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高估值”和“高回報率”代表板塊的醫藥行業,日前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市場的冷遇使得醫藥股估值不斷回落。進入8月以來,越來越多的券商在研究報告中建議投資者關注醫藥股的投資機會。在遭遇中報低于預期的利空打擊之后,被冷落的醫藥股后市還有多少上升空間呢?
業績低于預期
8月4日,A股的表現又令中國股民失望了。短短一日之內,A股市場中有近40億元資金離場,近九成行業遭遇拋售。其中,醫藥股成為空頭主要襲擊的目標。
根據“全景數據決策終端”的監測數據,8月4日,醫藥生物板塊拋壓最重,資金凈流出高達6.13億元。
從醫藥股個股表現來看,迪安診斷(300244)大跌5.79%,寶萊特(300246)、麗珠集團(000513)、福瑞股份(300049)、舒泰神(300204)下跌幅度均超過3%。但醫藥板塊內部分化也非常嚴重,京新藥業(002020)大漲8.48%,益盛藥業(002566)成為昨日資金凈流入量較大的個股之一,漲幅高達4.86%。
事實上,醫藥板塊已經出現連續回調。統計顯示,醫藥生物指數在過去5個交易日中已經累計下跌2.05%,過去10日累計下跌3.21%。
對于目前醫藥股的表現不佳,業內人士認為,主要原因是在消化中報業績低于預期的利空因素。統計顯示,醫藥行業6月底開始反彈,累計上漲幅度已經將近20%。興業證券分析師王晞指出,6月下旬以來,醫藥板塊出現反彈,短期內跑贏市場。反彈的主要品種是前期跌幅較大的超跌股,尤其是新股比較多,但這些股票的業績情況普遍不佳。這也是近期醫藥股回調的主要原因。
機構調倉換股
連續下跌也令醫藥板塊的市盈率不斷下滑。截至7月29日,醫藥生物板塊的市盈率已經下降至37.44倍,市凈率為4.97倍。同期中小板平均市盈率為37.96倍,市凈率為4.37倍。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醫藥板塊的整體動態市盈率已經低于2000年以來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歷史平均水平,板塊估值風險仍然相對較低。在此前提下,醫藥板塊的投資價值正被市場認可,成為配置的優選標的之一。
事實上,一些投資機構已經對醫藥股進行布局。根據統計顯示,在經歷了7月份的市場震蕩之后,29%的私募重配了消費板塊,有26%和14%的私募分別重配了醫藥、新能源類股票。消費、醫藥已經連續數月成為私募基金重配最多的行業。
王晞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們對醫藥板塊一直比較謹慎。我們認為,今年行業基本面的主要問題是板塊業績低于預期,政策面是藥品降價。6月之后,我們判斷行業最差的時間應該是第二季度,而第三季度行業業績增速反轉,可以建議投資者逐步積極配置醫藥板塊。”鑒于看好醫藥股第四季度的行情,王晞認為9月份是投資醫藥股的一個較好的時點。
受益行業規劃
由于醫藥行業內部各子行業表現差異較大,因此業內人士也提醒投資者,在選擇醫藥股時,還需要認真分析。在選股策略上,業績增長確定性要比企業未來成長性更加重要。
中郵證券分析師宋凱指出,上周醫療器械子行業的表現較好,但目前該行業整體估值較高,相對大盤的估值溢價率已經超過200%,是子行業中最高的。支撐醫療器械高估值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預期行業將受益于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帶來的市場規模擴張。但對于其中的估值風險,投資者還需謹慎。
另外,宋凱認為,醫藥行業“十二五”規劃預計將于近期出臺,這可能對A股市場醫藥行業產生一定的提振作用。“我們預計,生物疫苗將是受該政策刺激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華神集團(000790)、長春高新(000661)、重慶啤酒(600132)、江蘇吳中(600200)和海欣股份(600851)可能受該政策刺激,產生階段性行情。”宋凱認為,“此外,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恒瑞醫藥(600276)、具有制劑出口業務的海正藥業(600267)、華海藥業(600521)和美羅藥業(600297)也將受益于政策帶來的階段性行情。”
而王晞指出,“中報將成為第三季度表現的分水嶺。業績增長確定或能超預期的公司,將成為近期投資的主流標的。”
日前,上市公司2022年中報披露拉開帷幕,超過100家A股醫藥企業的成績單率先出爐,5成報喜。其中,九安醫療成為“增速王”,凈利潤預計超過150億元;藥明康德、片仔癀等企業凈利潤再創新高。有28家翻倍......
長生生物7月22日公告稱,公司百白破生產車間已經停產。此外已有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多家媒體質疑質長生生物是否隱瞞事實。另據Wind數據統計,二季度僅有兩家基金新進持倉長生生物,此前持倉基金或已清倉式出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據路透社報道,通用電氣公司(GE.N)即將完成向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出售其私募股權借貸部門,一位知情人士稱,這將是集團計劃大規模回調財務運營的一大步。該人士表示,G......
作為曾經“高估值”和“高回報率”代表板塊的醫藥行業,日前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市場的冷遇使得醫藥股估值不斷回落。進入8月以來,越來越多的券商在研究報告中建議投資者關注醫藥股的投資機會。在遭遇中報低于預期......
作為曾經“高估值”和“高回報率”代表板塊的醫藥行業,日前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市場的冷遇使得醫藥股估值不斷回落。進入8月以來,越來越多的券商在研究報告中建議投資者關注醫藥股的投資機會。在遭遇中報低于預期......
2011年的春天,對于醫藥股而言,可謂“多事之春”。受上年末高估值和行業政策面的影響,近兩個月醫藥板塊下跌24%。同時,市場認為2月份個股將會繼續分化,但對于優質醫藥股,已跌出了全年30%的收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