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竹縣工作人員正在檢查飲料和食品。
核心提示
6月6日,臺灣塑化劑事件涉及廠商已增加到278家,被列管的產品達到938項。
島內輿論認為,事件已造成消費者對食品業、食品安全管制產生嚴重疑慮和信任危機。
專家呼吁,建立更科學合理的食品檢測制度,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約千家餐飲企業受風波影響
目前,臺灣塑化劑事件釀成的食品安全危機還在繼續蔓延,涉案企業和產品數量仍在增加。
截至6月6日上午11時,來自臺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數字表明,涉入塑化劑風波的廠商已增加到278家,被列管的產品達到938項。一些問題食品曾出口至全世界五大洲至少16個國家和地區。
臺灣餐飲業在塑化劑風波中遭受重創。由于老牌食品供應商開元公司曾從“染塑”的金果王公司進貨,導致大批下游客戶受到牽連,已知約千家餐飲企業受影響,其中包括圓山、福華等知名餐飲企業。
對開元公司的后續追查發現,其從金果王進貨1.6萬多桶,銷往全臺約1100家餐廳、飲料店,目前已回收5800多桶。臺灣衛生部門已把該公司24個營業所以及1000多家的經銷商流向提供給各縣市衛生部門查辦。
受到塑化劑牽連的知名飯店臺北圓山飯店第一時間發出緊急聲明稱,已終止與開元公司的合作關系;福華飯店則表示,已全面以鮮榨果汁替代濃縮原汁,避免“染塑”風險。
烘焙糕餅業因“染塑”香精被卷入
臺灣烘焙糕餅業也受到塑化劑波及。最新調查發現,“毒源”之一的昱伸香料公司曾將摻有塑化劑的香料銷往臺北市、臺中市供烘焙業者制作面包。而臺中市有關機構調查發現,昱伸向下游公司供貨已至少5年,下游廠商達120多家且遍及全臺。
目前,調查人員正加緊將疑遭摻塑的16種水果香精與果醬送驗,并逐一核對廠商名冊厘清問題產品流向。
在臺中,昱伸公司遭污染的香精產品流入東甲公司,再轉賣給下游烘焙業者。臺中市衛生部門6月5日追查東甲公司香醬出貨的流向,公布了5家廠商,6月6日再增加到7家。受影響的烘焙業者不但數量增加,且供應的范圍還擴大到臺中市、桃園縣、彰化縣、新竹縣、臺南市、云林縣、臺北市及宜蘭縣等8縣市。
臺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已經用掉的香醬多用在制作水果蛋糕上,以增加水果香氣,追查后尚無發現用于面包制作上。
食品履歷追溯將擴及食品添加物
臺灣“衛生署”6月6日表示,將擴大食品履歷制度范圍,規劃建置食品添加物追溯系統,并將優先納入高風險、添加物復雜度高的食品。
臺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表示,過去已針對乳制品、水等進行食品履歷追溯,未來將擴大食品履歷制度,并納入食品添加物。
康照洲說,未來會要求廠商對原料、制造等全部要做記錄,甚至原料來自島外,也要清楚了解,往源頭追溯,以后清查就會很快。
“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表示,追溯會從添加物復雜度較高、高風險食品先做起。
事后報備往往成為不報備
島內專家學者呼吁當局從塑化劑事件中汲取教訓,建立更科學合理的食品檢測制度,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和權益。
涉嫌生產有毒起云劑的昱伸公司負責人賴俊杰供認,他在起云劑中添入塑化劑已將近30年,也就是說,塑化劑荼毒臺灣社會已有近30年。
為何塑化劑橫行臺灣30年都沒有被發現?
有專家表示,原來,塑化劑在臺灣屬于 “第四類毒性物質”,被明令禁止不得添加在食品里,但對它的管理采用“事后報備”制度,這意味著廠商在使用之前不需要向監管部門進行備案說明。
而所謂的事后報備往往就成了不報備,甚至被一些人鉆了空子,將它加到食品、飲料中。
臺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表示,塑化劑早該被列入第一、二類毒性特質了。應建立完善的實驗室檢測制度,加強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實驗室專業檢測,以彌補一般政府檢測部門所作的例行檢測的不足。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梁認為,臺灣直接與食品管理相關的預算太少了,人力也嚴重不足。
臺灣外貿協會今年度首場“臺灣名品博覽會”,將于6月9日在遼寧省沈陽市登場。面對塑化劑重創“臺灣制造”形象,臺灣外貿協會要求參展廠商主動出示不含起云劑、不含塑化劑的檢驗報告,重建臺灣食品安全形象。
食品中的“海克斯科技”不只是短視頻博主們的流量密碼。逛完超市之后,周緣發現,線下調味品的陳列和營銷也緊跟“潮流”。在某大型超市的醬油貨架,視線所及的最佳位置上,擺滿了周緣過去沒怎么見過的各品牌頭部產品......
30天抖音賬號漲粉500萬,“絕命毒師”辛吉飛火了。“料理湯白是加了三花淡奶”、“超低價燕窩其實是明膠片加糖”、“炸雞排只需要大豆拉絲蛋白就能做”......近一個多月時間里,辛吉飛頻頻用消費者并不熟......
關于CBIFS2022第十五屆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延期至11月7-8日舉辦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專家、參展商和參會代表:近期國內本土疫情仍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態勢,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配合政府疫情防控......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國衛食品發〔2022〕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委機關各司局,疾控中心、食品評估中心、健康教育中心、統計信......
微生物質量檢驗是我國目前衡量食品衛生生產質量的重要檢驗指標之一,也常常是人們判定被檢出的細菌是否適合食用的科學依據之一。食品微生物指標反映了食品生產加工廠的環境以及食品生產衛生質量情況,能對加工過程中......
9月15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承辦的2022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科協主題日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行。此次活動主題為“共創食安科普 智享美好生活”。本次活動回顧了《食品安全......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安部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有關部門全面做好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各項工作,全力守住校園食品安全底線。這是記者31日從市場監管......
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29日在京舉辦,國務委員、國務院食安委副主任王勇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29日在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上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55項,包含2萬余項指標,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從過程到產品各環節的主要健康危害......
食品的保質期指的是什么?剩菜放進冰箱后,應該如何處理?外出就餐剩下的食物多,哪種菜不適合打包?近日,2022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特別推出“知‘食’比拼健康同行”專項競答活動,旨在促進公眾樹立健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