噸。不可否認,在工業去產能、環保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工業環保市場被逐步打開,工業固廢將掀起一輪治理熱潮。
《前瞻產業研究院工業固廢處理行業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工業固廢產值在3000億元左右,近五年產值年復合增長率為10.76%,到2021年產值將超過8500億元,離萬億規模僅一步之遙。屆時,各個細分領域的市場也將相繼迸發。
由城市轉向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潛力無限
數據顯示,城市生活垃圾累積堆存量已達70億噸,近2/3比例的城市被垃圾帶所包圍,1/4的城市無適合場所堆放垃圾。生活垃圾一直是城市發展的“老大難”,作為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之一,近年來,其治理進程不斷加快。
隨著國家的高度重視、利好政策持續加碼以及環境治理挺進縱深階段,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市場逐步向社會資本打開。2017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村鎮垃圾治理步伐;農村環境治理兩次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生態宜居是關鍵;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牽頭制定三年農村環境整治行動計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90%的農村生活垃圾能夠得到處理……
以上種種信號表明,在垃圾分類全面推廣、政府加大投入的利好提振下,生活垃圾處理市場將加速釋放。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我們預測,未來幾年我國生活垃圾處理市場有望達到萬億級別。
走進爆發式增長階段,餐廚垃圾處理千億市場成型
作為世界知名的美食大國,我國餐飲業發達,餐廚垃圾體量也是相當龐大。有研究證明,我國餐廚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超過35%,部分大城市的比例甚至高達60%。反觀現實,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起步較晚,“十二五”期間才有大規模的試點建設工作,但日益完善的政策體系、監督體系以及良好的工程運營市場,推進了餐廚垃圾整體市場的擴容。
“十三五”期間,針對餐廚垃圾處理領域,我國計劃投資184億元,或建設基礎設施,或提升無害化處理能力。可以預見,隨著政府的高度重視、處理設施數量和能力快速增長、收運體系日臻完善,餐廚垃圾處理這一“老問題”、“新行業”,也將在“十三五”階段迎來了快速增長期。
綜合市場各項因素分析,中國環保在線認為,未來幾年我國餐廚垃圾處理有望形成至少1000億市場規模。當餐廚垃圾處理市場全面爆發之際,各路環保企業將紛紛進軍餐廚垃圾領域,大展拳腳,瓜分千億級市場。屆時,具備跨區域經營資質,擁有豐富政府合作經驗和掌握資源化處理技術的三大類企業最有機會獲益。
為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生態環境部近日批準發布了《固定污染源廢氣氨和氯化氫的測定便攜式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HJ1330—2023)、《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中有機碳和元素碳連續自動監測技術規......
9月1日,由湖南大學主辦的礦山、冶煉、火電行業大宗固廢高值資源化與綠色低碳應用產業化研討會在長沙召開。湖南大學固廢資源化與綠色應用交叉研究團隊面向國家可持續發展與基礎建設需求,持續圍繞礦山、冶煉、火電......
厭氧消化技術在有機固廢資源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生產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由于秸稈類有機固廢結構復雜,其厭氧消化往往存在產氣效率低、發酵周期長的問題。針對此問題,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郭榮波研究員帶領的工業......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關于加強危險廢物鑒別工作的通知》,結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進一步提升行業危險廢物鑒別水平能力,提高企事業單位或第三方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專業水平和......
中新網6月17日電17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大學生就業和返鄉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劉培俊表示,原則上,有疫情的地區,高校所在城市連續7天及以上社會面無新發疫情,可組織......
周衛健在兩會上受訪者供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進程中,發展循環經濟十分重要。其中,固體廢物的污染治理是一個重點方向。”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周衛健院士對《中國......
關于公開征求《關于開展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試點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1-00752分類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1-11-30......
近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研發團隊提出稻殼/垃圾飛灰流化共融路線,解決了垃圾飛灰熔融需要的能量和助熔劑問題。城市生活垃圾焚燒面臨著焚燒飛灰的無害化處理“最后一公里”較難解決的問題......
有分析指出,要想實現碳中和目標,未來勢必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減少“兩高一剩”行業產能,全力發展新能源,積極實現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化轉型。從國際能源機構IEA披露的數據來看,商業及公共服務領域占碳排......
截至2019年6月,全國共計發放了2600多張危廢經營許可證,核準經營規模9600多萬噸/年。中國危廢資質核發量最近3年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但利用率卻一路走低,2017年第三方實際處理危廢量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