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9-14 16:06 原文鏈接: 北京攻克地溝油4大有效指標建立檢測指標體系

      9月13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經過約3個月的全力奮戰,全面篩查了地溝油可能涉及的80多個技術檢測項目,終于找到了查出地溝油的4類有效指標,初步建立了地溝油檢測的指標體系。而在公安部指揮破獲的浙魯豫等地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特大案件中,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基于前期的研究,對本案中發現的地溝油起到了檢測定性作用,為確定地溝油對人體的危害等起到了必要的技術支撐。

    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

      3個月初步建立檢測指標體系

      “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地溝油的檢測標準。”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主任路勇告訴記者,檢測食用油脂是否合格、安全,依據的是2005年10月1日起實施的《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但這一標準通常用來確定企業正常生產的食用油是否合格,并沒有預先將“地溝油”這一極端惡劣的“生產”方法考慮進去,因此,現有國標無法用來測定油脂是否屬于地溝油。

      地溝油是各種廢棄食用油脂的統稱。國家明確規定,不得將廢棄油脂加工后再作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銷售。但出于利益驅使,個別不法企業或個人將廢棄油脂經加工處理后,通過“地下渠道”流向市場,對消費者的餐桌安全造成威脅。由于我國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鑒定地溝油檢測技術規范,為監管部門甄別市場是否存在地溝油帶來了困難。

      今年6月以來,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多次組織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對地溝油鑒定技術開展評估。在將近3個月時間中,檢測人員綜合運用色譜分析、光譜分析、理化分析及基因鑒定技術等現代分析測試手段,對地溝油鑒定開展了技術攻關,先后對80余個技術指標進行了全方位的篩選,確定了多環芳烴、膽固醇、電導率、特定基因等四大類、20余項有重要鑒別意義的項目,初步建立了地溝油檢測的指標體系。

      核心揭秘:4類指標讓地溝油現出原形

      第一項指標:多環芳烴(PAHs)。多環芳烴是食用油加熱如炒、烤、炸、煎等后產生的含多個苯環的芳香族化合物,屬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絕大多數PAHs已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列為致癌物。

      第二項指標:膽固醇。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膽固醇或含量極低。技術人員根據地溝油中可能含有動物源性成分,推斷如果檢出膽固醇并超過一定范圍,可懷疑該油脂為地溝油。

      第三項指標:電導率。正常油脂幾乎是不導電的,但油脂酸敗后產生的各種極性物質可使油脂產生導電性。地溝油由于摻雜了大量金屬離子而產生導電性,電導率較高。

      第四項指標:特定基因組成。地溝油是多種不同來源的廢棄油脂混合而成,往往含有動物油脂,檢測人員根據分子生物學基因鑒定方法,鑒定油脂中的動物基因,來判定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動物源性成分。檢測中心的趙琳娜博士告訴記者:“從油中提取非常微量的動物DNA片段,也就是動物的基因序列,是極其困難的,在國際上都是一個技術性障礙。我們試驗了很多方法才找到提取動物基因的辦法。”

      模擬試驗發現地溝油存在暴利

      沒有地溝油樣本,怎么進行試驗?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外支起了炒菜鍋,進行模擬實驗。油條、薯條、雞腿、肥肉……各種材料被投入了油鍋,研究人員將花生油、大豆油等經過反復煎炸后,又放置了一個多星期,直到油品產生酸臭的味道。這樣,模擬真實版的“地溝油”就產生了。

      技術人員又利用吸附劑來去除雜質,再經過一番除味、提煉,發現“地溝油”經過幾番處理后,依據現有食用油國標進行檢測,指標上確實是“合格品”。更為關鍵的是,技術人員發現,由于吸附劑等材料比較便宜,提煉“地溝油”背后,確實存在暴利。據計算,每噸“地溝油”還原成“合格品”成本只有約3500元,而食用油市場價每噸約8000元,如果不法分子采取更簡單的方法,成本還能降得更低。

    相關文章

    含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能不能吃?

    食用含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是否安全取決于農藥的殘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為確保農產品的安全,各國根據農藥的毒理學數據(主要是每日允許攝入量和急性參考劑量)和居民食物結構等制定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殘留量低于標......

    胴體肉質電導率測定儀使用方法

    胴體肉質電導率測定儀可維持8-10個小時的測量,主要用于肉制和蛋品品的檢測,主要應用于畜牧家禽動物營養和食品等領域,德國麥特斯MATTHAUS品牌,可連接藍牙調節儀器界面,自動儲存測量數據,可連接電腦......

    JBC:與精神分裂癥相關的膽固醇轉運蛋白ABCA13突變

    科學家們一直懷疑細胞中膽固醇轉運蛋白ABCA13發生的突變與精神疾病有關,但卻很難證明這一點,也很難確定它是如何發生的。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京都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提供了證據表明ABC......

    Nature子刊:膽固醇回收再利用或能幫助支持髓鞘的修復

    眾所周知,在諸如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中,膽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積是有害的,類似的問題同樣也發生在諸如多發性硬化癥等神經性疾病中,在這種疾病中,富含膽固醇的髓鞘在再生過程中會發生缺陷,吞噬細胞從有缺陷的髓鞘中......

    解讀食安熱點共筑食安氛圍CBIFS2020上海召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12月10日,CBIFS2020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上海富悅大酒店舉辦。CBIFS2020由太平洋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主辦,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江蘇省......

    國家基金委:新批準10項國際合作,新征集1項對外合作

    1、與意大利國家研究理事會合作交流項目批準項目名單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意大利國家研究理事會(CNR)的雙邊合作協議,雙方共同資助中國與意大利科研人員之間的合作交流項目。經過公開征集......

    RomerLabs:堅持產品高標準讓全世界的食品更安全

    ——RomerLabs中國公司總經理周旌先生專訪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年來,真菌毒素(mycotoxin)在我國的農業、食品領域受到更多關注。專注于營養、健康、和綠色生活的跨國科學公司荷蘭帝斯曼(DSM......

    研究人員研制出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電解質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發展了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表現出優異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并以此......

    武漢大學課題組:揭示誘導膽固醇合成增加的調控機制

    進食后胰島素和葡萄糖通過mTORC1-USP20-HMGCR通路上調膽固醇合成11月11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宋保亮課題組在《自然》上發表論文《進食通過mTORC1-USP20-HMGCR通路誘......

    我國學者在含鈦多晶橄欖石電導率分析中獲進展

    前人關于高溫高壓條件下微量元素摻雜的礦物巖石的電學性質報道,主要集中在氫元素(或結構水),而其它的微量元素較少。近來,關于高溫高壓下含水的橄欖石彈性波速研究結果表明,鈦含量對彈性波傳播速度有重要影響,......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