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流向食品領域利潤更高 檢測方法尚在征集階段
打擊地溝油是否該有新思路
12月13日,衛生部網站發出告示,稱為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現公開征集“地溝油”檢驗方法。
這已經是衛生部第二次征集檢驗方法了。
就在前一天,公安部網站發布信息稱,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的打擊“地溝油”犯罪破案會戰成效顯著。3個多月來,各地偵破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查實涉案油品6萬余噸;打掉涉及全國28個省份,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銷售等多環節于一體的制售“地溝油”犯罪網絡60個。
一方面,打擊地溝油行動碩果累累,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連最基本的檢測方法還沒有找到。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地溝油是高科技產品嗎
2010年3月,武漢工業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何東平有關地溝油的研究被本報報道,他估計,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萬~300萬噸。
這個報道引發軒然大波,也引發國家對地溝油問題的重視。
2010年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隨后,衛生部《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制作加工食品的最高可處10萬元罰款。
5月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
公安部也針對地溝油開始采取專項打擊行動。
然而,從今年9月開始,這個問題開始變得技術起來。
9月18日,衛生部發布消息,正全力組織科研攻關研究鑒別地溝油檢驗方法。而參與地溝油檢驗方法論證方案的,包含了衛生部、科技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糧食局、疾控中心等相關部門。除了這些部門,油脂加工、食品安全、衛生檢驗、化學分析等領域的13名專家也參與其中。
當時,共征集到5種檢測方案,然而專家論證的結果顯示,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有效地檢測到地溝油。
12月13日,衛生部為此再次公開向社會征集地溝油檢測方法。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主任楊小軍告訴記者,如果監管部門連檢測方法都沒有,如何進行打擊?在法律上,如果檢測不出地溝油,憑什么認定那個東西就是地溝油呢?這等于缺少證據了。
楊小軍對食品安全問題很關注,今年9月國家行政學院曾組織過一次面向司局級干部的食品安全監管培訓課程。而地溝油,正是楊小軍關注的重點。
“已經進入中國人食物鏈的地溝油,到底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有哪些危害?能不能達到正常的食物要求?”楊小軍說,可惜,尚未看到有關監管部門的解釋。
在我國,食用油有一個國家強制性標準,即《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在這個標準中,關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標檢測包括酸價、過氧化值、浸出油溶劑殘留、游離酚(棉籽油)、總砷、鉛、黃曲霉毒素、苯并芘、農藥殘留共9項指標。
公安部門在浙江寧海曾查獲了大量“地溝油”并送檢,但是按照這個標準,送檢的10個樣品中,只有兩個樣品不合格。
對于這樣的尷尬,南方某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所長也覺得很為難。這位所長告訴記者,要檢測一樣東西,就需要一個標準,規定好檢測哪些項目,這些項目都符合標準了,就是合格產品。地溝油本身就是非法的,自然不能用食用油的標準來檢測。但矛盾的地方在于,要不要為非法的東西制定一個標準?
“地溝油是不是食用油的一個新品種?”楊小軍說,這是個關鍵問題,但現在還沒有權威的說法。
從公安部門查獲的地溝油案件看,似乎生產過程、生產工藝并不復雜。“都是農民在家里擺一口鍋,那么熬煮、蒸餾,沒什么復雜的。”楊小軍說,能簡單生產出來,就肯定有方法檢測出來。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同樣對“無法檢測地溝油”的新聞感到不解。在他看來,對抓獲的制作地溝油的犯罪嫌疑人進行審查,一定就知道他們是怎么做的,那檢測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有關部門兩次高調向社會征集地溝油檢測方法,似乎這已經成為一個科技攻關項目。但在楊小軍看來,這樣的做法讓人困惑。
打擊地溝油可否換思路
從公安部破獲的上百起地溝油案件來看,地溝油的生產銷售已經不是最近一兩年的事。而根據何東平對地溝油七八年的研究來推算,地溝油登上中國人餐桌,恐怕已有10個年頭了。
然而,對地溝油的正式打擊,似乎才是最近兩年的事。又一個食品安全問題在監管部門的眼皮底下安然存在了多年。
楊小軍說,這不是某一個地方、某一個人的失職,而是整個行業監管的失職。這種失職,就是對不該進入食品的東西缺少應有的注意與措施。
劉俊海告訴記者,類似的事情已經出現不止一次。每一個食品安全問題被報道后,監管部門才去注意,而監管責任缺失,卻難得被追究。
對很多人來說,也許追求哪些監管部門的責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打擊地溝油的生產與銷售,讓其遠離中國人的餐桌。
不少專家都表達過類似觀點,關鍵要在源頭上下功夫,把餐廚垃圾集中回收、集中處理。
應該看到,地溝油不僅可以用來以假亂真地冒充食用油,還可以用于生產橡膠、肥皂、化妝品、油漆和生物燃料。這并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東西。
在英國、加拿大、美國、阿聯酋、日本、德國等國家,地溝油的這些用途都在廣泛實現。
去年6月,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宣布,計劃將炒菜后剩下的植物油提煉為飛機燃料。在美國,利用地溝油制作生物柴油已經是很普遍的事。在日本,地溝油被回收后制成燃料,多用于垃圾車。
中國也有類似的應用。但有意思的是,中國一家生物燃料公司卻抱怨,地溝油的供應太少,原料來源不足。
一方面,在能發揮真正功效的領域,地溝油不容易獲取。另一方面,在不該進入的食品領域,地溝油卻在不斷泛濫。
如果按照經濟學的理論來分析,一定是在食品領域地溝油的相對價格更高,所以才導致其不斷在這個領域積聚。如果能夠通過一定的政策引導,地溝油就能夠離開食品領域,轉向橡膠、肥皂、生物燃料等等領域。
“這一點非常重要。地溝油完全可以變廢為寶。”楊小軍說,利潤決定著生產要素的流動。從目前的情況看,地溝油流向食品領域顯然利潤更高,流向諸如生物燃料等工業領域無法產生足夠的利潤。這就要求政府部門進行利益的調整,通過政策導向引導地溝油流向那些該流向的領域。
在劉俊海看來,在應對地溝油問題上,應該向兩個方向努力。首先要對生產、銷售地溝油的企業和個人嚴厲打擊,要通過刑法來約束。提高對其的懲罰力度,威懾其不敢再從事這樣的生產經營活動。
“另一個方向就是通過政策導向,讓地溝油轉向為人類造福的行業。”劉俊海說,比如對利用地溝油進行生物燃料等生產的企業采取稅收優惠、甚至是補貼的措施,降低這些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讓地溝油能夠自然而然地流向這些領域。
近日,漳州市首個食品安全檢測共享實驗室在吉克檢測技術(福建)有限公司揭牌,實現了食品安全檢測資源的共享,為小微企業解決了檢測難題,推動了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這個共享實驗室的成立,讓漳州市的食品生產企......
近日,漳州市首個食品安全檢測共享實驗室在吉克檢測技術(福建)有限公司揭牌,實現了食品安全檢測資源的共享,為小微企業解決了檢測難題,推動了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這個共享實驗室的成立,讓漳州市的食品生產企......
為進一步規范學校(含托幼機構)、醫院、養老院、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食堂經營管理,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全面提升全區集中用餐單位食品安全水平,近日,石家莊市長安區政府黨組成員張俊立組織區市場監管局、區教育......
各有關單位: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我委組織起草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等11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修改單(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請于2023年12月15日前登......
曾經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第一股”連續發布公告,董事長朱海,非獨立董事、副總經理顏文豪,董事會秘書萬凱相繼辭職。日前,易瑞生物連續發布公告,董事長朱海,非獨立董事、副總經理顏文豪,董事會秘書萬凱相繼......
國家標準信息平臺顯示2023年10月份將有236項與儀器及檢測行業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將實施,具體數量明細如下:在10月份新實施的標準中,食品行業相關的標準有51個,占據了21%,主要為地方......
國家標準信息平臺顯示2023年10月份將有236項與儀器及檢測行業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將實施,具體數量明細如下:在10月份新實施的標準中,食品行業相關的標準有51個,占據了21%,主要為地方......
為強化節日市場水產品安全監管,讓消費者吃到安全放心的水產品,在“中秋、國慶”兩節來臨之際,濟南市鋼城區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水產品安全專項檢查。執法人員重點檢查了水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大中型超市、自建(第......
近日,江蘇省食安辦組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糧食儲備局、南京海關等省食安委相關成員單位以及食品安全相關專家開展省級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暨食品安全風險會商活動,......
中秋節降至,月餅的安全問題備受關注。特別是月餅的生產過程中,由于涉及到高溫烘焙等環節,一些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因此,對于月餅生產企業的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即使在如此嚴格的要求下,仍然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