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3-30 14:18 原文鏈接: 鐘南山:空氣污染治理需PM2.5和臭氧協同防控

       前兩天,沙塵、霧霾天氣席卷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大有“黃沙蔽日”“黑云壓城”之勢,讓民眾產生了不小的心理壓力。而另一種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因其在視覺上的不可見而被人忽視了。

      “通常大家對于空氣的評判都比較主觀,眼見為實,但其實一些看不見的,譬如臭氧,更需要關注。”在3月28日召開的2018年全國社會發展創新工作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他表示,臭氧雖然不會造成霧霾,但其濃度過高,對心臟以及很多神經系統都會產生影響。譬如在珠三角地區,霧霾已經相對較少,基本能達標,但空氣污染治理還在進行,關鍵就是臭氧問題還沒有解決。

      鐘南山提醒大眾,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絕不能僅僅考慮室外空氣。“室內空氣是大氣污染的重要部分,通常我們80%的時間都在室內活動,室內除了大氣污染以外,二手煙、各種家具、不合格的裝修等,都會產生很多的疾病。最突出的是兩種,一是過敏性疾病,二是血液病。”

      長期以來,室內一直是空氣質量監管的盲點。鐘南山呼吁要彌補這塊漏洞。他們目前正在研究室內空氣質量規范,希望協同相關行業協會,盡快制定與推廣相關的凈化器標準。“現在市場上的空氣凈化器五花八門,幾百塊到幾萬塊價格不等,怎么選?不知道。大家使用冰箱、電視、空調,對其效果都能有直觀的感知,但對于凈化器,大家感覺不出來。亟待進行標準化以及質量監控,并制定星級。”

      至于空氣污染對于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還有很多機制沒有研究清楚。2018年全國社會發展創新工作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講述了空氣污染治理的最新科研進展。他表示,過去曾經做了一個宏觀戰略規劃,希望到2050年,中國基本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值標準,也就是PM2.5濃度低于10微克/立方米。對于霧霾治理,郝吉明的體會是,現在治標比較多,治本還不夠。

      “PM2.5污染防治剛剛走出第一步,依然任重道遠,空氣質量管理目前已經進入了PM2.5和臭氧協同防控的深水區。”在郝吉明看來,能源、產業和交通結構調整的大氣污染削減能力有待釋放。他希望,能夠繼續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持續提升科技服務能力,構建精細化大氣環境綜合治理體系。

      通過詳細研究空氣中哪些成分對人的危害最大,哪些影響并沒有那么大,就能找到更好的著力方向——這是鐘南山對于空氣污染防控的“治本”思路。他建議,中國應該形成一個大的協作團隊,氣象、環保、健康等領域形成整體兵團作戰。“現在做氣象、室外環境,研究各種成分濃度的是一個學科,而研究這些成分對健康有何影響的又是另一個學科。”他指出,當前在這方面的協同作戰遠遠不夠,需要從國家層面設立多學科協同創新的項目。舉全國之力整治包括霧霾在內的大氣污染,鐘南山預測,中國的空氣質量,未來10年內將會有很大進步。

    相關文章

    鐘南山最新判斷:預計明年上半年能恢復到疫情前生活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正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12月9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與團隊兩名成員——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黎毅敏、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長楊子峰教......

    鐘南山:發熱患者可先在家做抗原檢測,持續發熱去醫院

    近期,一些城市醫院發熱門診患者明顯增加。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9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發熱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居家隔離,或到醫院進一步檢查。鐘南山表示,近期出現發熱的原因不單純是感染新冠,也有不少是流......

    鐘南山:99%感染者可在710天內完全恢復

    導讀:在9日舉辦的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鐘南山表示,Omicron(BA.4/5,BF7)感染不可怕,99%可在7-10天完全恢復。鐘南山談奧密克戎:致病率減弱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

    驚人發現!空氣污染引發中年女性肥胖

    近幾十年來,由于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鍛煉,肥胖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全球健康問題。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污染也是影響女性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和體脂的因素之一。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糖尿病護理》。論文第......

    空氣污染增加罹患心血管代謝性疾病共病風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77.shtm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孫國根陳靜)中國學者在一項40余萬人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發現,......

    中東空氣污染人為影響被低估

         2022年4月24日從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上觀察到的中東塵土。這項新研究表明,盡管沙塵普遍存在,但中東地區燃燒源產生的高濃度微型粒子......

    中東空氣污染中超九成細顆粒物或來自人類活動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中東空氣污染中有90%以上的細顆粒物可能來自人類活動。這一研究結果挑戰了之前的一致看法,即天然氣溶膠(如沙漠塵)是空氣質......

    鐘南山:希望推動哮喘的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

    中新網廣州8月21日電(記者蔡敏婕)“全新呼吸”中國哮喘患者在線登記數據庫系統建設項目Ⅱ期19日在廣州啟動。項目旨在調查中國哮喘患者的危險因素、臨床特征與診治現狀,為提高中國哮喘規范化診療水平提供參考......

    鐘南山:塵螨仍是鼻炎和哮喘患者最常見過敏原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近日在廣州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行以“中國哮喘/鼻炎患者主要致敏原十年變化”為主題的研討會,會上發布了《2008年至2018年中國過敏性哮喘/鼻炎患者環境及致敏情況變化》研......

    空氣污染是促進甲狀腺結節發病高危因素

    記者7月1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常實教授團隊7月8日在《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Health)上以論著形式在線發表原創性研究論文,首次提出長期高濃度臭氧暴露與甲狀腺結節的發病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