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8-18 08:59 原文鏈接: 康菲相關人士:漏油事件提高知名度增加業務量

      渤海灣漏油事故讓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但其犯了錯還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著實讓人費解。

      漏油還在繼續

      溢油事件最早在6月初就發生,直到7月初才被媒體曝光,可是康菲公司并沒有停止B、C平臺的生產作業。這使得已持續兩月之久的溢油事件仍在惡化,康菲不得不在12日又對外坦白:已調整集油罩的位置到新滲油點,礦物油油基泥漿溢出總量增加到400立方米,約2500桶。溢油量截至目前已達3217桶,遠超最初估計的1500桶。

      兩個多月過去了,渤海漏油事件非但沒有畫上句號,反而因怠慢拖延愈演愈烈。與有關部門的三令五申、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不同,肇事者美國康菲公司似乎頗為從容,不僅未在國家海洋局的清理期限內完成清污,還“遮遮掩掩、刻意隱瞞”,直到被事實逼到了墻腳,才勉強承認之前未盡力排查溢油風險點。

      國家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曾分析指出,這段時間其實就是康菲在刻意隱瞞:“康菲沒有及時地把這個事情做好,而是更多花時間去搜集證據來減輕罪責,康菲在這個問題上非常不道德。”

      讓人費解的招聘

      然而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近日康菲公司在其官網上的一則潤滑油業務招聘通知。稱“近期,隨著中國渤海灣康菲鉆井平臺漏油事件的不斷演變,使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幅度的傳播,也使得美國康菲潤滑油被越來越多的行業內人士所關注,業務成交量同比大幅度提升,業務人員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康菲潤滑油部門一位相關人士稱,由于最近康菲中國在渤海灣漏油事件處理過程中,知名度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一些原本不怎么知道康菲品牌的客戶現在也知道了康菲。“這反而帶來了業務量。”該人士稱。

      據上述人士稱,康菲潤滑油業務此前一直采取的是電話營銷的方式。康菲希望借此機會拓寬渠道,并“借助這次品牌廣泛傳播的機遇,共同分享康菲潤滑油成長所帶來的喜悅。”

      在招聘通知中,康菲潤滑油的定位是“做中國潤滑油行業最有意義的品牌;做潤滑油經銷商最喜歡賣的品牌之一。”康菲稱,“為此,公司決定面向整個潤滑油行業,尋找一批有經驗、懂管理、市場開發能力強的區域銷售經理,以各種可能的形式與公司合作,借助這次品牌廣泛傳播的機遇,共同分享康菲潤滑油成長所帶來的喜悅。”

      并表示此次招聘,并不要求入聘人員到西安總部工作,而是采取業務分包的方式,被招聘人員將依據自己之前所擁有的渠道來開展業務。

      漏油事故躲躲藏藏消極處理,在招聘中反而把錯誤當成利器,著實讓人費解。

      怎么能那么牛?

      康菲公司面對污染事故如此輕描淡寫,讓人知道了什么叫“南橘北枳”。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一個跨國企業,康菲公司的做法,不啻為對公司社會責任的放棄,也是對中國法律制度的嘲諷。國家海洋局區區20萬元的上限罰款,與國外動輒上億美元處罰相比,不過是撓癢癢。這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釋康菲公司的淡定,它似乎扼住了中國環境法律制度漏洞的“命門”。

      外國和尚沒能念好經,甚至念起了歪經,不得不讓我們有所反思。墨西哥灣漏油,BP到現在還沒緩過勁兒來,200億美元的賠償足以讓一個牛哄哄的企業不寒而栗。而在康菲身上,到目前為止,除了20萬元人民幣的罰款,海洋局問責的唾沫和輿論譴責的口水,好像也沒有什么更給力的措施了。

      有業內人士稱,康菲之所以千夫所指而面不改色,與其背后的中海油有莫大關系。在溢油事件的處理中,作為大股東的中海油顯然沒盡到約束、制衡之責。

      16日,有媒體記者致電“康菲中國”媒體聯絡人,對方強調,“7月19日至今只漏了一桶油,其他都是以前漏的,說明我們的措施是很得力的。詳細的措施我們公布在官方網站上,如您需要可以上網去看。”對于清污效果,該聯絡人答復說,“我們在努力。”

      按理說,一個美國的石油公司在中國的地盤上捅了簍子,應該趕緊收拾爛攤子才對,但“康菲中國”卻淡定得讓人想不明白。

      在此則招聘廣告刊出的4天后,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再次指責康菲公司油污處理工作不力,并責令康菲公司就前期的處置不力向公眾道歉。

    相關文章

    新型加氫異構技術產出高品質潤滑油基礎油

      我國是潤滑油生產和消費大國,潤滑油每年的表觀消費量達到1000萬噸。在所有潤滑油產品中,III類及以上高檔潤滑油產品以20%的市場獲取整個市場80%的利潤,但國內80%的高檔潤......

    美潤滑油基礎油產量創20年新高

    近日,美國能源情報署(EIA)表示,去年美國潤滑油基礎油生產商生產了6730萬桶基礎油,其中包括5730萬桶石蠟基基礎油和980萬桶環烷烴基基礎油產品。這一數字比2017年增加了220萬桶,創下自19......

    潤滑油中16種磨損元素測定

    在日常工作和生產過程中經常要對一些特殊的部件進行保護,因此需要有規律地監控這些部件磨損顆粒的積沉狀況,也就是常常提到的油中金屬元素的分析,基于金屬成分的組成及在油中的積聚速度就可以精確判定機器組件的失......

    安捷倫與Grabner為石油行業提供創新移動式檢測解決方案

    2018年7月20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日前宣布與GrabnerInstruments(阿美特克的子公司)達成一項儀器制造協議。該協議重點針對潤滑油和潤滑脂現場分析的創新移動式檢......

    潤滑油領域或迎來巨大減排契機

    當前,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機動車尾氣對大氣污染的影響日益增加。日前在清華大學舉行的“第五屆保爾森可持續發展城市獎”頒獎典禮上,生物基綠色潤滑油和生物質產業鏈項目榮獲大獎。在霧霾不時襲擾北京的當下......

    新松機器人與昆侖潤滑成立聯合實驗室

      5月10日,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在沈陽舉行戰略合作簽訂儀式,雙方決定成立機器人潤滑工程聯合實驗室,并將在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潤滑應用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以......

    潤滑油的七大指標元素分析

    1、粘度粘度增加可能是基于油品的氧化,不溶物含量增高,高粘度油品或水分的滲入。粘度降低可能是基于低粘度油品,水,冷劑或燃料的滲入;或是油品內高分子聚合物受剪切力而產生變化。2、閃點閃點降低顯示油品被燃......

    擁抱未來,延伸全球化視野——SGS廣州潤滑油實驗室落成

    2018年3月13日,全球領先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位于廣州的潤滑油實驗室正式落成。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SGS)副總裁及自然資源事業群總經理顏立新先生、SGS華南區總經理柯贊賢......

    中石油潤滑油去年營收超百億利潤增219%

    近日,從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了解到,2017年潤滑油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超百億元,比上年增長兩成,利潤增幅達219%。亮麗的成績單背后,是這個公司在拓展市場、擴銷提量、降本控費、加強服務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

    長城潤滑油與滬東重機聯合實驗室揭牌

    12月22日訊,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團體會員單位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與滬東重機有限公司船用油料聯合實驗室在上海正式揭牌,雙方同時簽訂了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滬東重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德英、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