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1-30 08:51 原文鏈接: 外媒稱德班氣候大會低調開吵各方尋突破口

      一年一度的氣候變化大會轉戰南非德班。由于此前談判中《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締約各方對減排、適應、資金和技術轉讓等核心問題分歧難平,有媒體將28日的大會開幕戲稱為“再度開吵”,但人們仍寄望,德班至少能夠“吵出一片新天地。”

      盡管迫在眉睫的是目前唯一具有法律效應的、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的全球協定《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將于2012年到期,但經歷了2009年哥本哈根大會和2010年坎昆大會上圍繞議定書“只見爭吵不見結果”的拉鋸戰,輿論對德班在該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不樂觀。

      法新社在德班大會開幕之際預測了12天后(盡管大會通常因各方分歧進入“加時賽”)可能迎來的三種結局:“最佳情形”是以歐盟為首的少數《京都議定書》締約方接受新的二期減排義務,前提是美國和中國支持“路線圖”計劃;“中間道路”是未能實現《京都議定書》的存續,但在氣候基金等方面取得一些進展;“最差情形”是《京都議定書》已死之說帶來的失望甚至憤怒,可能令人對聯合國氣候談判機制產生質疑。

      無論在哥本哈根、坎昆還是德班,無論爭執如何激烈,唯一從未被質疑的共識是:面對愈演愈烈的氣候變化,人類必須盡快行動。因此,對《京都議定書》存續談判的低期望,使得與會各方開始在“減排談判外圍”尋求應對氣候變化的突破口,這一跡象在坎昆大會上提出設立“氣候基金”并取得難得的廣泛共識之時,就顯露端倪。

      《金融郵報》以“《京都議定書》之門正在關閉”為題評論說“《京都議定書》幾年前已死了”的同時,《華爾街日報》的評論則稱“氣候變化談判開啟了以建立氣候基金為目標的新爭論”。

      《衛報》也提出,德班能否尋求“B方案”?評論將目前全球基于政府主導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行動稱為“A方案”,認為其牽涉眾多利益方,因政治意愿、財政等諸多因素,可能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難有進展。與其將精力和資源浪費在難以取得共識的談判桌上,何不嘗試從小范圍國家、地區和民眾的自發行動開始,以其成效來激勵全球合作。

      該文還以中國在“十二五規劃”中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計劃和行動為范例,闡述了“B方案”實現的樂觀前景。

      作為聯合國觀察員的國際組織,向來與政府談判代表團和記者一道,組成氣候大會的“三駕馬車”。德班氣候大會開幕當天,綠色和平,樂施會等機構也第一時間亮出觀點。與關注國家利益的政府談判代表團不同,國際組織多聚焦于某一問題。

      樂施會在德班會議開幕當天發布報告警告說,氣候變化正導致饑荒加劇,極端氣候事件已引發了全球糧食市場的劇烈動蕩,小麥價格驟升危及全球糧食安全,各國政府在德班必須立即采取行動。

      綠色和平組織則在德班南海岸架起一個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模型,借此呼吁與會各國政府盡快停止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在確保《京都議定書》延續的同時,綠色和平還希望德班大會能夠就確保全球清潔低碳技術合作與融資機制取得切實進展。

      國際航運工會則聯合樂施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提出,在全球范圍內建立有效管理框架,通過市場手段抑制占全球總排放量2.7%的航海業碳排放。

      猶如坎昆情景重現,《氣候框架公約》執行秘書菲格雷斯在德班再次呼吁各國打破僵局,在本次會議上做出決定。大會主席、南非國際關系與合作部部長馬沙巴內在開幕式上強調說,《京都議定書》是國際氣候制度的基石,其第二承諾期是德班會議取得成功最為優先的任務。根據坎昆氣候大會上通過的決議,有關各方應“及時確保(《議定書》)在第一、第二承諾期之間不會出現空檔”。國際社會仍然期待德班會議上能就氣候變化采取具有實質性意義的步驟。

    相關文章

    韓國將發布首份氣候變化報告:暖化速度高于全球均值

    韓國環境部4月18日表示,將于19日在氣候危機適應中心官網發布首份《大韓民國氣候變化適應報告》。韓聯社18日報道稱,該報告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的建議編制。迄今已有英國、澳大利亞等50國......

    凍土區成全球氣候變化響應“敏感區”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師范大學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副教授陳哲所在團隊最新研究顯示,多年凍土區不但成為全球氣候變化響應的“敏感區”,同時也使該區域成為加劇全球變暖的重要“驅動機”。現有研究表明,以泛......

    氣候變化與碳中和國際合作聯合行動啟動

    3月14日,氣候變化與碳中和國際合作聯合行動(以下簡稱“聯合行動”)啟動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聯合行動”創始理事單位、成員單位、“觀察員”企業和地方政府代表,專家委員會委員參加儀式。啟動儀式現場清華大......

    突破危險的界限——氣候臨界點究竟是什么?

    氣候臨界點是氣候變化研究的熱門領域,也是全球面臨的最大氣候風險。關于氣候臨界點,201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諾德豪斯曾有這樣的一個比喻:一葉在水面上漂浮的獨木舟開始傾斜進水的時候,尚能保持平衡......

    氣候變化擴大蚊子活動范圍,致瘧疾傳播范圍擴張

    2月14日,一項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快報》(BiologyLetters)上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擴大了蚊子活動范圍,從而擴大了瘧疾的傳播范圍。根據這項研究,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氣候變化與華麗細尾鷯鶯之死

    全球氣候變化對野生動物生存的影響,一直是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以鳥類為例,對于生活在溫帶季節性氣候環境下的鳥類,冬天的死亡率往往是一年中最高的,寒冷、食物短缺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然而隨著全球變......

    氣候變化對鳥類存活影響的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山大學生態學院教授劉陽團隊在氣候變化對鳥類存活影響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其研究成果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野生動物種群下降機制提供了新的解釋。研究結果發表于ScienceAdvances。據悉,這......

    氣候變化對鳥類存活影響的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山大學生態學院教授劉陽團隊在氣候變化對鳥類存活影響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其研究成果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野生動物種群下降機制提供了新的解釋。研究結果發表于ScienceAdvances。據悉,這......

    聯合國:臭氧層恢復已步入正軌

    當地時間1月9日,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臭氧層有望在40年內恢復,全球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化學品的行動已惠及旨在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這是由聯合國支持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

    《科學》刊文:全球近一半冰川或于本世紀末消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16.shtm中新社北京1月6日電美國《科學》雜志5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預測,受氣候變化影響,即使......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