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水檢測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廢棄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體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營養物,有毒污染物等.主要檢測標準的依據是: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
2.地下水檢測
是貯存于包氣帶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巖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水量穩定,水質好,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條件下,地下水的變化也會引起沼澤化、鹽漬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現象。
3.地表水檢測
是指存在于地殼表面,暴露于大氣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澤四種水體的總稱,亦稱:“陸地水”。它是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各國水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4.漁業水檢測
漁業水水質檢測標準主要是依據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1989)。
5.農田灌溉水檢測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按照灌溉水的用途,農業灌溉水水質要求分二類:
一類是指工業廢水或城市污水作為農業用水的主要水源,并長期利用的灌區。
灌溉量:
水田800方/畝年,旱田300方/畝年。
二類是指工業廢水或城市污水作為農業用水的補充水源,而實行清污混灌淪灌的灌區,其用量不超過一類的一半。
GB5084-2005代替GB5084-92國家環境保護局2005-07-21批準2006-11-01實施。
6.實驗用水檢測
實驗用水檢測標準的依據是:
GB/T6682-2008。
7.海水檢測
海水是流動性用之不竭的。海水是名符其實的液體礦藏,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萬噸的礦物質,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種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海水還是陸地上淡水的來源和氣候的調節器,世界海洋每年蒸發的淡水有450萬立方公里,其中90%通過降雨返回海洋,10%變為雨雪落在大地上,然后順河流又返回海洋。海水淡化技術正在發展成為產業。
有人預料,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人類解決水荒的最后途徑很可能是對海水的淡化。
海水檢測標準主要是:
GB17378.4-2007。
8.游泳池用水檢測
游泳池用水水質檢測標準依據是:
CJ224-2007。
9.中水檢測
中水是指污水經適當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顯的優勢。從經濟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從環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主要檢測標準依據: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T18920-2002,景觀環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質檢測標準依據GB/T18921-2002。
10.生態景觀用水檢測
生態景觀用水意思就是用于生態景觀并符合生態景觀用水的水。
生態景觀用水一般要求清澈、無臭味、無污染。生態景觀用水可以是來自大自然的符合生態景觀用水的水資源,也可以是通過現代科技及設施處理的符合生態景觀用水的水資源,還可以是應用于現代景觀中的通過現代生物技術等使保持生態標準的水資源。
水質檢測標準依據:
GB/T18921-2002。
11.鍋爐水檢測
鍋爐水質檢測主要標準依據是:
工業鍋爐水質GB1579-2006。
12.工業用水檢測
工業用水指工業生產中直接和間接使用的水量,利用其水量、水質和水溫3個方面。。。
主要用途是:
①原料用水,直接作為原料或作為原料一部分而使用的水;
②產品處理用水;③鍋爐用水;④冷卻用水等。。。
其中冷卻用水在工業用水中一般占60~70%左右。工業用水量雖較大,但實際消耗量并不多,一般耗水量約為其總用水量的0.5~10%,即有90%以上的水量使用后經適當處理仍可以重復利用。
水質檢測標準依據:
GB/T19923-2005。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聯合發布了《工業廢水高氯酸鹽污染物排放標準》(DB43/3001—2024)(以下簡稱《標準》),自2024年10月1日起實施。據悉,這是全國首個聚焦高氯酸鹽污染......
2024年7月23日,臺灣食藥署發布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顯示,日本一批次米油檢出含污染物質及毒素不符規定。通報顯示,日本制造廠或出口商名為三和油脂株式會社本社工場,臺灣地區進口商為忠信國際開發事業有......
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近日舉行。發布會上,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與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出臺了《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
現有土壤修復處理時間長,污染物多樣化,處理技術缺乏通用性。因此,來自休斯頓萊斯大學的研究者們設計了一種可快速修復土壤中多種污染物的高溫電熱工藝。通過脈沖直流電輸入,使污染土壤在幾秒鐘內升至1000到3......
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高翔課題組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路璐課題組合作,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Sustainability)上,發表了題為Solar-......
土壤作為陸地環境的基礎,并與其他生態系統廣泛聯通。土壤作為污染物的“源”和“匯”而備受關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微塑料和重金屬通過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等環節進入土壤,其復合污......
摘要:現如今,人們對飲水水質安全越來越關心,而飲用水水質受到原水水質、處理過程等因素的影響。同時,隨著工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環境污染問題越發嚴重,威脅著人們的飲水安全,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對水質進行檢測。......
7月10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生態狀況變化(2015—2020年)調查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調查評估報告》)、《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技術規范》(以下簡......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遙感與地理信息科學研究室研究員郝曉華團隊發現,積雪中不同類型、不同含量的吸光物質對積雪的光譜特征具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對積雪的反照率影響較大,進而影響地氣能量平衡,......
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批準了《〈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列入多氯萘等三種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修正案》和《〈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