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4-11 11:42 原文鏈接: 處在國際化路口的環保企業如何看待一帶一路機遇?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在概念提出的第4年,實際實施已3年之后的2018年居然依舊是新年春晚的最重要政策宣傳主題(甚至沒有之一),不得不說頗有些讓人感到意外。但若考慮到中國長期持續存在的工業產能、外匯資產過剩等經濟現狀,中國相當一部分邊境國家在西方大國逆全球化思想逐漸占主流逐漸把外交重心轉向中國等國際政治背景,執政層長期高舉“一帶一路”戰略旗幟,并將之當做政策引導的重要方向也確實在情理之中。

    圖片.png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事實上,隨著“一帶一路”大戰略引領數千億對外投資資金和成百上千各類投資項目的落地,其也切實地為環保產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和新的故事內容。一些具有國際視野和相關能力的環保企業,也在近年開始真正的承接和運營市政水、固廢、甚至修復類環保項目,積累國際項目經驗。

      一些行業人士甚至把近一兩年中國環保產業的國際市場動向和趨勢總結為:“買在歐洲,賣在一帶一路”——在以歐洲國家為主的環保產業成熟市場購買相關技術和企業標的,同時,在以“一帶一路”國家為代表的環境基礎設施和環保服務新興需求國家進行業務拓展,獲得實際項目業績和營收。可以說非常到位了。

      當然,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過去幾年國內環保企業的“一帶一路”相關業務增長,更多還是量的層面,少有質的層面的突破。首先,“一帶一路”項目還是以基建,資源類項目為主,環保內容占比一般,遠不及在國門內環保內容在PPP大潮中的重要性。其次,環保企業在“一帶一路”環保業務的拓展中,依然需要高度依賴戰略的舉旗人和主角——奉命出海的大國企央企。作為配角的環保企業在項目的選擇,以及客戶接觸談判的過程中,控制力和話語權都比較低。

      而到了2017年中旬,隨著環保部制定的兩項重要政策《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及《“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的出臺,“一帶一路”的環保機遇也開始由虛入實,逐漸由量變走向質變,甚至可能成為中國環保產業未來幾年最為重要的發展主題。

      “質變”發生的產業內部驅動力

      做出未來幾年會是“一帶一路”環保產業機遇風口這一預測,憑借的并非簡單的政治口號,或者數條與企業相關的新聞。更多的,是基于產業本身之水到渠成的內部驅動力。

      其一,是投資重點轉變的驅動力。PPP政策收緊,“起飛轉平飛”之后,國資性質的社會資本方投入到PPP項目中的資金規模勢必減少,金融機構針對相關項目的貸款和其他融資類型的資金也將收緊,而政府方將PPP模式濫用與差項目和假PPP項目的情況審核和問責也更加嚴格。因此,環保企業,特別是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國企央企將部分投資重點轉至“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環保市場,無疑是更加順應政策潮流和政績導向,這一趨勢將非常可以預期。

      其二,是前期試錯經驗積累產生的驅動力。在過去五年,中國環保企業的海外市場嘗試主要有兩個特點:并購和歐美。即,主要通過并購完成,目標市場主要是歐美國家。但事實上,除了通過吸收海外技術,獲得國際品牌,依然以提升國內市場競爭力為目的的并購外。真正打入發達國家市場的資產類并購的數量和經濟收益都并不突出,此方向的政策導向也比較曖昧,在政策和金融方面的管控時不時收緊的情況下,無論國企還是民企,都難以一鼓作氣無所掣肘地在這一領域踐行大資金體量的,持續且成體系的投資。正因這樣的試錯經驗,具有上述兩個特點的海外投資在16、17年整體是有所收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環保企業自然也有改變投資方向的需求——由“并購+歐美”改為“項目+一帶一路”,其政策更加明確,項目投資體量較小,適合更多的環保企業,金融風險也較低,此外也有更加多的合作伙伴,無疑是更加有風險-收益性價比的更優選擇。

      其三,是環保產業內部企業間競爭的明顯加劇所產生的對外“擠壓效應”。2017年,無論國企還是央企,無論上市公司還是新三板企業,無論是大型的環境產業集團還是小的技術型企業,幾乎全部都更加切實地感覺到了競爭的壓力,而且這一壓力直接體現在了業績和營收上。水、氣、土十條、環境稅法等重磅政策已陸續出臺,頂層環保政策體系已經基本定型,因新政策催生的“市場福利”將越來越少,環保企業不得不直面競爭,更多地通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對手處“搶項目”。行業內部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將視野轉向國際市場是有此能力的企業比較合理的選擇。環保企業過去以“玩票”的心態和”講故事”的目的做海外項目的情況將出現改變,轉為真正地將海外事業部當做重點投入重點發展的新業務板塊,真正地將海外項目當做利潤的增長點。

      以上種種論述希望導出的是這樣一個結論:過去幾年中國環保產業對一帶一路環保業務已有所試水,但行業整體遠未形成大的趨勢甚至行業發展主題。而在未來幾年,隨著內外驅動力的成熟,這一投資方向很可能成為新的行業風口。

      環保部“一帶一路”環保政策分析

      既有以上結論,再細細分析前文提到環保部主導制定的兩項政策,并解讀政策語言后面的官方規劃目標和產業引導方向以及其對應的機遇點,則顯得非常必要。

      《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及《“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分別于2017年4月和5月發布。前者為偏宏觀的指導思路,后者為基于前者的較為細化的具體實施方案。除去較為務虛的內容,值得環保關注的要點如下:

      政策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環境政策、標準溝通與銜接

      這條不甚顯眼,但非常重要。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治理軌跡滯后于中國十年左右的“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將是環保市場的重點區域。如中國10年前、甚至20年前一般,這些國家還有大量的環保法律法規、標準和環保規劃等政策需要制定來引導整個環保事業的發展。其中,環保產品的技術標準,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半經營性環保業務的補貼標準等關鍵政策直接關系到環保產品和環境服務的特定領域的適用性,對于海外企業尤其如此。在此過程中,中國相關政府機構、咨詢機構以及環保企業若能參與到此類政策的制定過程,發揮影響力,給出合理建議,則對環保產品和服務打入當地市場有著非常大的益處。

      項目示范:投資建設一批“一帶一路”沿線工業園污水處理示范項目

      優先重點建設有示范效應的項目是“一帶一路”戰略中對項目規劃和選擇的基本思路之一。用通俗的話來說,即既要賺錢,也要賺吆喝。因此,投資示范類環保項目也是“一帶一路”環保規劃的重要內容。在諸多環境業務領域中,工業園區污水處理是中方比較好把控,對當地公用基礎設施依賴較小的領域,政策文本中重點提出以這類項目為重點建設的環保示范項目并不讓人感到意外。而此類業務也是工業水處理領域經驗積累豐富的環境龍頭企業所駕輕就熟的。此類項目規模偏大,品牌宣傳效應非常高,是相關企業可以去重點爭取參與的項目。

      產業落地:合作共建環保產業技術園區

      “一帶一路”環保市場目標國家,不但有與中國過去10年類似的環境治理需求,同時也有較為便宜的生產要素(包括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環保企業在目標進行項目投資的同時,將部分經營、研發和生產制造實體在當地落地也是一個值得考量的戰略選擇。在官方與當地政府合作共建環保產業技術園區的政策導向下,若有對國內環保企業進入園區的官方支持性政策,這一選項將顯得更加有吸引力。

      參與當地的環境能力建設:推動中外環保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建設,推動環保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推廣應用。

      環保技術的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國的環境治理事業以及環保產業發展的最為核心的能力之一。“一帶一路”環保規劃中的此項內容旨在就產品輸出、生產輸出之外,為中國環保產業的技術輸出鋪就道路。不難預計,政策的落實階段,將會有官方機構或環保企業聯合外方相關主體在“一帶一路”國家成立的合作研發中心,支持當地國家環保技術的發展。這類研發中心的資金和人力投入一般都不大,但對環保企業來說,無論在品牌宣傳方,還是自有產品和服務的銷售方面,都有實質的價值,是具有相關實力的環保企業可參與甚至主導的戰略舉措。

      “一帶一路”環保機遇展望

      在商業領域,大到國家之間,小到企業和企業之間,甚至人與人之間。實際利益的計算與考量是不便直接明說,但卻實實在在存在的實情。“一帶一路”戰略雖然在國際宣傳口徑中或多或少對周邊國家,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明顯落后于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展現出一些不便直說但不斷意會的援助性質。但實際上,落到具體的事上,“一帶一路”戰略還是一筆生意經。就如前文所言,政府的訴求是吆喝要賺,錢也要賺。而這也是有意參與“一帶一路”環保項目的企業應該預先確立的心理建設。

      在未來幾年,國內環保市場的競爭雖然有所加劇,但依然有著不少機遇點。國內業務和海外業務如何取舍與平衡,不同的環保企業將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特點給出不同的答案。但長期來看,國際化是中國環保產業不可逆轉的一個長期大趨勢,“一帶一路”應該是未來幾年最適合大部分環保企業的“走出去”突破口,這兩點應該沒有疑問。更為重要的是,對于環保這樣一個典型政策驅動型產業,政策往往直接導致一個細分行業的興衰和一批企業的枯榮生死。政策確實會帶來機遇,但政策的確定性和持續性也將是對環保企業而言越來越重要的考量點。對于戰略規劃更為長久的大型環保集團來說尤其如此。作為本屆政府提出,并且大力投入貫徹實施的國家戰略,“一帶一路”在重要性層級和持續性上,應該算得上是非常靠譜的了。


    相關文章

    江西與阿聯酋大學共建數字孿生與智慧低碳聯合實驗室

    1月29日,“一帶一路”中阿國際交流會議在南昌正式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江西與阿聯酋大學共建數字孿生與智慧低碳聯合實驗室。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主任周建國表示:“我們將與華東交通大學、阿聯酋大學共建數字......

    《生態環境執法人員行為規范》印發

    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廉潔執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及《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結合執法工作實際,生態環境......

    國家能源局等三部門公布首批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名單

    近日,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通知,經地方申報、專家評估和部門審核,確定將河北省圍場縣、山西省浮山縣、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吉林省蛟河市、江蘇省溧陽市、浙江省安吉縣、安徽省長豐縣、福建......

    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23年度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辦

    12月27日,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亞歐大陸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本底數據整編與空間化處理”項目(以下簡稱項目)2023年度工作總結會和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科技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

    劉中民院士:煤基乙醇技術實現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

    12月28日,全球規模最大的乙醇生產裝置在安徽淮北啟動試生產,每年可產出無水乙醇60萬噸,開創了一條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的新路線。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院士團隊從2010年起,提出了以合成......

    《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

    云南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12月19日發布關于《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征求意見截止至2024年1月20日。全文如下: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一章......

    持續助力!2022年我國與APEC成員進出口總額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59.7%

    記者從商務部等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我國與其它20個APEC經濟體不斷深化經貿合作,為建設亞太經濟持續貢獻中國力量。2022年,我國與APEC成員進出口總額為37390.8億美元,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59......

    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將在重慶舉行

    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將于11月6日到7日在重慶舉行。10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以“共建創新之路,同促合作發展”為主題,圍繞政府間科技合......

    《日用玻璃行業規范條件(2023年版)》解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修訂后的《日用玻璃行業規范條件(2023年版)》(以下簡稱《規范條件》)。現就《規范條件》有關內容解讀如下:一、修訂并發布《規范條件》的背景和意義日用玻璃行業主要包括玻璃儀器......

    習近平談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10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談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關于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習近平說,中方將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同更多國家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