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對現已實施的科技規劃作出科學的評估,下一個規劃的實施才更有針對性和成效。
《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二五”科技規劃)7月13日公布。與“十一五”科技規劃相比,“十二五”科技規劃重點突出,內容豐富,層次清晰。文本突破了“十一五”科技規劃那種按照“形式與需求,思路和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的文件式寫法,具體闡明了“十二五”時期各項科技工作和任務,在強調繼續推進以往各項重要任務(關鍵技術,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科技平臺和科技人才等)的同時,突出了重點: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把國際科技合作提高到應有的地位;強調強化科技政策的落實和制定,優化全社會創新環境;強調切實保障規劃實施。
規劃的制定是規劃成功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規劃的實施。與“十一五”科技規劃一樣,“十二五”科技規劃強調要保障規劃的實施,提出“建立健全科技規劃監測評估制度和動態調整機制”。我認為,這一條是規劃實施的一個關鍵,“十二五”期間應該把它落到實處。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對規劃的監測與評估是規劃實施的內在組成部分,是規劃實施的制度保證,是規劃改進和調整的重要手段。對規劃監測與評估的目的是準確把握規劃實施的方向和進展,明確規劃實施的效果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和調整的意見,為規劃下一段的實施和調整提供依據。
日本從1996年開始實施五年一度的《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從一開始就把對計劃的監測與評估作為規劃實施的一個重要部分,評估規劃實施的具體情況,并作為下一期基本計劃實施的基礎。在第一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1996-2000)實施的中期,科學技術會議(STC)政策委員會就對其作了政策評估,肯定了它的成就,指出了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期基本計劃的實施提出了改進的方向。之后,每一期基本計劃都把評估作為規劃實施的一項重要工作。美國的國家納米技術行動(NNI)是納米科技領域的一個長期科技規劃,自從實施以來,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和國家科學院多次對其開展定期的、不同角度的評估,為及時調整納米技術發展的方向和協調各部門的行動提供了科學依據,有效地推進了美國納米科技整體的發展。另外,歐盟的框架計劃、尤里卡計劃的實施中,監測和評估都起著重要作用。各主要國家已建立一套完整的評估制度和方法。
中國五年科技規劃的評估工作做得還不夠,迄今還沒見到正式的全面評估“十一五”科技規劃實施的報告。“十一五”科技規劃的實施,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我國第一臺深海載人潛水器等成果,說明“十一五”期間我國科技重點工程、重大項目成果豐碩。但是,單單從成果方面不能充分說明“十一五”科技科技規劃是否圓滿實現了其目標。從“十一五”科技規劃的指標看,一個重要的指標沒有實現,即研究與開發(R&D)投入占GDP的比例達到2%,而兩個重要指標“2010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以上”和“對外技術依存度達到40%以下”兩項指標缺乏權威的數據支持,還需要科學的論證。“十一五”期間的總體目標是:要基本上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國家創新體系,如何評估這個目標的實現程度,還需要深入的科學分析。
與具體項目的評估不同,對規劃的評估含義更廣泛,既包括定量的內容,也包括定性的內容,既包括嚴格的評估,也包括從多角度展開的評論,既包括總結過去的經驗,也含有對未來的展望,目的是全面認識和把握國家科技工作的成效和方向。只有對現已實施的科技規劃作出科學的評估,下一個規劃的實施才更有針對性和成效。
“十二五”期間需要建立健全科技規劃監測評估制度,筆者對此提以下幾條建議:
第一,加強對規劃評估的研究,建立一套科學的、系統的評估科技規劃的理論和方法。
第二,加強對規劃評估工作的領導,建立由科技主管部門和科技相關部門主導,學術界、產業界參與的評估領導機制。
第三,把評估作為規劃實施的一個內在制度,開展經常性和連續性的評估工作,尤其要對規劃中提出的科技投入、科技人才培養等指標進行全程跟蹤分析,要對重大專項的執行情況和重點領域的進展進行全面監測和評估。原則上,兩到三年進行一次中期評估,5年結束前進行一次總體評估。
第四,建立廣泛認同的、透明的和標準的評估程序與辦法,保證規劃評估的公正性。
第五,建立內部與外部評估相結合的評估體系。成立或指派若干專門負責科技規劃評估工作的機構,負責對科技規劃的跟蹤評估,加強專業評估隊伍建設。委托學術界權威機構(例如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或社會學術組織(包括國際學術組織)對規劃展開特定的評議或評估。
第六,建立規劃評估結果的公開發布和反饋機制。建立這樣的一種機制不僅有利于政府與公眾的溝通和公眾的參與,而且也可以提高科技規劃執行的透明度,并通過公眾監督改進評估。
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部際聯席會議2016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今日在京召開。會議介紹了“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的起草情況,通報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管理改革相關情況,報告了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2015......
“桌子底下放風箏是放不起來的。”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新晉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近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真正的科研創新應該從科技規劃開始。如果科研規劃本身就是跟蹤性、模仿性的,在這樣的框......
2014年7月11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科技規劃綱要》)實施情況中期評估領導小組在科技部召開第二次會議,聽取評估辦公室關于評估工作進展的匯報和評估......
■只有對現已實施的科技規劃作出科學的評估,下一個規劃的實施才更有針對性和成效。《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二五”科技規劃)7月13日公布。與“十一五”科技規劃相比,“十二五”科技......
■只有對現已實施的科技規劃作出科學的評估,下一個規劃的實施才更有針對性和成效。《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二五”科技規劃)7月13日公布。與“十一五”科技規劃相比,“十二五”科技......
日前,科技部啟動國家“十二五”科技規劃戰略研究工作,強調突出6個重點方向,并就戰略研究提出具體要求。科技部計劃司有關人士介紹,“十二五”科技規劃是貫徹落實和繼續深入推進《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