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及《技術評論雜志》在線版7月15日消息,美國于近日正式進行了首例以人類胚胎干細胞醫治漸進式失明患者的手術。這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的第二起人類胚胎干細胞人體臨床試驗。而本次手術治療備受重視,被認為是干細胞領域的重要里程碑,或將使飽受爭議的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證明其真實價值。
位于麻省的先進細胞科技公司(Advanced Cell Technology)于當地時間7月14日宣布了該消息。該公司首席科學官、美國最著名干細胞研究學者羅伯特·蘭薩在聲明中指出:“干細胞的巨大潛力最終將被推上檢驗臺。而兩例臨床試驗的啟動,成為該領域的一個重要轉折標志。”
人體試驗結果良好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2010年11月批準的計劃,將按12例患者的個體條件來創建測試細胞,再借助于維生素以及其他化學物質,使干細胞轉化成健康的眼部細胞。按照治療程序,每位患者將接受5萬個至20萬個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注入到自己的眼內,以此希望新細胞來取代那些被疾病肆虐過的眼部細胞。
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由史蒂芬·施瓦茨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于當地時間的上周二操刀了該意義非凡的手術。他們將5萬個細胞植入了患者的病眼內,該患者此前備受黃斑變性失明的折磨。截止到目前,關于手術的更多相關細節并未透露,但資助該項目的先進細胞科技公司表示,病患“復蘇已無大礙”。而領導此次手術治療的史蒂芬·施瓦茨亦稱:“早期跡象顯示,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適應良好。”
兩位病人的名字并沒有公布,他們都是志愿接受使用胚胎干細胞治療的患者。這批試驗人群分為老年黃斑變性和少年黃斑變性兩類。僅在美國,就有1000萬人正遭受不同程度黃斑變性的困擾。其中,老年黃斑變性是造成50歲以上西方國家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而少年黃斑變性通常發病于兒童或青少年,在胚胎干細胞療法之前無藥可醫。
胚胎干細胞研究將不再是“賠錢貨”
亦因此,臨床試驗的開始有可能攪動投資者們的動向——在去年,先進細胞科技公司的股票價格已經上漲170%。不過到目前為止,胚胎干細胞研究一直還是“賠錢貨”。先進細胞科技公司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運營以來,損失超過了1.8億美元,已于近年廉價出售了克隆牛的計劃,并摒棄其他一些頗富爭議性的研究領域。
目前,仍有保守思潮認為,進行胚胎干細胞研究就必須破壞胚胎,而胚胎是人尚未成形時在子宮的生命形式,因此干擾胚胎干細胞研究中,一個醒目的口號是“不要扮演上帝”。
但從治療和醫學發展層面,用一個人自身的細胞培養干細胞來修補受損的組織和器官,理論上不會引起免疫系統的排斥,是最理想的療法。用羅伯特·蘭薩的話來說就是,“干細胞是人體的萬能細胞,能夠分化為其他細胞并充當人體的維修工”,因而是一種具有革命性的治療技術。
針對失明的胚胎干細胞實驗此前已經在動物身上取得成功。而在美國加州進行初次人體測試后,英國也將緊隨其后。據此前報道稱,英國老年黃斑變性的患者人數達到30萬,25年內將超過100萬。而如果進展順利——即人體測試能夠與動物測試一樣表現出顯著的治療效果,那么相信將有數百萬盲人從此告別黑暗,重見光明。
這次進行的人體試驗是有史以來第二例干細胞療法。在去年10月,美國生物科技公司杰龍獲得FDA批準,為一名脊髓損傷患者進行人類胚胎干細胞臨床治療試驗,成為首家進行人類胚胎干細胞人體臨床試驗的公司。
阿爾茨海默病(AD)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β淀粉樣蛋白(Aβ)沉積在大腦中形成的“老年斑”是AD的典型病理特征之一。無獨有偶,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的典型病理特征玻璃膜疣中也存在大量的Aβ。......
中新網長沙8月25日電(張瑩洪雷)位于湖南長沙的人類干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5日發布消息稱,“利用人胚胎干細胞誘導分化的肝細胞治療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臨床研究”項目治療的首位患者,目前生存狀況......
隨著機體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眼睛也在發生著變化,最常見的就是會涉及到我們的視力和眼鏡片,但也會出現嚴重形式的年齡相關的眼部問題;其中一種疾病就是老年黃斑變性,其主要會影響到眼睛中黃斑部分,其能給給予眼睛......
cJUN啟動胚胎干細胞分化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示意圖。課題組供圖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健康院)研究員劉晶課題組與西湖大學研究員裴端卿課題組合作揭示了染色質重塑復合物BAF和組蛋......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秦寶明實驗室揭示mTOR調控胚胎干細胞自我更新的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以ThemTORC1-eIF4Faxiscontrolspausedpluripote......
在繁殖過程中,卵泡為卵母細胞提供了一個充滿液體的囊性生殖環境,并提供生殖細胞所需的減數分裂和生長信號。近年來,使用多能干細胞重建生殖細胞發育即體外配子技術,已在哺乳動物物種(包括小鼠和人類)中得到應用......
在繁殖過程中,卵泡為卵母細胞提供了一個充滿液體的囊性生殖環境,并提供生殖細胞所需的減數分裂和生長信號。近年來,使用多能干細胞重建生殖細胞發育即體外配子技術,已在哺乳動物物種(包括小鼠和人類)中得到應用......
人類對于輔助生育技術的探索從未停止。近日,日本科學家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上發布研究成果,表明成功在小鼠體外培育卵泡,并且產生可以成功受精的卵子,培育出有活力的后代。研究團隊發現,當胚胎干細胞產生的卵......
日前,兩篇在線發表于《自然》雜志的論文引來了廣泛關注: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兩支團隊在干細胞領域取得突破,成功在體外誘導分化出了類似人類胚胎早期的結構,對于理解人類早期胚胎發育有著重要意義。《自然》同期......
一直以來,我們對人類生命起源的探索從未停止,但是由于人類胚胎資源的限制,我們對胚胎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組織器官發育的了解非常局限。人類早期胚胎主要由上胚層(epiblast,EPI)、原始內胚層(p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