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遼寧省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批準建設于2004年,依托于生物化工二級學科,是國家和遼寧省重點學科。本實驗室科研工作涉及到生物化工、現代農業生物工程、生物工程藥物、生物醫用材料、生物信息學、海洋生化工程、環境生物修復技術等七個領域,研發產品涉及基因工程藥物、天然藥物或中藥、海洋藥物、保健品、醫用材料、化工原料、農業優良品種、家禽飼料等。
目前實驗室有教工4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高工2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逾80%。隊伍中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1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1人,遼寧省教學名師1人,遼寧省青年骨干教師1人,是一支具有較高素質、充滿青春活力、勇于探索創新的教學和科研隊伍。
實驗室科研總面積逾7000平米,擁有價值10萬以上設備近60臺,設備總資產達到 4200萬元,主要設備包括有流式細胞儀、蛋白分析儀、在線粒度儀、膜片鉗裝置、等溫滴定量熱儀、二維凝膠電泳系統、微波多肽合成系統、熒光實時定量PCR儀、氣/液相色譜儀、聚光速反射測量儀、全波長掃描熒光酶標儀、氨基酸分析儀、倒置生物顯微鏡、高速冷凍離心設備、微波培養光生物反應器等。
近五年來實驗室承擔的主要項目包括863項目17項,973項目4項,科技部重大專項課題4項,農業部重大專項3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2項,經費總額逾4400萬元;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4.0的17篇),包括Oncogene(Nature子刊)、Biol Cell、J Biol Chem、Biotechnol Adv等,撰寫學術專著 、教材10部,申請專利近百項;獲遼寧省科技進步獎1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學術論文類)11項、(學術著作類)2項,河北省科學技術獎1項,大連市科技進步獎4項;2013年5月本單位生物學/生物化學首次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2003-2013年),標志著我們科研能力上了一個新高度。經過多年的工作積累,生物工程實驗室擁有“自絮凝顆粒酵母酒精連續發酵新工藝技術”、“微生物發酵法生產1,3-丙二醇”、“抗豬大腸桿菌(K88菌株)特異性卵黃免疫球蛋白粉”、“血液凈化材料的合成與制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其中大部分工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承擔江蘇飛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越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北京戴博瑞克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等委托橫向項目多項,經費合計640余萬元。
本實驗室依托單位擁有“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兩個本科專業,擁有生物化工、生物學、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作物遺傳育種四個碩士點以及生物工程與技術、生物化工、藥物工程三個博士點。目前已形成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后培養的完整教育體系,在讀博士生、碩士生近300人,本科生240人。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近年也加大了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力度,引進了教授、副教授4人,培養了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
我們非常注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長期與國外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廣泛、深入的科技交流與合作、聯合培養博士生,如美國哈佛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德國漢堡工業大學、韓國水源大學等,并多次聯合組織國際學術會議。每年都委派3-5位教師在國外進修或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每年20余人次海外來訪學者,為學術交流、項目合作、青年教師和學生培養創造了機會和條件,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地址: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電話:84708850
E-mail:bio209@dlut.edu.cn
郵編:116023
傳真:84708850
9月19日,2022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活動,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一同參加活動。萬鋼一行先后參觀了“喜迎......
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15日宣布,該部啟動實施中國—東盟科技創新提升計劃,將與東盟各國共同推動科技合作蓬勃發展,建設面向未來更加緊密的科技創新伙伴關系。當天,第10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在廣......
日前,科技部網站部領導信息更新顯示,邵新宇不再擔任科技部副部長,轉任地方省級黨組成員;龔堂華不再擔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學技術部紀檢監察組組長,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轉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務院國資委紀......
科技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技術普及司司長吳遠彬5日表示,要特別強調加強科普創作,要推出一批感染力強、影響力大的科普作品,特別是要以滿足公眾需求為導向,持續提升科普作品的原創能力。國新辦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5日指出,發揮好網絡科普力量作用。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要把網絡科普隊伍作為重要的新生力量來支持和培育,引導及傳播正能量,增強科學性,更加便捷地服務廣大群眾。國新辦5日舉......
國新辦5日舉行新時代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有關情況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發揮好網絡科普力量作用。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要把網絡科普隊伍作為重要的新生力量來支持和培育,引......
由中國科技部等九部門共同研究制定的《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18日對外公布,引發廣泛關注。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就該方案制定的目的、意義以及定位與編制原則等情況,回應媒體提問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33.shtm正值習近平總書記致青藏科考賀信五周年,8月19日,科技部、中科院在青藏高原研究所召開......
國科發規〔2022〕2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助力穩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國科發規〔2022〕2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助力穩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