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6月28日公布《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該規劃稱,即便不包括地方配套、企業投入和國際合作資金,預計需要國家在環境保護科技領域投入經費約220億元,達到“十一五”投資預算60億元的3倍多。其中,重點領域科研業務費210億元,能力建設經費10億元。業內專家透露,高速增長的國家級環保投資將有助于確立“技術風向標”,從而為擁有較強自主研發能力的環境監測與水、大氣、固廢等污染處理的龍頭企業提供高估值預期。
水污染處理投資額最高
在“十二五”環保科技的投資額度中,水污染防治領域占比最高,估值達50億元。規劃指出,自主研發水污染治理技術、水生態監測和飲用水凈化與輸送成套工藝與裝備。業內人士表示,水污染治理領域的技術龍頭,如擁有長期水務運營經驗的桑德環境、掌握自主過濾膜技術的碧水源、專長于煤化工和石化等工業廢水處理的萬邦達等,將獲得國家重點扶持,也可在“十二五”的技術國產化浪潮中搶占市場先機。
“十二五”期間,國家還將投入10億元,用于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環保產業。其中,包括依托“水專項”等國家重大專項的實施,建立產業化平臺,提高設備國產化率,降低成本,形成市場競爭能力;以垃圾處理、脫硫脫硝、土壤修復、環境監測等為重點領域,研發一批重點技術和裝備;研發和示范一批新型環保材料、藥劑和環境友好型產品。
對于隸屬生產性服務的環境服務業,規劃著重強調,以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煙氣脫硫脫硝、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為重點,探索和建立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營市場化、社會化機制與模式,發展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環境服務業。規劃還表示,要大力提升環境投融資、清潔生產審核、環境監測服務、綠色產品認證評估、技術咨詢和人才培訓等環境技術服務技術水平,發展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環境服務業。
在日前舉行的環保產業發展與投融資交流會上,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劉宏武透露,“十二五”期間,將以六個方面的問題為重點進行投資和戰略布局,包括飲水安全、空氣污染、重金屬污染、土壤污染、農村生態整治和環保集成能力建設。
招商證券環保產業分析師彭全剛表示,環保技術、裝備和服務等多個環節的綜合能力,將在“十二五”期間獲得大幅提升。他表示,隨著國內環保裝備制造業自主化率的提升,企業將能減少設備引進成本,占據市場主動權。
該規劃還提出,到“十二五”末,要研發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環境污染物控制與生態保護關鍵技術,提出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與關鍵技術,同時引導和培育5家以上環保產學研聯盟,創新流域、區域污染治理機制,促進產學研用有機結合。
社會投資亟待持續跟進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胥樹凡透露:“早在2008年,我國廣義的環保產業產值就達到8200億元,占當年G D P的2 .7%;現有環保企業3 .5萬家,吸納就業300多萬人,形成了若干個具有比較優勢的環保產業集群,涌現出一批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現代化環保企業。”
但胥樹凡表示,當前環保產業存在的首要問題,是以企業為主體的環保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技術開發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部分關鍵設備依靠進口。
作為環保產業的投資方,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副執行總裁李皓天也表示,當前大部分環保企業的基礎性研發投入比較少,在科技力量、實驗室條件等方面和發達國家確實有不小的差距,面對本土市場中跨國公司的沖擊,缺乏核心競爭力。
胥樹凡指出,環保產業要突破自主創新瓶頸,需要進行五個方面的努力:第一,實施環境技術管理體系,推進環保工程標準化進程;第二,加強環保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增強環保產業持續創新能力;第三,強化環境技術評價,推進先進適用技術的示范推廣應用;第四,鼓勵環保產業聯盟和區域產業集群建設;第五,鼓勵企業的環保服務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曾指出,未來5年,中國的環保投資需求將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倍以上。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則預測,“十一五”期間環保投資約為1 .4萬億元,“十二五”期間這一投資規模將達到3.1萬億元。
面對天量的資金需求和供給,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社會資本的后續跟進要比政府的“刺激計劃”管用。本次規劃即指出,通過環境管理制度與環保產業政策加強引導,建立企業參與環境科技研發、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推廣的激勵機制,增強技術研發的實用性和示范性;引導企業加大環境科技投入,鼓勵企業自籌資金參與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科研項目。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逯元堂博士表示,在市場化的環保技術交易平臺建立并完善之前,為緩解技術型環保企業融資難困境,可以走兩條路子。“一種是銀政合作,政府和銀行通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政府當‘裁判’,銀行當‘金主’;另一種路子,也是我們最近研究的,政府拿出專項資金參股一些貸款擔保機構,聯合成立擔保基金,為高新企業融資提供擔保。”
長期以來,政府投資對撬動社會投資具有不可小覷的乘數效應。但面對貨幣政策趨緊大背景,李皓天建議把獲得環保部或各省環保廳認可的環保企業的授信額度“單獨拿出來”,從而不占用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或者乘以一定的系數和其它產業的授信額度區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的積極性”。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新春第一會”精神,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雙百千萬”專項行動,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構建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加快打造高素質技術轉移人才隊伍,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研究起草......
近年來,隨州堅持創新驅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用科技賦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打下堅實基礎。一是制造“煥新”,提升發展能級。圍繞純電動、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3條技術路線,上裝升級、底盤......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塞爾維亞政府有關部門達成三份合作文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塞爾維亞共和國內外貿易部關于建立推動落實中塞共建“一帶一路”中期行動計劃工作協調機制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同......
4月16日上午,由廣西科技廳主辦、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承辦的2024廣西產學研合作大行動重大專項實施推進會在南寧召開。本次推進會是2024廣西產學研合作大行動的重要活動內容之一,旨在推進廣西科技“尖鋒”......
“作為一名學者、來自高校電子工程系的系主任,我越來越發現,僅僅在學校里面已經很難獨立去完成一些科學研究了。”3月31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汪玉以“無問芯穹發起人”身份,在無問芯穹組織的AI......
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廉潔執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及《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結合執法工作實際,生態環境......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關于擬提名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的公示發布時間:2023年12月29日 來源: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附件: 《運動醫學臨床微創治療技術創新與奧運醫療保障體......
近日,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通知,經地方申報、專家評估和部門審核,確定將河北省圍場縣、山西省浮山縣、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吉林省蛟河市、江蘇省溧陽市、浙江省安吉縣、安徽省長豐縣、福建......
12月28日,全球規模最大的乙醇生產裝置在安徽淮北啟動試生產,每年可產出無水乙醇60萬噸,開創了一條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的新路線。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院士團隊從2010年起,提出了以合成......
云南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12月19日發布關于《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征求意見截止至2024年1月20日。全文如下: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