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1-03 14:02 原文鏈接: 第17屆國際生物物理大會首次在華召開

      10月30日下午,第17屆國際生物物理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這是該大會自1961年設立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副院長李家洋,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程東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沈巖等出席開幕式。

      白春禮在致辭中表示,生物物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它雖年輕,但已發展成為生命科學領域最活躍和最前沿的陣地之一。幾乎所有的生命科學領域,從遺傳學到基因組學,從免疫學到生物醫藥學,從微生物學到合成生物學,都需要生物物理學的參與。生物物理學從來沒有封閉的發展,而是與其他學科融匯貫通、齊頭并進,拓展新的內容,探索新的領域。這種包容、多元的特性給生物物理學的發展提供了無窮的動力。近年來,生物物理學領域發展愈發迅猛、寬廣,影響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從健康到醫藥,從生物科技產業、農業、能源、環境到空間科學等,為人類與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

      開幕式后,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耶魯大學教授Thomas A. Steitz作了題為“從核糖體的結構與功能到新型抗生素”的大會報告。

      國際生物物理大會是全球生物物理科學領域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盛會。本屆大會由國際生物物理聯合會(IUPAB)主辦,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承辦,歷時5天。

      本屆大會主席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饒子和院士擔任,代表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達2400余人。300多位享有盛譽的國際著名學者將在本次學術盛宴上作邀請報告,分別介紹本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其中包括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5位英國皇家科學學會會員。

      本次大會以生物物理學研究促進人類健康為宗旨,將設有膜蛋白結構、納米生物物理、蛋白質合成、腦成像與認知科學、生物能源與光合作用、自由基與人類健康等31個學術專題、3個衛星會議和3個專題討論,并在大會期間舉辦女科學家論壇。同時,大會還特別設立了Young Scientist Travel Award和優秀墻報獎,旨在鼓勵科研人員和發展中國家學生的廣泛參與,促進前沿科研信息的交流。

    相關文章

    生物物理所高璞研究員榮獲2023年度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

    12月23日,中國科學院在2024年度工作會議上頒發了2023年度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名單,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璞研究員榮獲此獎項,生物物理所已連續第4年有青年科學家獲選。高璞研究員主要從事免......

    廣東工業大學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共建聯合實驗室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嘉賓——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應校長邱學青的邀請,諾沃肖洛夫教授出席了第一屆智能材料與綠色電化學國際大會暨廣東工業大學可持續創新技術......

    孫昌璞院士:量子力學何以大道至簡?

    學界對于量子力學的詮釋至今沒有達成共識,存在著“一元論”還是“二元論”的哲學對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孫昌璞院士認為,不妨遵循“大道至簡”的價值觀,即如果關于同一個問題......

    愛“遲到”的諾貝爾獎讓科學家獲得認可的道路越來越長

    近日,2023諾貝爾獎揭曉。能夠獲得這項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學獎項,是對獲獎者努力的最大認可。但是有研究發現,這種“認可”到得越來越遲了——幾乎一半的獲獎者從做出有諾貝爾價值的發現到獲得該獎項......

    生物的晝夜節律是如何工作的?

    一個多學科研究小組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揭示了晝夜節律的基本機制,為管理時差、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礙提供了新的希望。通過利用先進的低溫電子顯微鏡技術,科學家們發現了支配晝夜節律的光傳感器的結構,以及它在果蠅(......

    光合作用和第五物質狀態

    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光合作用和激子凝聚體之間的聯系,這是一種允許能量在沒有摩擦的情況下流動的物理學狀態。這一令人驚訝的發現,通常與遠低于室溫的材料有關,可能為未來的電子設計提供信息,并幫助解開復......

    首次觀測到電子漩渦

    理論學家曾預測,電子能夠像水分子般集體流動并產生渦流、湍流等流體現象。但現實是,電子在流經普通金屬和半導體時,其動量和軌跡會受材料中雜質及原子振動影響,很難呈現流體狀態。只有在特殊材料或特定條件下,電......

    物理界巨星隕落!著名中科院院士馮端與世長辭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官網發布信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馮端先生,于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馮端馮端,凝聚態物理學家,1923年6月1......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等單位在山東臨沂建立科普教育基地

    9月26日,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中國認知科學學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在山東省臨沂市華盛學校舉行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暨科普報告會。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徐濤、中國認知科學學會副理事長馬原野、中國......

    拓撲物理學即將迎來爆發嗎

    拓撲物理學領域可能即將迎來它的爆發。2月28日凌晨,來自中科院物理所、南京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3個研究組分別在《自然》雜志發布了最新相關研究成果。他們的研究表明,數千種已知材料都可能具有拓撲性質,......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