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8-05 14:18 原文鏈接: 報告稱我國四成財政基礎研究經費偏離最初定位

      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投入近10年增長了近6倍,2009年已達270.3億元,但其占R&D(研究與開發)總經費的比重不足5%,遠低于一些發展中大國;中央財政科技撥款是基礎研究經費的主要來源,但基礎研究投入占比不足15%;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財政科技支出下的基礎研究科目經費有向研發活動下游偏離的傾向,只有六成用于基礎研究。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最近的《我國基礎研究經費來源分析及政策建議》報告給基礎研究現狀開出“藥方”,建議未來五年中央財政適當縮減對應用研究支持的比例,將對基礎研究投入比例提高至25%—30%左右。

      據悉,該院科技統計與分析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利政完成的這份報告是基于2009年R&D資源清查數據及國際組織有關統計資料。

      基礎研究活動是指為獲得關于現象和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識而進行的實驗性和理論性工作,它不以任何專門或特定的應用或使用為目的。作為新知識產生的源泉和新發明、高技術的先導,它被視為國家長期技術發展的基礎和提升國家經濟實力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撐。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投入穩定增長,中央財政科技撥款是基礎研究經費的主要來源。從科技部負責的研究機構的統計看,2009年在研的基礎研究課題的支出49.9億元,其中來源于政府的資金比例高達94.1%。從財政支出科目看,2009年國家財政基礎研究支出共228.6億元,其中中央本級財政共支出208.6億元,占財政基礎研究科目經費的91.3%。

      但王利政在研究中發現,中央財政更偏重于對應用研究的投入,對基礎研究的投入的比例較低。

      2007年財政收支科目分類改革后,財政科技支出科目中設置了基礎研究科目的分類。近5年來,中央本級財政科技支出中用于基礎研究科目的支出比例基本保持在14%左右。而多年來美國聯邦財政基礎研究開支占財政研發開支的比重穩定在20%左右。

      更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從政府財政預算科目的設置看,財政科技支出下的基礎研究科目經費應主要用于從事基礎研究活動。自然科學基金和973計劃是我國兩大重要的基礎研究資助體系,前者對基礎研究的資助側重于支持科學家的自由探索研究,后者則側重于解決國家戰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初步估算,財政基礎研究科目經費中只有約60%的經費用在基礎研究方面,其余40%用于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

      報告舉例說,如“自然科學基金”這個科目,根據科技部對2009年研究機構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進行統計,課題資金59%用于基礎研究,35%用于應用研究,5%用于試驗發展。又如“重點基礎研究規劃”(即973計劃),2009年在研的973課題資金77%用于基礎研究,22%用于應用研究,還有1%用于試驗發展。再如“重點實驗室及相關設施”,這部分經費支持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際分為三類:以基礎研究為主的實驗室只占20%左右,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約占50%左右,以工程科學應用研究為主的約占30%左右。

      對比美國科技創新體系中主要用于基礎研究的自然科學基金(NSF)研發開支,用于基礎研究的經費比重約在85%左右,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比約為10∶1。我國自然科學基金的功能定位和NSF基本相似,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比例約為2∶1。

      報告認為,“十二五”乃至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需求將更加迫切,因此必須加強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科學的部署,以基礎理論的源頭創新推動技術創新,從而解決制約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等重大計劃項目在項目資助范圍上應主要限定在基礎研究領域,并建議自然科學基金要將支持基礎研究項目的比例提高至80%以上。

      此外,國家財政在增加基礎研究投入的同時,應考慮以建設企業基礎研究實驗室、高校院所與企業聯合承擔國家基礎研究項目等支持方式,直接支持一批企業開展基礎研究,培養一批有基礎研究能力的企業,通過這種方式逐漸提高企業對基礎研究重要性的認識,逐步引導企業增加對基礎研究的投入。

    相關文章

    開始申報2024年度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項目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按照《關于共同推進京津冀基礎研究的合作協議(2021-2025年)》安排,京津冀三地繼續實施基礎研究合作專項,2024年度將圍繞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兩......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常進:基礎研究發展關鍵在人才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常進4月25日在中關村論壇上表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原動力,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而基礎研究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常進稱,要培養基礎研究領域的青年科技人才,推動其開展國際交流......

    浙江大學:2023年科研經費超80億創歷史新高

    近日,浙江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系統介紹使命引領的大學戰略發展,在過去一年中產生的新成效。其中提到:學校去年科研經費超80億元,創歷史新高。在人才培養方面,過去一年,浙江大學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多所高校與院所官宣2023年國自然博士生項目入選公布每項30萬元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確定了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立項名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試點設立,旨在選拔一批研有余......

    建立經費多元投入機制,為勇闖“無人區”的基礎研究護航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要穩步增加基礎研究財政投入,通過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激勵企業加大投入,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學基金、科學捐贈等多元投入,提升國......

    首批國自然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立項結果出爐,每項30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試點設立,旨在選拔一批研有余力、基礎扎實,在科學研究中展現出較強發展潛力的優秀博士研究生,資助他們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科學基金項目,自主......

    河北省通知開展基礎研究計劃概念驗證項目申報

    各有關單位:為加速推動基礎研究成果轉化,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促進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按照《河北省基礎研究計劃概念驗證項目實施方案》(冀科金〔2024〕2號),現開展河北省基礎研究計劃概念驗證項目試點......

    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開始申報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科技主管部門,省直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近日,科技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申報推......

    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開始申報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科技主管部門,省直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近日,科技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申報推......

    王學浩院士:把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結合好

    我一輩子只圍繞一個目標工作,那就是為病人解決問題。年輕時,我目睹一些親朋好友受病痛折磨,于是萌生了治病救人的初心。幾十載行醫,加之做了相關的醫學科研,也有了一些心得。醫療工作是崇高的事業,必須時刻把病......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