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9-29 09:12 原文鏈接: 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成立

      9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聯合組建的“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成立暨揭牌儀式在合肥董鋪島舉行,“中國科大環境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同時揭牌,校、院雙方各50名教授、研究員接受了雙崗雙聘。中國科學院的科教結合工作邁入集成優質資源建設協同創新平臺的嶄新階段。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為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揭牌并作重要講話。

      白春禮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科技界肩負著支撐我國可持續發展、實現創新跨越的歷史重任。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如何調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科研力量,促進各部分間的融合,從而使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形成一個完整鏈條,已成為提高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必然選擇。以高水平科學研究促進高質量高等教育發展、以高質量的高等教育發展支撐高水平科學研究,是新形勢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由之路。

      中科院長期堅持探索科教結合的體制與機制,與不同類型大學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合作。如中科院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通過合作共建法人研究機構的形式成立了“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科院化學研究所與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通過強強聯合共同組建了“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發揮平臺和項目優勢與北京大學天文系共建了“天體物理中心”,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舉辦了“華羅庚數學班”,目的就是加強中科院與高校在新興交叉前沿領域的合作研究,加強雙方高層次人才的互動,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開放共享。近年來,中科院每年接受全國高校大學生、研究生來研究所做科研實習、畢業論文、暑期研修5000余人,高校人員在研究所擔任兼職教師600多人,院屬單位科技人員到高校授課、講學約700人。

      中科院堅持“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形成了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為核心、以研究所為基礎、以研究生為主體的教育體系,樹立起“在科技創新實踐中培養一流創新人才”的人才培養理念,創造出一系列科教結合培養創新人才的新模式。如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共建研究生院數學學院,通過領導互任、教師互聘、教學同擔和科研共享,實現了數學學科的“全程設計、分段實施、學以致用、貫穿到底”,不僅體現了具有中科院研究生培養特色的“兩段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科研、教育資源,而且有利于教育體制的創新。

      2009年,中科院進一步成立“科教結合工作指導委員會”,負責全面指導全院的科教結合工作;同時設立科技英才班、聯合共建項目、特聘教師崗位項目、研究生公共教學實驗平臺等四類科教結合教育創新項目,采用政策引導、項目扶持,對院屬各單位發展前景良好、特色突出的科教結合項目進行支持。截至2011年,支持科教結合教育創新項目共36項,覆蓋了中國科大、中科院研究生院22個主要院系和中科院33個研究所。

      以科技英才班為例,該項目積極創新,深入改革生源、師資、培養模式、條件保障、制度創新和國際合作等,從中國科大錄取新生或從大二學生中選拔有潛力的優秀人才,努力通過本、碩、博連讀的長周期(本科4年+研究生4年)、兩段式(課程學習+科研實踐)培養模式,將他們培養成為國家未來科學與工程的領軍人才。中科院已支持中國科大與相關研究所聯合創辦11個“科技英才班”,招收學生435人。

      此次成立合肥物質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是中科院在長期踐行科教結合、教育創新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寓教于研”和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依托一流科學家團隊、國際前沿科研項目、國家級科學與工程平臺以及野外臺站網絡,構筑全國科教結合協同創新聯盟的又一重要探索。

      這一探索之所以在合肥率先實施,是因為這里科教資源豐富、大科學平臺集聚、科教結合基礎扎實、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具有建設協同創新平臺的有利條件。

      白春禮指出:“加強大學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是以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實現創新型國家的建設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體現了教研結合、研教互動和科學、教育本質的開放性及資源的共享性,符合當代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與趨勢,是加速培養創新型人才、培育科技創新成果的有效途徑,值得我們進一步堅持和發揚。”

      白春禮指出:“新時期,中科院將全面實施‘民主辦院、開放興院、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特別是按照‘開放興院’戰略的要求,打破行業、部門與學科壁壘,面向國家與區域各類創新單元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優質科教資源的開放共享,通過進一步發揚‘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積極推進科技與經濟、科技與教育緊密結合,實現科教資源配置最優化,努力發揮我院創新引領的‘火車頭’作用。”

      白春禮特別強調:“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是一個面向國家與區域各類創新單元、面向國內外用戶群開放共享的物質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試驗平臺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的建設與發展要按照中科院‘開放興院’的指導方針,加強產學研合作,推進與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協同創新,積極服務、對接國家和區域創新單元。”他希望合肥物質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作為中科院新時期“科教結合、教育創新”的試驗田,不僅要出人才、出成果,還要出經驗、出示范。

      據介紹,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大在物質科學研究領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礎和優勢學科,擁有包括兩院院士、“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在內的500多名高水平教授、研究員,擁有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家環境光學監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0多個國家、省部級科研機構,以及同步輻射加速器、全超導托卡馬克“東方超環”、大氣環境綜合觀測和遙感輻射定標實驗場、建設中的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等一批大型綜合科研平臺,在量子信息、高溫超導、大氣環境監測、磁約束核聚變、材料物理與納米科技等諸多領域擁有較高的國際影響力。

      據悉,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將致力于建成世界級物質科學技術中心,聚合與培育一批拔尖創新人才,突破量子信息與先進核聚變能等領域的世界科學前沿,并在大氣環境監測、太陽能光熱綜合利用和新材料研制等領域服務區域與國家發展需求,在語音和量子通信等領域培育并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近期,中心將在能源與環境、生命與醫學和信息技術等相關領域,完善和新建相關創新單元和大科學裝置。中心還將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在成果與ZL共享、人員雙崗雙聘、平臺與資源開放共用等方面加強體制機制建設。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主持中心成立暨揭牌儀式。

    相關文章

    中國科學院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物質科學與先進制造領域片區工作交流會召開

    近日,2023年中國科學院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物質科學與先進制造領域片區工作交流會在成都順利召開。來自北京物質科學與納米技術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上海材料與制造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東北先進制造與材料大型儀器區域......

    又一實驗室經CNAS實驗室現場評審,獲得國家認可證書!

    2023年10月30日,廣源集團技術中心實驗室傳來喜訊,經過嚴格的CNAS實驗室現場評審,成功獲得國家認可證書。這一認可不僅證明了公司實驗室具備按照國際準則進行校準和檢測的技術能力,更彰顯了廣源集團在......

    8月16日,2023未來科學大獎三大獎項獲獎者即將揭曉!

    科學是求真,是向善,是人類理解世界的全部想象力。從進化論的提出、非歐幾里得幾何的產生、電磁學突破、相對論的提出,到宇宙探索、核能開發、量子計算興起、AI科技的普及……今天,科學已經滲透到社會進步和人類......

    磁場助力抗腫瘤藥物實現定向快速“穿透”

    在現代醫學中,將藥物裝載到磁性納米顆粒上,利用外部磁場的導向性使其“快遞”至腫瘤,已成為一種重要且安全的腫瘤藥物治療新策略。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

    “人造太陽”逐日夢“聚變合肥”加速度

    11月28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CRAFT)建設主體工程“進度條”正全力推進,關鍵子系統和大型測試平臺研制取得階......

    白春禮:追憶恩師唐有祺先生

    2022年11月8日,驚聞恩師唐有祺先生仙去,至感悲痛。先生之諄諄教誨,言猶在耳,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數日已過,仍不能釋懷,撰以此文,緬懷恩師,以寄哀思。師恩難忘,情誼永存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人遇到......

    超千萬!合肥工業大學2022年12月政府采購意向

    采購項目名稱:X射線衍射儀預算金額:130.000000萬元(人民幣)采購品目:A02100405射線式分析儀器采購需求概況:高分辨率測角儀,滿足物相分析、薄膜分析、0維模式測試需求、高性能陣列探測器......

    合肥“量子大街”:讓更多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千家萬戶

    安徽省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云飛路筆直朝著大蜀山延伸,初冬的陽光灑下一片金色。云飛路兩側分布著數十家量子科技產業鏈企業,一批量子領域尖端科技產業成果在這里問世,因此這條路也被人們稱為“量子大街”。......

    科研團隊在電化學合成尿素方面取得新進展

    2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科研人員在電化學合成尿素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上。近期,中科......

    科研團隊在電化學合成尿素方面取得新進展

    2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科研人員在電化學合成尿素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上。近期,中科......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