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近期稱,“十二五”期間我國有望啟動環境稅。
相比以往的排污費征收,環境保護稅更具有執法強制性。可是,環境保護稅依然是對于排污“結果”的一種間接承認,只有發生了排污,才能征收環境保護稅,這依然是被動的、尾隨于污染行為之后的經濟補償手段。
而環境保護稅的用途同樣值得關注——如果是用于其他方面,那不過成了政府增加稅收的又一條途徑,而投入到環境保護方面,則需要考量征上來的這點稅,能否彌補環境污染帶來的惡果。
不能簡單將企業假設為只會算術的小學生。制度設計者首先要直面的是,環境保護稅征收額度多少,如果低于企業排污帶來的灰色收益,那么過度經濟人理性的企業依然會選擇邊納稅邊污染,甚至將環境保護稅當成理直氣壯排污的借口。
如果環境保護稅征收額度過高,則要考慮到重稅之下企業是否會想方設法逃稅,尤其是在某些地方政府依然將企業利益置于民眾利益、環境保護之上的國情下,要謹防地方政府隨意用招商引資的幌子,成為企業少繳甚至不繳環境稅的保護傘。
近年來雖然有一系列制度組合拳出臺,但落實到不同主體,效果卻大有差異。比如調高水電氣等資源價格、居民繳納更多的污水、垃圾處理費用、限制私家車過度使用,由于居民個體相對處于博弈弱勢,因此只能接受并埋單。可針對企業和地方利益開征的環境保護舉措試點,卻可能出現各種抵制行為,成本被轉嫁也很有可能發生。就像節能減排任務下某些地方讓民眾承受停電、減少供暖等代價,車輛限號只卡住了私家車卻對公車大開綠燈,如果新一輪社會不公由此造成,效果可謂適得其反。
環境稅能救得了天天灰霾嗎?一句簡單的問話背后,是環境保護不能陷入以稅為主的思維誤區,是要對我國經濟發展模式、遏制政府政績沖動、完善市場與法制兼重的管理機制,進行符合中國發展長遠利益的全面革新。我們要找回藍天白云,首先要找回曾經迷失的、急功近利的發展路徑,這是再也拖延不起的改革重任。
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所研究員李軍和張干學科組證實農村污染物可向城市傳輸,誘發城市灰霾事件。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大氣》。一般認為,化石燃料的使用是造成城市灰霾的關鍵排放源。但我國城市周邊地區......
2018年1月1日起,環境保護稅正式開征,同時,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作為完善綠色稅制的重要一步,環保稅的開征不僅是我國稅制改革的重要一步,也將在倒逼企業治污減排、產業技術升級......
秋季來臨,一旦PM2.5濃度升高,無錫隨時都有可能遭遇灰霾天。19日,記者在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看到,灰霾自動監測室內新增了在線離子色譜儀、黑碳儀、濁度儀、有機碳、元素碳、激光雷達等灰霾監測專用儀器。“這......
去年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已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按照“稅負平移”原則將現行排污費改為環境稅。環境稅將于2018年1月1日開征。這也意味著,目前環境稅已進入最后立法階段。從排污費改為環......
灰霾,是當下國民的心肺之疾。3月9日,在陜西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會場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周衛健“搶先”建言,希望加強對灰霾形成機理的科學研究。她的發言當即獲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高調回應:“對于攻克霧......
回放:12月的此輪霧霾之殤,范圍大、濃度高、持續久。伴隨滾滾而來的灰霾,是坊間關于此次霧霾成因的各種推測,各方段子“你方唱罷我登場”。除網絡上盛傳的北京此次霧霾之所以達到紅色預警級別,全“仰仗”空氣中......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12月18日,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大面積重污染天氣,日均濃度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71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53個城市,占總數的75%。其中,全國達到嚴重污染的城市共24......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謝周清、劉誠團隊在大氣形態汞的觀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首次揭示了中國城市大氣中各種形態的汞(包括氣態元素汞、氣態氧化汞和顆粒態汞,以下分別簡稱GEM、GOM和PBM)在灰霾與非......
10月19日,華北,一場早來的灰霾,將空氣污染的警報3次在北京拉響。于此同時,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信息顯示,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保定重度污染;媒體報道稱,今年的灰霾可能是近10年周期內最嚴重的......
“對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環保稅。其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高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同時污染物排放量高于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的,按照當地適用稅額標準的3倍計征。”6月10日,國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