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計算地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辦的2011地球科學前沿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odern Computational Geoscience Fronitier,2011)于7月6日至7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園區的計算地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會議室召開。
大會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石耀霖院士擔任主席,他在開幕致辭中對來自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丹麥和中國臺灣地區等國際專家參會表示交流歡迎,對國內科學院系統、中國地震局系統、中國地質科學院系統及中國科技大學等兄弟單位專家和領導參會交流表示感謝,對研討會的籌備情況和具體日程情況做了介紹。石院士指出,今年研討會與以前有所不同,在有更多國際一流專家學者參會的基礎上,許多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的年輕人也參會并做報告,這樣的交流,不但有利于實驗室把握國際最新研究進展,不斷提高實驗室國際開放程度,而且有利于為年輕人提供和國際一流科學家進行合作交流的機會,為實驗室發展和隊伍建設提供條件。
中科院資環局周少平教授對研討會順利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自2003年實驗室成立以來,每年都舉行國際研討會,這已經成為一個慣例,但每次來參會,感觸都不同,研討會的規模、參會國際一流專家的人數和學科領域都不斷擴大,今年共有43位學者將做報告,將地球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介紹給大家。他也祝參會的外國專家在北京期間,工作和生活愉快。
中科院國際合作局董琪教授指出,地球動力學實驗室在基于高性能計算平臺的基礎上對地球動力學問題進行研究,取得了很多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希望通過與國際上同行的交流,加深了解,從而為實驗室的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議,最后對參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和同學表示感謝,并祝賀研討會成功召開。
7月6日研討會的四個專題報告分別由孫文科教授、Dave.A.Yune教授、Benjamin Fong Chao教授和Maarten V de Hoop教授主持,共有18名專家學者做了報告。
Yves.M.Leroy教授首先做了“極限理論在褶皺和沖斷帶與加積楔結構分析中應用”報告,報告中介紹了加積楔中流體過載作用,過載理論力學機理,動態/靜態過載理論關系及其在地質構造中的應用;對于二維問題比較了各種錐度構造破壞的優先方向,以流體作用三角形區域為例,分析得到在壓臨界情況下推動塊體變形;超臨界情況下,使得塊體分層變形。并對未來將要做的“三維加積楔的穩定性、流體孔隙壓與溫度耦合的演化問題做了介紹”。
劉嘉琪院士做了“當今世界火山活動的態勢與發展趨勢”報告。報告中,就火山噴發與地震密切關系、近年來火山噴發趨勢、日本大地震后對我國火山帶的影響、并對未來我國火山活動趨勢做了預測。火山的噴發與地震有著密切關系,火山活動一定是由地震活動引起,但地震活動并一定引起火山噴發。目前世界出于地震活躍期間,火山活動和地震活動同樣出于活躍期。全球性的火山出于一個活躍期,但黃石公園、長白山等其它活躍火山導致災難性災害的噴發不會在最近發生。
石耀霖院士做了“紫坪鋪水庫是否觸發了汶川地震”的報告。他認為,汶川地震不可能由人為的水庫引起,因汶川地震為構造型地震,由于水庫蓄水引起的彈性應變能變化與地震總能量相比可以忽略。但水庫蓄水對庫倫應力起到增加作用(彈性載荷、孔隙彈性載荷,和孔隙流體壓力擴散)。如果斷層滲透率足夠高,庫倫應力會增加但增加的大小在千帕量級;如果想得到紫坪鋪水庫觸發汶川地震的證據,我們就需要得到更詳細的斷層信息及滲透率信息,根據目前結果還不能得到水庫觸發地震的證據。構造應力在汶川地震的增加量大約為2.5KPa/a,因此從應力角度分析,即使沒有水庫影響,汶川地震也應在幾年內發生而不是幾千年以后。
鄭永飛院士做了“大陸俯沖帶的化學動力學過程“的報告。地球動力學包括物理地球動力學、構造地球動力學、化學地球動力學、觀察地球動力學、實驗地球動力學和計算地球動力學幾個部分。化學動力學在宏觀上包括結構、材料的化學運動學過程及演化,在微觀上包括化學組分隨時間的演化規律。微觀尺度的物質擴散運動和宏觀尺度各向異性地球動力學過程共同構成了化學動力學的研究內容。“,大洋俯沖帶和島弧的巖漿活動是化學動力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他以中國大陸為例,從巖石化學角度詳細介紹了中國大陸的演化過程。
馬瑾院士做了“地震主題地區與分析現今構造運動的新方法”報告。大陸地震的成叢性和成塊性;大陸地震主體地區的時空分布;現今構造活動的新方法和提前發現地震主體地區的可能性,提出塊體假設。人為地表溫度場包含了現今構造活動的信息,成組地震發生事,主體地區發生了整體性的活動,利用已有研究方法,增加衛星新方法,有可能提前識別主體地區。
范天佑教授做了“斷裂理論與塊體動力學關系”的報告,叢斷裂理論方面對馬瑾院士提出的塊體假設的正確性與否進行了探討。
其它教授和年輕學者也各自做了精彩報告,報告中討論積極熱烈,70人的會議室座無虛席,會議室后面的服務區也被學校同學和外單位的老師和同學站得滿滿的,正式參會人員及旁聽的人員超過150余人,10余名外籍國際專家與幾十位國內著名學者的精彩回答,使整個會場中不斷爆發出會心的笑聲。整個會議的報告、提問回答環節全部為英文,在提高和交流學術知識的同時,也大大鍛煉了同學們的英語表達能力。
7月7日,有25位國內外學者做精彩報告。會前,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彭潁處長及研究生院候泉林副院長分別為明尼蘇達大學Dave.A.Yuen教授及法國巴黎高師Yves.M.Leroy教授頒發了中國科學院特聘教授證書。四個專題報告分別由石耀霖院士、候泉林教授、Yves教授和吳忠良教授主持。
Dave.A.Yuen教授首先做了“2011年日本地震海嘯的近場模擬研究進展”的報告。報告中介紹了海洋層流引起災害的機理、層流平均深度和雙曲方程、GEOCLAW軟件及自適應網格技術、日本海嘯模型及日本海嘯與日本地震的關系。高分辨率的海岸線地圖對于海嘯的模擬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利用離海岸線50km范圍內的分辨率50x80m數據對海嘯過程進行模擬,模擬結果與實際測結果吻合良好。如果能得到沿海城市的更高分辨率地圖,則可利用本方法進行海嘯預警工作的研究。
候泉林教授做了“朝鮮半島中生代造山代研究最新進展”的報告。報告中指出,朝鮮半島的板塊構造由臨津江構造帶、沃川構造帶、親華北Nangnim 地塊、親華南的Gyeonggi地塊及Yeongnam地塊組成。對大別-蘇魯構造帶東移機理是什么? Yongnam地塊與華北地臺屬性為什么相近?朝鮮半島的構造年代學證據等問題研究的最新進展做了詳細講解。最后對朝鮮中心構造帶的演化過程進行了討論。造山初期(早中三疊世):揚子板塊俯沖到華北板塊下面,這一俯沖碰撞帶對應于朝鮮半島的沃川構造帶,形成了超高壓變質巖,變質年齡分別約為230萬百萬年和220~260百萬年,變質年齡略早于大別構造帶(220~240百萬年)。造山期(晚三疊到晚侏羅世):持續造山,華北板塊仰沖并疊覆到揚子板塊,平行造山帶形成了逆沖和走滑剪切帶,例如沃川剪切帶,臨津江剪切帶, Honam剪切帶;超高壓變質巖折返。造山后伸展期(早晚白堊世):造山擠壓轉換為伸展,伴隨著巖漿和拆沉作用,晚中生代巖漿侵入,造山帶中部隆升和拆離。此時華北板塊疊覆到揚子板塊之上,使得Yeongnam地塊和Gyeonggi地塊混有華北與揚子板塊的信息。
孫文科教授做了“冰川均衡作用引起的東南阿拉斯加負重力梯度測量最新研究進展報告”;吳忠良教授做了“日本Kokoxili Ms8.0級地震最新研究進展”;Bertrand Maillot教授做了“基于擠壓構造帶物理模型的反演問題研究”;Yosuke Aoki教授做了2011Tohoku-Oki地震破裂變形研究報告。
其它10余位國內外教授和年輕學者也各自做了精彩報告。會后,部分國外專家將繼續在地球動力學實驗室進行科研合作研究。
近年來食品安全及品質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里說的食品是廣泛意義上的食品,包括初級農產品,如:糧谷、油料籽、蔬菜、水產品、畜禽產品、水果等,也包括加工后的食品,如:罐頭、火腿腸、食用油、方便面、醬......
近期,為響應國家戰略需求和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各省(市)紛紛聚焦于本地重點方向和特色領域,相繼公布了2024年度重點/大項目名單。在這些名單中,實驗室和科技設施項目尤為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是開展應用基礎研......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專家組織: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高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不斷增強實驗教學育人能力,持......
2月28日上午,藍天等4家省實驗室和中原人工智能等5家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在鄭州集中揭牌,標志著我省在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方面邁出了新步伐。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深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突飛猛進,帶來......
“近年來,以非洲豬瘟為代表的重大動物疫病、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的新冠,以及多種人獸共患病在全球范圍內不斷蔓延擴散。面對這些具有高度致病性及傳染性的疾病,開展感染致病機制以及藥物與疫苗研發等至關重要,而高......
近日,在廣東醫保藥業會務中心,羅湖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劍峰帶領區招商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相關專家共同召開了“灣區重組蛋白國際科創成果轉化中心”籌建會議。在此次會議上,廣東醫保藥業與福萊明生物制藥在政府的......
放假回來發現實驗室冰箱出現故障,里面的材料全被毀了是種什么樣的體驗.....這些研究生表示:堪稱噩夢,數十年直接白干。盡管沒有跡象表明存在破壞行為,但學校還是報警并開啟了內部調查。——————————......
2024年2月25日11點,娃哈哈發布訃告:娃哈哈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2月25日10時30分逝世,享年79歲。一代創業英雄的隕落,不禁讓我們回顧起他一生的創業傳奇。2月......
近期,華測檢測廣州中心材料實驗室正式營業,成為華測檢測布局全國的第八個中心材料實驗室。......
記者近日從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獲悉,本市將持續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從多方面加強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今年將認定首批30家左右市級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北京基礎研究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