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3-30 15:54 原文鏈接: 中國科協研討:如何讓科技期刊不再“多而不強”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載體,但長期以來我國科技期刊多而不強,不能滿足科研成果產出的需要,也與科研發展的整體水平不相匹配。如何建設一流科技期刊?近日,中國科協邀請了國內部分科技期刊主編、學會負責人,就該話題展開了研討。

      與會專家認為,科技期刊不僅是國家重要的戰略信息資源,也是國家科技競爭力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志,建設世界一流期刊關系到我國在世界科技界的話語權。我國科技期刊多而不強的現狀如何改觀?《細胞研究》主編、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認為,要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期刊,一定要對標世界一流科學研究,多發表原創性成果,特別是在國內首創的原始性、突破性成果。“這些成果將引領世界科技發展,也將成為提升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打造國際一流科技期刊的關鍵。”

      缺乏優質稿件一直以來是我國科技期刊面對的重要挑戰,與會專家普遍表示,不合理的評價導向是造成這種局面的因素之一。專家認為,當前科研評價中過分看重SCI(科學引文索引)等國外數據庫收錄,過度看重影響因子指標,對期刊量化指標的關注甚至超過對學術成果本身價值的關心。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亟須培育我國科技界自身的認同感,同時建立理性、科學和指標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比如,對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期刊應區別對待,打破“唯SCI論”,推動國內優秀中文期刊與SCI期刊同質等效。引導應用類期刊不要盲目追求國際影響,而應瞄準國內重大戰略需求來辦刊。

      《植物學報(英文版)》主編劉春明、《分子細胞生物學報(英文版)》主編吳家睿等專家結合辦刊經驗,提出要吸引國際一流學者進入編委會、加強期刊數字平臺建設、創新期刊傳播方式、推進科技期刊集約化發展等建議。他們同時認為,好的期刊不能只靠國家的投入,而要有自備造血機能,重視經營運作,形成商業價值和學術價值的良性互動。

      “這些年,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遠遠超過亞太地區其他國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由于辦刊時間短,而國外高質量期刊通常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積累了很好的口碑和豐富的辦刊經驗。建設一流期刊,不能急于一時,要認真學習國外先進經驗,逐步推進。” 《中國科學:材料科學(英文版)》主編、中科院院士李亞棟說。

      一流學會,離不開高品質的學術期刊。中國卒中學會會長趙繼宗、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俞光巖等專家表示,全國學會是國內科技期刊重要的辦刊主體,各個學會具有人才薈萃、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渠道暢通等優勢,但目前這些得天獨厚的辦刊條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應該向國際優秀同行學習辦刊經驗和經營發展之道,辦好學術期刊,并探索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科學權威的學術期刊評價體系。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說,我國科技水平已躋身世界前列,學會和科技期刊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科協將把推動科技期刊建設發展作為一件重大任務,把品牌化、國際化、平臺化的工作做好,通過更優化的交流方式、更有效的傳播途徑和更完善的評價體系,更好地服務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相關文章

    共371人!張伯禮、饒子和等眾多院士入選這一重磅計劃

    根據《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細則》《關于征集2022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優秀主編、優秀編輯、優秀審稿人工作案例的通知》有關規定,經公開申報、資格審查、專家評審、結果公示,確定2022年度......

    專家為科技期刊優質內容傳播與推廣建言獻策

    11月4日,第二屆生態環境科技期刊發展論壇暨我國科技期刊優質內容傳播與推廣策略研討在京召開,論壇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共同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科學與生態技術》主編任南琪,中國......

    楊衛:以開放科學提升我國科技期刊影響力

    開放科學是集開放科學知識、開放科學基礎設施、科學傳播、社會行為者的開放式參與等各種思維過程和實踐于一體的包容性架構。開放性是科學的本質屬性之一,全球開放科學治理需要中國的加入。“開放科學是集開放科學知......

    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申報通知

    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科技期刊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切實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現組織開展......

    一流科技期刊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發展科技期刊不僅是科技期刊同仁的工作,也是科技共同體尤其是高端戰略科學家的工作,更是我國科技事業的重要工作之一。未來我國科技期刊會不斷跟隨國家科技實力前進的步伐,站在世界前列。”在8月25日舉辦的第......

    剛被踢出SCI收錄的這本期刊陸續撤回91篇中國學者論文

    Cellular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是一種開放獲取期刊。Cellular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是一份科學期刊,自2019年起由德國杜塞爾多夫的......

    補足短板,中國科技期刊仍需發力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一批優秀期刊躋身世界一流陣營,科技期刊數字化、平臺化發展穩步推進,學術交流生態體系不斷完善。但是,我國科技期刊仍存在原創引領不足、供需對接不暢、轉型發展不力、支撐力......

    建設一流科技期刊打造一流辦刊人才

    科技期刊傳承人類文明,薈萃科學發現,引領科技發展,直接體現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在建設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打造科技期刊專業人才隊伍的重要性與日俱增。8月26日,作為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

    打造面向開放科學的“數據共享”新未來

    “對于全球科技期刊來講,開放科學帶來了學術交流模式的變革,從原來傳統的學術交流模式,轉向新型的學術交流模式。”8月25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副主任、研究館員張智雄在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開......

    彭斌:“六大步”助推中國科技期刊走向國際

    “科技期刊出版服務能力是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標志,服務能力的提升是科技期刊競爭力提升的重要表現。”8月25日,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總經理、《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編委會秘書長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