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0-17 08:30 原文鏈接: 地溝油檢測難保真實性信息不對稱成參與掣肘

      近日衛生部發布消息稱,正在全力組織科研攻關鑒別地溝油檢驗方法。就目前已經征集到的5種地溝油檢測方法,因特異性不強而被否,為此衛生部將繼續向社會征集鑒別方法。對此,在10月15日召開的2011年中國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論壇陜西分論壇上,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曾文革坦言,到現在仍沒有攻克地溝油的檢測技術關,表明我國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技術支撐不夠,后果就是造成公眾在參與食品安全社會監督的過程中付出的成本過高。

      真實性無法保證是短板

      據介紹,此次地溝油檢驗方法論證方案,由衛生部組織科技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糧食局以及中國疾控中心等共同制定。除上述機構外,還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衛生檢驗、化學分析等13名專家組成的檢驗方法論證專家組,對相關技術機構研發的檢驗方法進行科學論證。

      曾文革向《法制日報》記者坦言,食品安全信息的真實性,所依賴的是完善的技術法規和分布廣泛、技術先進的科學實驗室。但我國由于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技術水平都不高,信息披露的技術要求支撐不夠,最終造成所發布食品安全信息的真實性無法保證,比如明明是“地溝油”,卻檢測不出來。這種監管尷尬,是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短板,也揭示了食品安全公眾監督的無奈,信息不對稱是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最大的問題。

      曾文革介紹,按照歐盟的經驗,食品安全信息應是來源廣泛、數量龐大、客觀真實并公開供公眾獲知,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知情權主要通過公眾信息平臺,由獨立的科學檢驗機構為技術支持,否則無法制止摻假制假、以次充好行為,也無法驗證食品安全信息的真實性。應該披露的信息既包括食品經營者提供的產品信息,也包括政府履行監管職責作出決策的依據、結果,以及對食品安全風險、事故處理的措施等。

      因此,他建議食品安全信息應朝著公眾與政府互動的方向發展,而要達到這些要求,需要制定《政府信息公開法》,將現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上升為法律。

      對食品廣告風險重視不夠

      “一碗湯的鈣質含量更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的數十倍。”常去味千拉面的消費者,對這樣一份廣告詞一定不會陌生。但實際證明,以豬骨湯精勾兌的味千面湯,廣告宣傳存在多處不實。

      與會法律界人士認為,味千拉面的所為,以不實宣傳欺騙消費者,應屬消費欺詐。其夸大宣傳不僅違反廣告法,也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消費者有權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

      曾文革認為,類似味千拉面那樣的不實廣告宣傳所蘊含的食品安全風險,目前還未引起充分重視,也沒有納入食品安全監管視野。對食品宣傳中營養成分的介紹,也只規定了“可以”而非強制標注的范圍,更沒有達到考慮膳食平衡、特殊人群需要層次,食品廣告宣傳仍作為競爭行為來規制,這是產生味千拉面“骨湯門”的深層次原因。

      信息透明是監督核心環節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食品安全法、行政許可法等規定,與食品安全監管有關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食品生產標準、食品安全執法等方面的信息,都應當予以主動公開。但來自社科院《法治藍皮書》“中國政府2010年透明度年度報告”的數據顯示,在食品安全執法方面,43個地方城市中,能夠公布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預警信息或者食品安全曝光信息的有31個,占比為72%。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網站,公開2010年度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專項治理方面信息的分別有30家、30家、31家,監督檢查信息披露只有7成。

      曾文革認為,信息透明是食品安全社會監督的核心環節,信息不對稱是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督中最大的問題。政府部門在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單向性,公眾監督的觸角沒有覆蓋食品安全保障的整個過程,公眾監督者的意志很難被納入食品安全制度中。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對社會監督的回應性不夠,在我國現行食品安全制度中,還沒有對公眾提供的食品安全信息和消費者投訴處理的法定時限與步驟的規定。在法律責任規定中,更沒有對因拒絕公眾參與或侵犯公眾監督權利的懲戒措施。雖然公眾可以通過信訪、相關部門負責人信箱等渠道反映,但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信息的處理具有隨意性,不處理也無法律責任,訴訟機制也不能滿足社會監督的制度需求。

      他建議,在食品安全監督法律關系中,公眾、政府部門和食品經營者三者間的角色應明確劃分。在監督法律關系下,經營者應提供真實、客觀的食品安全信息;政府部門履行監管職責,驗證經營者在標簽和信息上提供的產品信息是否真實,對違法經營、不實標注、虛假宣傳等行為進行懲戒,彌補經營者信息提供的缺陷,充當食品安全信息的篩子,通過聽證會、網絡采集等方法吸納公眾參與食品風險預防、政策制定等過程,透明、公開地向公眾提供行政執法信息;公眾在信息鏈末端通過食品消費和日常生活接觸,驗證政府和經營者信息的真實性,根據標簽、食品標準及指導性規則識別是否安全,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向政府進行回饋,政府必須根據法定程序進行處理,否則將承擔相應責任。(記者萬靜)

    相關文章

    市場監管總局:3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657批次樣品,檢出30批次樣品不合格。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pcjsac.gsxt.gov.cn/。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

    遼寧推進校園大宗食材電子化溯源管理

    “截至目前,我司直接采購的77類產品,掃碼覆蓋率達到93.5%,供應商食材掃碼覆蓋率也達到92%。借助‘食安遼寧’溯源碼,人工節省最為明顯,其次是簡化了溯源流程,還有就是節省大量材料打印紙張。”在遼寧......

    市場監管總局:三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率為2.95%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2024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087424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進行檢驗,發現不合格樣品61572批次,監督抽檢......

    市場監管總局通報2024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4年第三季度市場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26號〕2024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087424批次,依據有關食品......

    湖北省竹山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嚴把質量關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11月1日,湖北竹山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受理來自南山五福堂(竹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5批次蔬菜樣品委托檢測。據了解,該公司所種植的蔬菜將供應至竹山縣各大商超和學校食堂,急需產品檢測報告。竹山縣公共檢......

    黑龍江省伊春市檢驗檢測中心開展食品安全快檢活動

    為切實保障轄區各單位食堂食品安全,及時消除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隱患,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件發生,近日,黑龍江省伊春市檢驗檢測中心利用“移動式快速檢測實驗室”——食品安全快速檢驗車,深入轄區各單位食堂開展......

    衛健委公開征集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公開征集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的函國衛辦食品函〔2024〕397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國家糧食和儲備......

    超百位專家云集共探食品安全的應用與挑戰CIFSQ2024在上海召開

    2024年10月30日,第18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大會(CIFSQ2024)在上海虹橋綠地鉑瑞酒店開幕。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大會創辦于2007年,一直秉承“提升全球消費者食品安全”的核心......

    中國與芬蘭簽署特殊食品監管和有機產品認證領域合作文件

    10月29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芬蘭總統亞歷山大?斯圖布的共同見證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與芬蘭農業和林業部部長薩麗?埃薩雅簽署了兩國特殊食品監管合作安排和有機產品認證合作協議。根據上述合作文......

    促食品安全筑健康未來第18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大會開幕

    今天,在金秋的上海,風和日麗。以“促食品安全,筑健康未來”為主題的第18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大會(以下簡稱CIFSQ)在上海虹橋綠地鉑瑞酒店開幕。創辦于2007年CIFSQ大會,以“提升全球消......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