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據河北省食藥監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對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豆制品,糕點,罐頭,糧食加工品等14類食品39批次樣品進行抽檢,4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涉及水果制、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用農產品各1批次。
據河北省食藥監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對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豆制品,糕點,罐頭,糧食加工品等14類食品39批次樣品進行抽檢,結果顯示,4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涉及水果制、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用農產品各1批次。
通報顯示,由滄州鄧大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阿膠棗,檢出菌落總數20000CFU/g。根據《GB 14884-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蜜餞》規定,蜜餞中菌落總數應不超過1000CFU/g,該阿膠棗樣品中菌落總數比國家規定的高出19倍。
阿膠棗中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如果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
檢出受微生物污染的樣品還有大名縣立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咸干花生,該樣品檢出霉菌檢出值30CFU/g。而根據《GB 1930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規定,烘炒工藝加工的熟制堅果與籽類食品中霉菌應不超過25CFU/g。
食品中霉菌超標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者是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流通環節抽取的樣品被霉菌污染。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
此外,唐山海港開發區信達綜合市場劉建彬經營的皮皮蝦檢出鎘(以Cd計)1.4mg/kg,而標準規定為≤0.5mg/kg。
鎘是水產制品中最常見的污染重金屬元素之一,《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甲殼類鮮、凍水產動物中鎘的限量為0.5mg/kg。水產制品中鎘不合格可能是水產品養殖過程中對環境中鎘元素的富集導致。
還有,霸州市謙益豐食品廠生產的江米條(油炸類糕點)其它類檢出酸價(以脂肪計)7.1mg/g,標準規定為≤5mg/g。
酸價是脂肪中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標志,可作為酸敗的指標。酸價越小,說明油脂質量越好,新鮮度和精煉程度越好。在一般情況下,酸價略有升高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如果酸價過高,則會導致人體腸胃不適、腹瀉并損害肝臟。
國家標準計劃《動植物油脂氧化穩定性的測定(加速氧化測試)》由TC270(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TC270SC2(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會)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隆重開幕。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儀器”)帶來了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雙通道直接進樣測汞儀和串聯式火焰石墨爐一體化原子吸收分......
3月17日,食品科技高峰論壇暨湖北大學食品安全研究院建設發展研討會在湖北大學舉行。現場,湖北大學食品安全研究院揭牌成立,該研究院由湖北大學牽頭,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團隊帶領下,依托湖大現有學科專業,......
“烤魚不用挑,就吃半天妖!”這則廣告語被人熟知的背后,是“半天妖烤魚”這家網紅餐飲品牌的快速崛起:成立于2015年的半天妖,只用了八年時間就開了超過1000家門店。被稱作“烤魚界頭牌”的半天妖,除了邀......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隆重開幕。該論壇是食品安全技術領域規模最大、人氣最旺和最受歡迎的盛會之一。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
作為食品安全技術領域規模最大、人氣最旺和最受歡迎的盛會之一,CBIFS2023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將于3月17-18日在重慶舉辦。預計將有來自政府部門、檢測機構、食品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
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2年第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發〔2022〕51號),由全國科技評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80)歸口的國......
近日,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2022年第21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共544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4項國家標準修改單。本次公布的中國國家標準涉及化工、材料、臨床檢測、化學、化工、環境、植物、食品等各......
各有關單位:根據《標準化法》《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和年度復審安排,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歸口管理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進行復審并報送復審結論。經論證,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擬廢止《化妝品安全性評......
草莓是最“臟”的水果嗎?豆漿喝多了會誘發乳腺癌嗎?生活中,那些舌尖上的流言簡直讓人防不勝防。1月6日,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2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