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1地壇論壇”于2011年6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以下為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參贊孫成永先生演講實錄。
孫成永:各位來賓,下午好。首先祝賀第二次地壇論壇的成功召開,也祝賀中國綠色聯盟的成立,企業綠色行動的啟動和北京綠色金融商務區簽約儀式的成功舉行。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綠色發展建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已成為社會重要任務的形勢下,大家齊聚低碳論壇,探討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我就推動低碳技術和綠色金融相融合,促進我國的綠色發展,談一點個人的思考。
第一,綠色低碳發展,涉及人類的生活生產方式的重大轉變,給各國的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挑戰和機遇,國內外,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發展綠色經濟的根本在于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念,改變不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
因為氣候變化問題和能源壓力,各國都在尋找適合本國發展模式和道路,西方發達國家已經走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道路,他們把發展低碳經濟作為未來十年的的戰略,英國推出低碳復蘇計劃,日本推出低碳社會建議行動計劃,美國復蘇再投資法中建立清潔高校的能源體系是重要的內容,都是為了帶動經濟向高能效低排放轉型,引領全球走向低碳時代。可以說綠色低碳經濟成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既工業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各國面臨的又一次歷史發展機遇。
我國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階段,我們是發展中國家,首要任務還是發展,發展面臨資源環境的瓶頸約束,我國的綠色低碳發展需要改善民生,需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注入綠色的活力。
二,低碳技術開發和金融資本相融合,是發展低碳經濟的核心動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關鍵在于大力促進低碳技術的突破和廣泛應用,應用低碳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核心,在于實施有利于綠色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形成良性機制,推動綠色經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實現綠色低碳經濟的系統突破,在于綠色金融等各類資本與低碳技術的深入融合。目前存在著低碳技術和金融融合的廣闊空間。
低碳技術發展應用需要強有力的金融支持,目前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涉及到低碳技術主要三大類,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術,風能、太陽能核能等等技術。還有二氧化碳的普及、利用與封存技術,所有這些技術的研發和發展應用,都需要大量的政府和民間金融資本投入,目前我國低碳技術孕育著整體突破的潛力,但是一些技術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以風力發電為例,雖然是新能源行業,具有1.5兆瓦的能力,但是一些核心技術還沒有掌握,我國一些能源企業在二氧化碳普及等方面雖然做了全流程示范,但是在降低能效方面需要進一步突破,這些技術的進一步研發完善,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投入,也為金融資本的進入創造了機會。
第二,金融推動發展低碳技術獲取高回報的利潤。一項有效的低碳技術,可以在世界各國推廣業用,新技術在廣泛應該過程中,將獲得較高盈利。低碳技術創新發展,為金融資本提供了幼稚的投資對象,科技創新是新成果、新企業和新產業的搖籃,大量的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出現和快速發展,為金融資本創造了大量的投資機會。風電領域、太陽能領域,可以說這些新興的低碳技術領域,都存在著金融大有作用的空間,有利于通過投入低碳技術獲得高額回報。
近年來,發達國家對低碳技術做了強調的反應,一個是風險資金的大量進入,一個是低碳發展氣候變化相關的金融創新應運而生,碳排放、金融市場、氣候衍生工具等。
第三,技術創新可以為金融資本帶來高回報的利潤,技術和金融和當今發展的兩個活躍的要素,二者的融合帶來經濟的發展和發展。
三,我國在金融資本的融合方面也做了一些嘗試,根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十一五期間,一方面科技部安排了相關130多億元的科研經費用于低碳技術的研發,另一方面,聯合各部門啟動實施了十乘千輛等一批示范工程,帶動了社會的廣泛參與,財政部設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引導基金,安排資金6.6億,累極社會資本60億,扶持了一大批社會成果產業化,涌現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帶動了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2011年底,促進科技和金融試點結合方案,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我國已經對低碳技術研發和廣泛推廣應用做了系統的規劃和部署。為綠色金融和低碳技術的融合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于社會經濟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國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分別降低16%和17%。
關于綠色發展的戰略部署,科技部目前正在網上征求社會意見,對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進行了部署,制訂了科技“十二五”規劃,在太陽發電、非能發電、生物制能源、綠色制造方面制訂了科技發展的專項規劃。
同時,在這些政策措施為低碳技術和金融資本的融合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低碳技術是綠色發展的核心動力,金融資本是綠色發展的外部保障,低碳技術和金融資本融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戰略舉措,讓我們借助技術和金融這兩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推動中國經濟走上創新驅動、內升增長的發展軌道,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兩型社會貢獻力量,謝謝大家!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燃煤低碳利用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
國新辦27日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同比出現了反彈,PM2.5濃度上升了6.2%,優良天數比率下降了3.2個百分點。生態環境部分......
“雖然中國的綠色金融余額已居全球首位,但目前大量的資金都投入于‘純綠’或接近‘純綠’的行業,例如清潔能源、光伏發電等,火電、鋼鐵、交通運輸等大量高碳行業需要向低碳轉型的經濟活動沒有得到足夠的金融支持。......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超過300萬輛,同比增長37.3%;限額以上單位低能耗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速超過20%。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綠色消費持續擴大,......
今夏,熱浪無疑成了全球一道考題。7月10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稱,根據初步數據,全球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周。全球平均氣溫連續刷新紀錄,達到17.24℃。北半球多個國家被高溫炙烤,干旱、洪澇及......
7月22日,位于成都大學校園內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以下簡稱大運村)正式開村。作為成都大運會期間運動員們居住、生活的重要場所,賽時將有100余個代表團近800......
近年來,河北省張家口市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推動新能源項目建設,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截至目前,張家口市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2756萬千瓦,約占電源總裝機容量的80%。......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廣泛開展節能降碳宣傳教育,推動......
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簡稱過程工程所)牽頭的“電石渣深度凈化制備鈣基材料低碳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評價會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擔任主任,北......
隨著歐洲環保政策的推進,旨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氣候科技”日益火熱,關注環保的獨角獸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也陸續誕生。創立于2017年的恩帕公司,是德國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供應商。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