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2周年紀念大會上,李政道先生正式接受聘任,擔任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
91歲的李政道通過視頻表示:“非常高興能夠擔任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我將一如既往,為李政道研究所提出建設性、指導性的意見,為擴大李政道研究所的國際影響力作出努力。”
1956年,李政道和楊振寧首先提出關于基本粒子參與弱相互作用的“宇稱不守恒”理論,并由此成為首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
李政道研究所以“建立在物理學、天文學及其交叉學科領域中世界頂級的學術機構”為目標,著力打造世界知名的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全球向往的頂尖科學精英集聚地、面向未來的中國青年才俊歷練地。 目前,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長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弗朗克·維爾切克。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長顧威介紹說,研究所前期將重點建設暗物質與中微子、實驗室天體物理、拓撲超導量子計算三個實驗平臺。
Nature,4April2024,Volume628Issue8006《自然》2024年4月4日,第628卷,8006期拉德克里夫波在振蕩▲作者:RalfKonietzka,AlyssaA.Good......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嘉賓——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應校長邱學青的邀請,諾沃肖洛夫教授出席了第一屆智能材料與綠色電化學國際大會暨廣東工業大學可持續創新技術......
學界對于量子力學的詮釋至今沒有達成共識,存在著“一元論”還是“二元論”的哲學對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孫昌璞院士認為,不妨遵循“大道至簡”的價值觀,即如果關于同一個問題......
近日,2023諾貝爾獎揭曉。能夠獲得這項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學獎項,是對獲獎者努力的最大認可。但是有研究發現,這種“認可”到得越來越遲了——幾乎一半的獲獎者從做出有諾貝爾價值的發現到獲得該獎項......
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近日在黑龍江省寶清縣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首個國家級北方水稻科研平臺的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該中心的任務是集聚專業力量和整合資源,專注于解決北方水稻生產中的重大科技難題,以促......
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徐波研究員團隊聯合科研同行最新研究提出一種基于神經調制依賴可塑性的新型類腦學習方法(NACA),實現更高分類精度和更低學習能耗,可極大緩解災難性遺忘問題,有......
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光合作用和激子凝聚體之間的聯系,這是一種允許能量在沒有摩擦的情況下流動的物理學狀態。這一令人驚訝的發現,通常與遠低于室溫的材料有關,可能為未來的電子設計提供信息,并幫助解開復......
4月23日,榮燦生物醫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榮燦生物)與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資源與優勢,合作打造自主可控的mRNA疫苗......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單細胞分析研究組研究員陸瑤團隊,以及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成會明院士等合作,開發......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斌與山東大學研究員劉鋒等合作,開發出了具有高效白光發射的新型雙鈣鈦礦材料,并制備了基于該材料的單組分暖白光發光二極管(LED)。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