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金殼偶聯轉鐵蛋白分子攜帶藥物靶向至腫瘤,光熱療與化療結合殺死腫瘤細胞
實現惡性腫瘤安全有效治療是目前生物醫學界的重大挑戰之一。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可控制備與應用研究室在唐芳瓊研究員的帶領下,近年來一直致力于設計發展新型納米載體及其生物醫學應用。
具有新結構和新性能的多功能納米金殼是該團隊一直致力發展的新型抗腫瘤納米材料之一。該材料內層以結構獨特的中空介孔夾心二氧化硅為核(Adv. Mater. 2009, 21, 3804-3807),其表面包覆金殼,納米金殼以其物理化學性質——等離子體共振性質為基礎,經近紅外激光照射,可將近紅外激光光能轉化為熱能,并配以夾心二氧化硅對多種化療藥物的裝載控制緩釋技術,高效低毒殺死腫瘤細胞。該成果于2011年初發表在國際化學界頂級刊物《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891–895)上。
為更好地提高該材料對惡性腫瘤的抑制率,同時針對目前近紅外光熱治療癌癥技術中照射時間長,照射強度大,需重復多次照射等問題,該研究室進一步發展了納米金殼偶聯主動靶向配體分子轉鐵蛋白新技術。納米金殼經偶聯靶向分子后,可在減少照射時間與頻率、降低照射強度的條件下實現惡性腫瘤的有效抑制。荷乳腺癌裸鼠腫瘤模型注射該材料后,經單次近紅外激光照射即可消除腫瘤。在這新的研究進展中,她們還首次系統對比研究了該新型多功能納米金殼偶聯主動靶向配體分子前后生物體內安全性和代謝情況,結果表明該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從體內代謝。
近日,這一最新研究進展在國際材料界頂級刊物《先進材料》(Adv. Mater. DOI: 10.1002/adma.201103343)上發表。審稿人認為,“多功能金殼包覆夾心二氧化硅,能夠將主動靶向、被動靶向、光熱治療與化療結合協同治療癌癥,臨床應用前景令人期待。”
該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部“86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大力支持。
惡性腫瘤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迅速發展,腫瘤細胞內的各種基本過程,如信號轉導、細胞周期調節、細胞凋亡誘導、血管生成以及細胞與腫瘤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正在逐步闡明。隨著高通量測序......
荷葉沾水珠而不濕,日本科學家借助這一“荷葉效應”,利用簡單的方法,制造出了一種新型離子液滴,這種微滴可用作靈活、持久而可調諧的激光器。與現有不能在大氣中工作的“液滴激光器”不同,最新進展有望使激光器在......
同德化工(002360.SZ)2月1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停止二氧化硅的生產。......
“一段時間以來,惡性腫瘤診療的主要瓶頸,通俗講是發現晚、分型難、療效差。”7日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舉行的首屆保亭健康高峰論壇暨院士大講堂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王紅陽在作學術演講......
近日,我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研究組(1121組)吳凱豐研究員團隊在量子點光化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低毒性量子點敏化的近紅外光至可見光的上轉換,并將該體系與有機光催化融合,實現了高效快速的太陽光合成。紅......
單分散二氧化硅膠體顆粒在理論研究以及先進工業制造中有著廣泛且不可替代的應用。雖然借助傳統的溶膠-凝膠法在實驗室層面上已經可以實現不同粒徑單分散二氧化硅膠體顆粒的小批量制備,但是這些實驗室成果向工業化大......
目前惡性腫瘤的治療已經進入個體化治療時代,精準識別腫瘤患者基因變化特征對于患者的精準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在腫瘤的臨床診斷中組織活檢是金標準,但是在標準病理學評估后可用于分子診斷的病灶組織通常非常有限......
國家衛生健康委8月25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建東在發布會上介紹:惡性腫瘤牽扯到千家萬戶,是大家非常恐懼的疾病。在過去十幾年,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對惡性腫瘤研究......
近日,云南省腫瘤醫院及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美國《干細胞與發育》期刊發表致編輯的信中,報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為應用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而發生未成熟畸胎瘤(一種罕見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例。治療糖尿......
撞擊作用是月球表面物質混合的重要地質過程,是控制月壤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素。高壓礦物作為撞擊事件的重要記錄者,對限定巖石受沖擊的溫壓條件及反演撞擊坑的大小有重要意義。但是,月球返回樣品和月球隕石中較少發......