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0-19 12:32 原文鏈接: 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揭曉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3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博伊特勒(前譯巴特勒)、生于盧森堡的法國籍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以表彰他們在免疫學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10月4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三名天體物理學家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因超新星的研究而對宇宙學的貢獻。10月5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以色列科學家達尼埃爾·謝赫特曼因發現準晶體獨享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儀式按慣例在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大廳”舉行。當地時間11時30分(北京時間17時30分),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秘書長戈蘭·漢松步入會場,走上演講臺,先后用英語、瑞典語等5種語言宣布獲獎者姓名及獲獎原因。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在聲明中說,人類及其他動物依靠免疫系統抵抗細菌等微生物的侵害,博伊特勒和霍夫曼發現了關鍵受體蛋白質,它們能夠識別微生物對動物機體的攻擊并激活免疫系統,這是免疫反應的第一步。斯坦曼則發現了能夠激活并調節適應性免疫的樹突細胞,這種細胞促使免疫反應進入下一階段并將微生物清除出機體。

      聲明說,這3位獲獎者的研究成果揭示免疫反應的激活機制,使人們對免疫系統的理解發生“革命性變化”,進而為免疫系統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認識,并為傳染病、癌癥等疾病的防治開辟了新的道路。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6萬美元),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將分享其中的一半獎金,斯坦曼則獨享另外一半。

      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位科學家分別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索爾·佩爾馬特,出生于美國而擁有美、澳雙重國籍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布萊恩·施密特,以及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亞當·里斯。

      皇家科學院在頒獎聲明中說,這三位科學家對超新星的觀測證明,宇宙在加速膨脹、變冷,這一發現“震動了宇宙學的基礎”。佩爾馬特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于1988年開始研究超新星,施密特領導的研究小組于1994年也開始這一工作,里斯在施密特的小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0月5日,與一天前宣布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一樣,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斯塔凡·諾爾馬克當天上午11時45分開始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先后用瑞典語、英語宣布獲獎者姓名及其科學成就。隨后,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拉爾斯·特蘭德等人解釋謝赫特曼獲獎原因。他們說,謝赫特曼于1982年4月8日首次在電子顯微鏡中觀察到一種“反常理”的現象——他們當時所觀察的鋁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種不重復的非周期性對稱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當時的理論,具有此種原子排列方式的固體物質是不存在的。因此,謝赫特曼的發現在當時引起極大爭議。為維護自己的發現,他被迫離開當時的研究小組,但這一發現促使科學家開始重新思考對物質結構的認知。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在5日發表的聲明中說,從原子級別觀察準晶體形態,會發現原子排列具有規律,符合數學法則,但不以重復形態出現。在謝赫特曼發現準晶體后,科研人員陸續在實驗室中制造出其他種類的準晶體,并在取自俄羅斯一條河流的礦物樣本中發現天然準晶體。瑞典一家公司也在一種鋼中發現準晶體,這種準晶體如同盔甲一般增加材料強度。如今,科學家正嘗試將準晶體應用于其他產品,如不粘鍋涂層和柴油機制造等。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獎金共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6萬美元),由謝赫特曼一人獨享。

      謝赫特曼1941年生于以色列特拉維夫,1972年從位于以色列海法的以色列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目前任該校教授。

    相關文章

    517萬元獎金!2025年數學界“諾貝爾獎”揭曉

    3月26日,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阿貝爾獎揭曉。今年,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將2025年阿貝爾獎授予了日本京都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及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的教授柏原正樹(MasakiKashiwara),以表......

    諾獎得主受聘南開名譽教授成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11月3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名譽教授、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皮埃爾·阿戈斯蒂尼從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手中接過聘書,成為該校的名譽教授。他將在南開大學設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受聘儀式現場宗琪琪攝2......

    復旦教授馬劍鵬:AI已繞不開,宜從娃娃抓起

    “我整個職業生涯一直在做這個東西,但心里很清楚,同行也這么認為——在我們有生之年,‘蛋白質的折疊’問題是不可能解決的,尤其是蛋白質結構預測問題。結果AlphaFold出來了!”10月9日,博士生導師、......

    剛剛,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8日下午5點45分許,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約翰·霍普菲爾德(JohnJ.Hopfield)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科學家杰弗里·辛頓(GeoffreyE.Hin......

    小RNA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生命和治療疾病?

    ·幾名專家表示“有些吃驚”,但也表示該結果在情理之中。這不僅因為安布羅斯與魯弗肯是該領域中無可置疑的先驅,也因為小RNA在基礎研究和臨床診療上的重要性值得第二塊獎牌。·miRNA是一類長度僅約20~2......

    從不被認可到摘得諾獎,他們守得云開見月明

    維克托·安布羅斯(左)和加里·魯夫坎。圖片來源:SteveJennings/GettyforBreakthroughPrize10月7日,在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舉行的諾貝爾大會決定將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者揭開基因調控之謎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Ruvkun)。生理學或醫學獎是2024年諾貝爾......

    “諾獎風向標”2024拉斯克獎揭曉GLP1藥物先驅獲獎

    被喻為“諾獎風向標”,備受矚目的2024(TheLaskerAwards)于當地時間9月19日正式揭曉。今年拉斯克獎共設立3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以及公共服務獎。自1945年以來,拉斯......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受聘深圳大學講席教授

    6月25日,諾貝爾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正式受聘成為深圳大學講席教授。巴里·馬歇爾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西澳大利亞澳中友好協會名譽會長,曾獲中國政府友誼獎等。他曾......

    諾獎得主論文因數據問題面臨審查

    由諾貝爾獎得主、神經科學家ThomasSüdhof合著的幾篇論文正在接受審查,因為線上評論者對數據重復、圖像差異和其他問題提出了質疑。ThomasSüdhof 圖片來源:JORGEGUERR......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