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鍵技術標準推進工程”的首批11個課題分別進行了中期自查和抽查。從檢查情況看,各課題進展順利。
2006年8月,“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關鍵技術標準推進工程”通過可行性論證;2007年9月,該項目提升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專項。這項重大的標準化研究專項將要研制的關鍵技術標準涉及包括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380項,國際標準制修訂30~40項。
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專項管理辦公室主任羅虹介紹,“關鍵技術標準推進工程”專項分為國際標準研制重點任務、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技術標準研制重點任務、基礎性公益類技術標準研制重點任務和技術標準示范應用重點任務四個板塊的內容。國際標準重點任務和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技術標準研制任務側重于對外突破,國際競爭。基礎性公益類技術標準研制重點任務和技術標準示范應用重點任務側重于對內服務,整體提升。專項的總體目標是:到2010年,國際標準實現重大突破,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應對能力顯著增強,基礎性公益類技術標準的支撐作用明顯提高,基本建成重點突出、結構合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中國技術標準體系,使我國標準化總體水平明顯提高,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從而形成合力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奠定經濟基礎和提供制度保障。兩年來,包括科技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衛生部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等成員單位組成的專項領導小組以及由課題承擔單位和第三方知名專家和學者組成的專家總體組在專項的實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專項管理辦公室所在的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曾經組織了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 “重要技術標準研究”。這些都是完成專項總體目標的重要保證。
盤點專項實施的情況,回顧兩年前提出的“關鍵技術標準推進工程”時的緊迫,羅虹說,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專家學者,相關行業、企業和政府方面人士在認識上達成了高度一致。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是核心技術的競爭,而核心技術的競爭越來越多的表現為技術標準之爭,真正的核心技術是市場換不來的,花錢買不到的,引進技術設備并不等于引進核心技術,采用國際標準并不等于制定國際標準。技術標準已經成為知識經濟時代衡量產品、企業、產業乃至整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國家之間以正當目標為由,以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相互組合形成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正在成為當今各國普遍采取的貿易保護形式。技術性貿易措施中的技術法規、合格評定程序得以最終實施的技術基礎是技術標準。這種組合形式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充分發揮了技術法規的法律約束性、標準的技術依據性、合格評定程序的質量保證性,成為國際間通用的貿易保護的技術壁壘和屏障。技術壁壘是貿易保護的盾,關鍵技術是刺破技術壁壘的矛。標準障礙需要標準突破,技術壁壘需要技術標準來打破。在國際貿易技術壁壘日益普遍的今天,沒有技術標準的有力支撐,擴大產品出口、促進對外貿易、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戰略目標就無法實現。因此,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9個主要目標都與技術標準緊密相關,需要技術標準的強力支撐和保障。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的轉型中,技術標準成為支撐經濟和科技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急需整體上提升技術標準水平,解決由于技術標準的不足和缺乏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的影響。
繼2007年4月首批11個課題的研究工作全面啟動后,包括國際標準研制、主要用能產品和設備節能標準與能效標識研究、消費品質量安全影響因子研究及標準研制、循環經濟標準化示范、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等課題也相繼啟動。今年8月按照專項組織部門的要求對應對包括技術性貿易措施方法研究及標準研制、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檢測標準研制、資源節約關鍵技術標準研制、環境污染物排放關鍵技術標準研制、重要基礎性技術標準研制、重要公益類技術標準研制、標準化共性技術方法研究及標準研制、國家應急標準體系與關鍵應急技術標準研究、安全生產關鍵技術標準研制、人體安全重要技術標準研制和衛生安全重要技術標準研制等首批11個課題分別進行了中期自查和抽查,從中期檢查的情況看,各課題進展順利。
為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不斷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助力重慶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近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出臺《市場監管消費環境建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應用......
國家藥典委員會擬修訂《中國藥典》0982粒度和粒度分布測定法第三法動態光散射法、第四法光阻法,發布并公示標準草案。新增的兩種測定方法還包括了對儀器的一般要求(動態光散射粒度儀,基于光阻法的單顆粒光學傳......
近日,國家藥典委擬制定《中國藥典》原子熒光光譜法標準,發布并公示“原子熒光光譜法標準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原子熒光光譜法是基于蒸氣相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吸收光源輻射后,激發出具有熒光的特征譜線,......
2023年11月27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土壤和沉積物19種金屬元素總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等9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計劃于2024年6月1日起實施。原文如下:關于發布《土壤和沉積物19種金屬......
11月22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標準與基準專業委員會2023年學術年會暨生態環境標準發展五十年回顧與未來展望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趙柯司長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隨著電動汽車、電動輕型車、電動工具、消費電子和新型儲能等行業的快速發展,鋰電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放電功率高、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和綠色環保等明顯優勢,而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鋰離子電池主要由四大關鍵......
11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廢硫酸利用......
11月15日,中國信通院聯合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中移(蘇州)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共同編制的、國內首個向量數據庫標準正式發布,將為我國向量數據庫研發、測試及選型提供重要參考,推動我國人......
《海流預報產品制作規范》等21項行業標準已通過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經2023年第7次部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予批準、發布,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標準編號及名稱如下:HY/T0373-20......
10月3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衛生健康信息數據元目錄第1部分:總則》等34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