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于近期發射。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目前“海洋二號”衛星有望于8月中下旬發射,而“資源三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C星”等多顆衛星也將在年內升空,預計今年全年發射的航天器和衛星總數將達到20多顆,可謂航天發射“高產”年。
僅今年7月,我國就實現了四次成功發射,“單月四星”的發射速度和效率打破了歷史紀錄,而且第9顆“北斗導航衛星”與“實踐十一號02星”之間不足58小時的發射間隔,也創造了我國發射間隔最短紀錄。
據了解,下半年我國還將繼續進行高強度的航天發射,其中“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將是重頭戲,而即將發射的“海洋二號”衛星將對海面風場、浪場、海洋重力場、大洋環流和海表溫度場進行全面觀測。中巴遙感衛星合作被譽為“南南高科技合作的典范”,今年年內將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C星”將用于收集土地利用、水資源調查、探礦、城市規劃等信息。我國首顆民用立體測繪衛星“資源三號”也將于年內發射,該星升空后,將在軌道高度為506公里的太陽同步圓軌道上飛行,可對地球南北緯84度以內的地區實現無縫影像覆蓋,每59天實現對中國領土和全球范圍的一次影像覆蓋,特殊情況下能在5天內對同一地點進行重訪拍攝,同時該星的立體觀測可以測制1∶5萬比例尺地形圖,為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等領域提供服務,填補中國立體測圖領域的空白。
北京時間12月29日12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十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空間環境監測等新技術在軌驗證試驗......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在太空中進行在軌測試的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以下簡稱“碳星”),以模型形式與公眾見面。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遙感衛星總體部抓總研制的“......
27日從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光衛星”)獲悉,當天,該公司有6顆衛星出征。它們近期將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發射成功后可為農業、林業、氣象、海洋、城市建設以及科學試驗等領域提供遙感數據......
北京時間12月27日15時3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4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
據《自然》報道,美國東部時間12月16日,耗資12億美元的“地表水和海洋地形”觀測(SWOT)項目衛星發射升空。從海洋旋渦到數以百萬計的湖泊河流,該衛星將對地球地表水進行前所未有的觀察,為氣候科學家提......
北京時間12月15日2時2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55次飛行。......
12月9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該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高分專項高光譜觀測能力的重要標志,將進一步提升我國高光譜衛星遙......
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馬帥莎)北京時間2022年12月9日2時2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五號01A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
據天文學家稱,一顆為直接與地面上的移動電話連接而建造的巨大的新衛星是目前夜空中最亮的20個物體之一,對天文觀測造成嚴重干擾。這顆衛星是美國ASTSpaceMobile公司的Bluewalker3,該衛......
昨天(21日),由國家航天局聯合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國外空司共同主辦的“聯合國/中國空間探索與創新全球伙伴關系研討會”在海口開幕。記者從本次大會上獲悉,當前,我國天地一體化的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