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6月7日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1日向日本政府遞交了一份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的調查報告。該報告指出,第1至第3核反應堆原子爐內的燃料棒,不僅已經熔穿了爐底,同時也可能熔穿了多處的爐壁,使得熔解的燃料棒沉積在原子爐的外殼與壓力容器(內壁)之間。此外,3·11日本大地震發生后一個月,日本當局給出的核泄漏數據遠遠低于真實數量。
日本政府7日透露了這一份報告的部分內容。日本原子能安全與保安院的專家表示,燃料棒沉積在原子爐的內壁與保護用外殼之間,說明原子爐的內壁已經被高溫燃料棒熔穿,出現了“原子爐貫通”的最可怕的問題。專家稱,“原子爐貫通”遠比目前獲知的原子爐底熔穿來得嚴重。一旦爐壁被熔穿的話,就意味著核燃料棒在高溫的情況下,也會輕而易舉地熔穿原子爐的保護外殼,導致嚴重的核泄漏。
這一報告內容意味著政府已經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反應堆出現了迄今為止最為可怕的問題。日本當局不僅將考慮如何降溫和如何處理10萬多噸重污染水,因為一旦原子爐的保護外殼也遭燃料棒熔穿,將會發生十分嚴重的核泄漏,而到時搶修人員由于高輻射而無法靠近核反應堆,會導致問題更加嚴重。
日本原子能安全與保安院6日發布一條消息,稱經過重新分析之后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中被釋放到大氣中的放射性物質有77萬兆(1兆為10萬億)貝克勒爾。比4月中旬發表的37萬兆貝克勒爾高出一倍。
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時,被釋放到大氣中的放射性物質有520萬兆貝克勒爾。雖然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泄漏總量是切爾諾貝利事故的七分之一,但是放射性物質的數值達到數萬兆貝克勒爾以上,而這已經超出國際核事件級別的最嚴重水準7級。
另外,保安院公布的事故發生后1號反應堆的爐芯熔化時間也要比東電分析的數據早10個小時。保安院指出,地震發生5小時以后,壓力容器就由于爐芯熔化而導致破損。2、3號反應堆的爐芯熔化時間也與東電分數據有所差異。
8月24日,日本不顧全世界的反對,一意孤行將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對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由于人們對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的食品安全熱烈關注,2023年2月初日本福島鱸魚中放射性元素銫137......
5月22日,來華訪問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在北京的會見活動中表示,期待與中方進一步深化各領域合作。應國家原子能機構邀請,格羅西于5月22日至26日來華訪問。這是格羅......
針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日本龍谷大學教授大島堅一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放射性物質不同于普通危險化學物質,采用化學處理難以將其去除;同時,關于放射性物質對海洋生態系統等的長期影響,人類還所......
日本關西電力公司2月1日說,該公司高濱核電站一個核反應堆1月30日下午自動停止,經初步調查,導致這一故障的直接原因是保持反應堆控制棒狀態的裝置電流下降。據日本共同社等媒體援引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當天會......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5日稱,在對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用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實施凈化后,鍶90的活度約為國家標準值的3倍。但因在之后的檢測中低于標準值,東電認為只是暫時現象,尚不......
8月30日,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當地時間30日,位于日本福井縣美濱町的美濱核電站3號機重新運轉。此前該機組曾泄漏過含放射性物質的水。報道稱,8月1日,美濱核電站3號機發現了含放射性物質水泄漏......
俄羅斯科學家提出了一種用于高溫氣冷核反應堆的新型中子吸收劑的方法,有助于大大提高自20世紀中葉以來開發的這類反應堆的安全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原子能》雜志上。在設計和維護相對簡單的條件下,高溫氣冷堆......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近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反應堆報廢后的狀態難以判斷,表示未來將與中央和地方政府討論之后決定。報道稱,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報廢推進部門最高負責人小野明......
記者24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固體所內耗與固體缺陷研究部與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合作,研制出一種高性能鉬合金,為其在先進核能系統和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奠定良好基礎。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
新華社東京1月27日電(記者姜俏梅)日本6名甲狀腺癌患者27日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以受核泄漏釋放的放射性物質影響而患上甲狀腺癌為由,要求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賠償共計6.16億日元(約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