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諾貝爾基金會12月2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與當地市政府合作建立一個永久性的諾貝爾獎中心,以宣傳諾貝爾獎在推動科學、人文等領域進步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基金會負責人拉爾斯·海肯斯滕當天在諾貝爾博物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諾貝爾獎中心將展示歷年獲獎者的生平及其研究成果,介紹諾貝爾獎10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中心建成后還會成為諾貝爾基金會等機構的辦公和活動地點。
據介紹,諾貝爾獎中心將選址斯德哥爾摩市區的布勞西半島,緊鄰瑞典國家博物館,總投資約為10億瑞典克朗(約合1.5億美元),面積預計達到2萬平方米。這項建筑工程將在明年面向全球招標,預計2015年開工,2018年竣工。
斯德哥爾摩市市長斯滕·努丁說,諾貝爾獎中心將讓人們全方位了解諾貝爾獎,對激發青少年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今后也將成為斯德哥爾摩的一處旅游勝地。
近日,2023諾貝爾獎揭曉。能夠獲得這項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學獎項,是對獲獎者努力的最大認可。但是有研究發現,這種“認可”到得越來越遲了——幾乎一半的獲獎者從做出有諾貝爾價值的發現到獲得該獎項......
2023年10月2日,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mRNA技術的兩位奠基人——KatalinKarikó、DrewWeissman。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核苷堿基修飾,從而開發出了有效的mRNA疫苗來對抗C......
皮埃爾·阿戈斯蒂尼(左)、費倫茨·克勞斯(中)和安妮·呂利耶(右)因“用實驗方法產生了可用于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力學的阿秒量級光脈沖”而獲得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就像我們用光來觀察周圍的宏觀世界一樣,......
蒙吉·巴文迪(左)、路易斯·布魯斯(中)和阿列克謝·葉基莫夫(右)因“量子點的發現與合成”榮獲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一旦物質的大小達到百萬分之一毫米級別,就會產生挑戰人類直覺的奇怪現象——量子效應。假......
卡塔琳·考里科(左)和德魯·韋斯曼(右)因在核苷堿基修飾方面的發現而獲得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新冠疫情影響了人類近3年,新冠病毒也成了此期間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
導讀北京時間10月2日,匈牙利出生的生物化學家KatalinKarikó(卡塔琳·卡里科)和美國免疫學家DrewWeissman(德魯·魏斯曼)因為他們的研究成果,導致了兩個最重要的COVID-19疫......
10月3日,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皮埃爾·阿戈斯蒂尼(PierreAgostini)、費倫茨·克勞斯(FerencKrausz)、安妮·呂利耶(AnneL’Huillier),表彰他們對于超快激......
10月2日,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結果公布。美國匈牙利裔科學家卡塔琳·卡里科和德魯·魏斯曼因為發明利用堿基修飾的方法來制備安全有效的mRNA疫苗而共同分享這個殊榮。mRNA疫苗技術獲得諾貝......
剛剛,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皮埃爾·阿戈斯蒂尼、德國科學家費倫茨·克勞斯和瑞典科學家安妮·勒惠利爾,以表彰他們“為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力學,而產生阿秒激光的實驗方法......
匈牙利裔美國科學家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Karikó)和美國科學家德魯·韋斯曼(DrewWeissman)因其為mRNA疫苗發明奠定基礎而斬獲諾獎,同行高度評價他們的研究,就像諾貝爾獎委員會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