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州巴東縣武陵山脈最近發現近20種從未記載的新植物物種以及大量名貴中藥材,其中包括已瀕臨絕種、民間傳說能解百毒的“草藥王”北三七。
5月20日,中南民族大學及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的生物學專家組成考察隊,赴巴東縣武陵山脈考察當地珍稀植物資源。6月13日,剛剛回漢的帶隊專家、中南民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劉虹告訴記者,此次調查收獲頗豐,共發現近200科、至少2000種植物,包括近20種新物種。植物種類數大大超過此前研究。
巴東縣是湖北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素有“小神農架”之稱。此次發現的植物資源中有大量名貴中藥材,如其他地方罕見的北三七、扣子七、七葉一枝花、重樓、狹葉重樓、延齡草等。其中,桔梗科袋果草、五加科異葉梁王茶、枇杷葉莢蒾等中藥材均系首次發現。
“最珍貴的要數北三七。民間傳說此藥可解百毒、治多種疾病。當地人拿它治外傷燒傷,不留疤痕。藥典記載,因其內含多種人參皂苷和三七皂苷,被稱為‘中草藥之王’。但它的生長環境十分苛刻,至少要在海拔2000米,不僅在別處罕見,就是當地也很少被發現。”劉虹介紹。
據了解,北三七在廣西、貴州、云南等多個省份均有分布,但自然種群極為稀少。因具有獨特的醫療效果,它在民間被廣為應用。但因野生資源被嚴重破壞,它已瀕臨滅絕。
劉虹說:“此次新發現物種中有不少奇花異草,可引種作為優質花卉資源、優質水果資源以及園林綠化布局的理想植物。其中一種葉形很漂亮、有光澤,很適合做園林綠化的布景植物,但在《中國植物志》上查不到,我們暫給它取名為花葉烏蘞莓。”
考察隊還新發現了一種罕見野果——山莓。其外形像白色草莓,維生素C含量很高,還含有當地特有的微量元素硒,可引種為新型優質水果。
劉虹表示,巴東是湖北生物資源寶庫,但由于當地藥材采挖嚴重,植物數量大為減少。她建議當地成立自然保護區予以保護。
中新網南昌9月15日電(記者吳鵬泉)記者15日從井岡山大學蜘蛛生物學研究團隊了解到,該團隊近年在對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管蛛資源調查中,發現了一種蜘蛛新物種。上述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期刊《Biodive......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技術團隊在西南巖溶國家公園創建區開展綜合科學考察時,在百色和河池地區發現5個植物新種。經團隊解剖觀察及系統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和標本,確認上述物種為從未被描述報道過的蜘......
近日,上海高校科研團隊發現并命名了兩個魚類新物種,它們還是中國特有魚類。7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獲悉,近日,該校科研團隊在國際知名動物學期刊《動物系統學......
記者6日從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研究院)獲悉,科研人員在大理州永平縣寶臺山國家森林公園進行野外調查時,發現一大型真菌新物種,并以其發現地定名為“永平囊皮傘”,研究成......
近日,我國科研人員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地下溶洞采集魚類樣本時,發現了一種白色盲魚,基于形態學和分子系統生物學研究結果,確認該魚類為新物種,并將其命名為“龍州中華喀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
日前,杭州水生植物專家陳煜初和武漢大學劉星教授團隊在《Phytotaxa》(《植物類群》)期刊上刊登論文,正式發表水韭屬的兩個新物種——生長于杭州余杭區徑山鎮長樂林場的長樂水韭和生長于余杭區黃湖鎮賜壁......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獲悉,該園研究人員與合作方近日在湖北省竹溪縣發現一種鐵線蓮屬植物新物種——狐尾鐵線蓮,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AnnalesBotaniciFennici》。狐尾鐵線蓮。據......
記者10日從廣西師范大學獲悉,近期,廣西師范大學科研團隊在廣西百色德保一帶發現了洞穴魚類新物種長肋原花鰍。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動物學科學》上。科研人員介紹,長肋原花鰍屬于原花鰍屬,此屬種的......
近日,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發表的論文中,記錄了一種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片區)黃崗山區域發現的蝶類新物種——黃崗山白灰蝶。據了解,該物種最早由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徐......
東南亞的大湄公河地區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新物種繼續在該地區以驚人的速度被發現。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一份報告,在2021年至2022年期間,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新發現了38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