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數據,全球范圍內大約有400萬~600萬帕金森(PD)患者,其中40%~60%的帕金森患者在疾病折磨下,伴有抑郁、孤癖、癡呆、妄想和狂燥等精神性綜合癥,承受著普通人無法想象的痛苦,還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國內引進新品上市
2018年1月8日,復星醫藥以1800萬美元收購了葡萄牙Bial制藥公司新型帕金森治療藥物奧皮卡朋口服膠囊在中國大陸境內的獨家銷售權,商品名Ongentys,這是2016年6月歐盟批準Bial公司開發上市的新品種。今后,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萬邦醫藥將負責該藥物在中國的商業化運營。
此外,CFDA于2017年6月16日批準了以色列Teva公司的雷沙吉蘭,以商品名安齊來(Azilect)上市,從而完善了國內帕金森治療藥物的產品結構。
全球抗帕金森新藥發力
據2017年美國IMS數據,在全球500強暢銷藥物市場中,抗帕金森治療市場為20.56億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長了3.73%。TOP5的品種中,羅替戈汀(Neupro)占據22.13%,雷沙吉蘭(Azilect)占據21.89%,左旋卡比多巴(Duodopa)占據17.27%,多巴絲肼(Madopar)占據16.20%,屈昔多巴(Dops)占據11.92%,其它3個品種占據10.59%的份額。
這主要是由于2014年美國FDA批準了靈北公司的屈昔多巴上市后,該產品快速增長,改變了恩他卡朋、羅匹尼羅、普拉克索等藥物ZL到期后的增長率下滑的趨勢。
2015年,美國FDA批準了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新劑型,分別是艾伯維的Duopa和益邦制藥的Rytary,釋藥技術和給藥技術的進步,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2016年4月29日,美國FDA批準了美國阿卡迪亞(Acadia)生物制藥公司研發的酒石酸匹莫范色林(Pimavanserin ,Nuplazid),這是FDA批準的首個選擇性靶向5-HT2A受體藥物,成為首個獲批抗帕金森幻覺、妄想癥的藥物,是帕金森綜合癥精神治療領域的重大里程碑。
2016年6月24日,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準葡萄牙Bial-Portela公司和小野公司合作開發的奧皮卡朋(Opicapone)膠囊上市,商品名為Ongentys,這是一種選擇性和可逆的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抑制劑,作為PD癥左旋多巴/多巴脫羧酶抑制劑的輔助治療,給神經退行性運動障礙PD成人患者帶來益處,是對使用恩他卡朋、托卡朋的差異化治療藥物。
2017年3月22日,FDA批準了意大利Zambon及Newron公司的單氨氧化酶B抑制劑沙芬酰胺(Safinamide),商品名Xadago,這也是美國10多年以來首個獲批用于治療PD的新化學實體,用于延長左旋多巴療效。
沙芬酰胺是一種新型單胺氧化酶B(MAO-B)選擇性抑制劑,通過阻斷神經元上電壓依賴式鈉離子通道,進而調控谷氨酸釋放。該藥推薦與左旋多巴或者其他PD藥物合用,用于特發性PD病中晚期治療,可延長左旋多巴有效時間并沒有不自主運動副作用。
據美國GBI Research商業情報研制公司報告稱,在新藥上市的激勵下,2021年全球PD市場將達到 32 億美元。
我國PD用藥總體市場規模逐年上漲
隨著中國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從前陌生的帕金森(PD)已悄悄的走近到老齡化群體。值得關注的是,在人類體力勞動和運動不足的影響下,PD不再是西方老年人的ZL。
根據中國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2016版)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1700/10萬;70歲以上PD綜合癥發病率達3%~5%。普通人認為動作遲緩和顫抖是衰老的正常表現,尚未給予足夠的認識。最新研究已證實這些癥狀不是簡單的衰老現象,大部分是PD這一神經退行性病變的早期表現。隨年齡增長逐漸嚴重,這一類慢性疾病發展進程已超越的慢性疾病管理策略。中國每年PD病新發病例近10萬人,在中國養老產業的起步期,慢性疾病管理不足,已成為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數據顯示,2013~2015年我國PD用藥總體市場規模分別為16.94億元、18.44億元和19.12億元,2016年已超過了20.10億元的市場規模。
PD綜合征的核心運動癥狀是運動緩慢,且在持續運動中運動幅度或速度的下降,四肢及頸部主要關節的被動運動緩慢,肢體處于完全靜止狀態出現震顫;大部分PD病人伴有孤癖、抑郁、癡呆、妄想和發狂等精神性綜合癥。
據米內網數據,2015~2017E國內重點城市公立醫院PD治療藥物市場為26520萬元、29818萬元和35457萬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3.95%。在公立醫院PD藥物市場的14個藥物中,TOP10品種是普拉克索、多巴絲肼、恩他卡朋、溴隱亭、吡貝地爾、司來吉蘭、卡比左旋多巴、苯海索、金剛烷胺和二氫麥角隱亭,TOP10品種占據了PD治療藥物99%的市場份額。
普拉克索領軍PD市場
迄今為止,左旋多巴仍然是PD癥治療的黃金標準,而多種作用靶點的差異化治療是臨床中的新手段。2017《國家醫保目錄》中收載了13個PD癥治療藥物,最新分類為抗膽堿能藥、多巴和其衍生物、金剛烷衍生物、多巴胺激動劑、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和其他多巴胺能藥。
普拉克索為多巴胺激動劑,是2017《國家醫保目錄》中的藥物,由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進口獨家經營,商品名Sifrol(森福羅),2014年8月CFDA批準了普拉克索緩釋片上市,進一步帶動了市場增長。據米內網數據,2015年國內重點城市公立醫院森福羅銷售額已過億元,2015~2017E國內重點城市公立醫院森福羅市場為1.12億元、1.32億元和1.63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8.36%,普拉克索由原研藥把持,國產藥尚未面市。
基礎藥物多巴和其衍生物
多巴及其衍生物類屬于PD的基礎用藥,主要由多巴絲肼、卡比左旋多巴、屈昔多巴、恩卡他朋雙多巴和左旋多巴等藥物構成。這一類藥物具有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的特點,用于治療原發性震顫麻痹癥及非藥原性震顫麻痹綜合征。
據米內網數據,2015~2017E國內重點城市公立醫院多巴及其衍生物系列市場為7192萬元、7785萬元、8813萬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0.56%;其中多巴絲肼是這一類藥物的領頭羊,占據了八成的市場,而屈昔多巴是高速增長的品種。
屈昔多巴增長率高達227.3%
抗帕金森藥物屈昔多巴于1989年首次在日本上市。臨床前研究提示屈昔多巴可跨越血腦屏障,主要用于改善由帕金森病引起的步態僵直和直立性頭暈綜合癥。2012年1月17日中國CFDA批準了重慶圣華曦藥業的屈昔多巴原料藥及其膠囊獨家上市,商品名“善為”。
2014年2月18日美國FDA對丹麥靈北公司開發的屈昔多巴(Droxidopa)通過加速審批上市,商品名Northera。用于治療神經源性體位性低血壓綜合癥。2017年全球Northera市場銷售額達到了2.45億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長了51.24%,成為2017年全球抗PD市場快速增長的品種。
在國內,屈昔多巴是近年進入醫院市場的藥物,同樣是中國PD市場高增長率的品種。據米內網數據,2015~2017E國內重點城市公立醫院屈昔多巴11.68萬元、14.36萬元和47萬元,2017E同比上一年增長率超過200%。
分析認為,多學科縱向研究已經確定了若干帕金森病危險因素,包括一些可以靶向降低帕金森病風險或減緩其進展的因素。包括降膽固醇他汀類藥物、咖啡因、尿酸水平升高、尼古丁和體力活動。雖然表明因果關系的證據不足,但有充足的證據表明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加強體力活動,對預防這一類疾病是有益的。
瑞典科學家研究發現,多巴脫羧酶(DDC)在腦脊液和血漿中的水平或可作為有用的生物標志物,用于檢測帕金森樣病,包括路易體病。相關研究9月18日發表于《自然—衰老》。帕金森樣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體相關癡呆......
近期,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湘雅江西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湘雅)副主任沈璐教授牽頭,功能神經外科亞專科主任楊治權教授、神經變性病與遺傳病亞專科主任郭紀鋒教授、徐......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摩菲眼科醫院的一個研究團隊借助人工智能確定了一組標志物,可在臨床癥狀出現前7年診斷出帕金森病,這些標志物可通過眼掃描識別。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雜志《神經學》上。......
7月9日,記者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獲悉,該院特聘教授葉克強、神經精神醫院教授張振濤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李丹創新研發了一種帕金森病的PET分子影像學標志物,首次為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提供客觀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帕金森病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行性運動障礙,潛伏期較長,并且沒有徹底的治療方法。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50%-70的運動相關神經元退化[1]。換句話說,患者的大腦早在確診前幾年就開始遭受損害,如果能夠提前預......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醫學》最新發表的一項健康研究發現,被動采集的運動追蹤數據或能作為預測帕金森病未來發展的早期指標。該研究結果表明,這些運動追蹤數據或能實現相對低成本且無創的大規模人......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的研究人員在診斷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創造了一種革命性的新診斷方法,有望快速、準確地檢測出神經退行性疾病。這種方法在提供早期治療和減少人類阿爾茨海默氏癥和帕金森氏癥等疾病以及慢性......
帕金森病(PD)的增長速度比任何其他神經系統疾病都要快,這使得其早期檢測如此重要。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機器學習工具,顯示出作為早期檢測該疾病的一種方式的前景。PD的診斷通常發生在一個人出現傳統癥......
日前世界帕金森病日“抗帕不怕一森守護”科普宣教活動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這次活動是帕友們線下的久別重逢,現場通過科普講座、暖心互動、健康咨詢等環節,建立起醫患之間的溝通橋梁,幫助患者科學認知,積極干預,......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陳躍軍團隊創建了一種“能夠跨分化階段和時間點的高通量譜系示蹤”新技術,解析了大腦內多巴胺能神經細胞分化過程,發現和鑒定了一種可特異性表征多巴胺能神經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